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狂人A的回忆 > 为什么中国年轻一代会如此的反日

?    那天在报纸上读到一篇关于写中日关系的文章,觉得很有点意思,现在将它传上来给大家都看看,感觉一下是不是真的是这么回事。

    该文章的题目是《日本竟然困惑,》

    :

    笔者记得在上大学时,系里某位英语教授的一句话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言犹在耳。他是这样说的:“在欧洲,俄罗斯人对英国人的不信任,近乎病态。病态这个词在这里并非贬义,只是想让大家知道这种不信任的程度。”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琢磨这句有趣的话。并且惊奇的发现,同为岛国的日报呢人也能对号入座:“在亚洲,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不信任,近乎病态。”呵呵,这是天意弄人么?

    六十九年前那场侵华战争,日本人对中国国民歇斯底里的摧残,令日本人获得了比英国人更高的“荣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地球人对日本这个民族存在着一种近乎病态的不信任,这实在是耐人寻味。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的礼仪之邦,一贯主张中庸、谦和,以礼以得服人;但是日本居然有能力让这样一个国家收起所有善意,义无返顾的坚持对日本人价值观和人品的不信任。我想,日本应该好好检讨一下了,这种反日的仇恨是他当年一手种下的,又怎么能视而不见?而且当今反日的中国人里面,年轻一代居然是主流。

    中国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反日?或许对中国同样反感的那些日本人会这样自圆其说:“他们嫉妒我们的经济成就,看不惯我们处处比他们强。”持这种观点的日本人不在少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他们天生的自豪感。可惜的是他们并不了解中国人。按照他们的这种逻辑,实际上美国人才是中国人嫉恨和不信任的对象。实际上,笔者身边很多中国人对美国人的观感出奇的好。即使遇上台湾问题,很多人也会这样区分:美国政府并不等于美国人民。在中国,一个年轻人公开宣示喜欢美国并不会惹来异样的目光。但是如果公开宣示喜欢日本,呵呵,那祝他好运了。如果处理不当,他将会在极短时间里彻底被孤立。最明显莫过于赵薇“军旗装”事件。2001年底,赵薇为《时装》拍摄的一张图片引起了巨大争议,许多人职责赵薇身着服装图案酷似日本军旗。该时间对赵薇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全国群情汹涌,一度令其演艺事业跌入谷底。事件发展到后来,直到赵薇含泪道歉,才算告一段落。这件事还催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反日词语“粪(愤)青”。还举一例就是张越的“日本国旗围巾”事件。2002年3月29日,张越在主持中央电视台一套《半边天》节目时戴了一条印有类似日本国旗的围巾,节目播出后被大量观众投诉。最后央视国际网络不得不出面澄清,以平息众怒。经过以上这两件事,中国影视明星们人人穿衣自危,跟日本扯上边的一概不用。设置出现了有艺人因公去日本宣传也不敢公布的。因为怕影响自身形象。在中国人近乎苛刻的反日情节中,腾讯公司修改了qq游戏中不能输入“保卫钓鱼岛”的限制,并火速推出专门的“保钓专题”。新浪网公司更是为此主动澄清了其在纳思达克股东的详尽资料,以证明绝无日资背景,并不厌其烦的向公众解释其本土立场。近日盛传加入了日本国籍的中国影星许晴的经济人就这样强烈辟谣:“怎么可能?绝对不可能!他是中国人,入什么国家的国籍也不会入日本国籍啊!”为了化解这鼓反日仇怨,中国政府并非没为此做过努力,近几年来,中国的教科书事实上真的在淡化那段历史了,例如将《狼牙山五壮士》这类抗日战争文章从教科书中删除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举动。出乎意料的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并没有领情,越来越多20多岁的新生代时刻记着当年的亡国灭种之恨,他们分得清日元和日本人的区别,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他们说日本政府并不等于日本人民。在一个日本漫画和日剧文化泛滥,日本回转寿司和日本电器颇受欢迎的国度里,日本人却是最不被信任的群体。这听起来似乎真的很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

    中国政府对反日虽然能控制但却并没有主权。主导反日的是中国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对日本的厌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互联网的发展。资讯的发达,拉近了全球所有人的距离。他们在网上随时随地能找来许多日军侵华的史实,比如利用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有的人甚至写信给国外的网友要求收集一些还没有被公开的日军屠杀中国人的照片和战地日记。当一幅幅血淋淋的中国人被日军活埋的照片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任何一个还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无法冷静,即使你之前完全没有经历过日军侵华这段历史。如果说中国老一代人对那段历史是深深的印在脑海中,那么年轻一代人的做法是直接把仇恨刻在了骨头里。2005年4月中旬那场抵制日货的中国大学生游行,让日本人彻彻底底的感受到了这种仇恨的爆发!你很难想象这样一种事实,不少在日企工作的年轻人在私底下用最恶毒的语言去诅咒他们的上司,尽管这些中国人的不满来自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挑衅言论。直到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不肯原谅日本人。其实,中国政府也曾经刮起过一段“对日新思维”的新政,但小泉当时用参拜靖国神社决绝了中国人的善意。当小泉再一次参拜靖国神社时,中国人的第一个反应是:“日本人想复辟军国主义,想再一次侵略中国。”小泉纯一郎以中国圣贤的古语“恶其罪,不恶其人”来为自己的参拜辩解。中国人答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代表着一种明显的不信任。现在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对日本人奉行的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么一种新思想。西方的“渔夫与蛇”的教训在他们中间广为流传。甚至不少自认鹰派的中国人主张要:“以其人之道还于其人之身”。对日需要强硬,中国人不只是说说罢了。北大青鸟曾在反日大游行后不久的北京青年报上刊登整版广告宣示:“抵制日货,勿忘国耻”。看看日本的新干线在中国迟迟不能落地,你就知道阻力有多大了。负责推销的日本交通大臣不得不一次次的感叹中国铁道部:“朝中无人”。有这样一句中国话在中国很流行:“能在欧洲买和美国买到的高科技产品,坚决不向日本人买。”笔者看来,这当然是一句笑话,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的今天,经济交易无分你我。这样做不符合市场规律。之所以把这句话写出来,是想让大家从另一个侧面知道:中国极其不信任日本。

    日本政府一直认为与当近中国存在的竞争关系和过去战争留下的阴影是中国民众反日的最大理由。其实他们错了,中国年轻一代反日的最大理由是:“日本政府无法让他们相信,日本不会再一次侵略中国!”中国年轻一代不想他们父辈们的噩梦重新降临在他们身上,特别是当他们看到日本人天天为日本战犯招魂,日本不断维持着一支全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的时候,这种担心只有经历过亡国历史的人的后代才能深刻的体会得到。中国人对日本人时刻警惕着,特别是当中国和美国因为台湾问题摊牌的时候,更是坚信日本会再次入侵中国。中国的年轻人的信念是:一个国家绝对不会容许被同一个国家侮辱第二次。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危机感驱使当今的中国年轻人激烈的反日。因为曾经让中国人几乎亡国灭种的,在这地球上只有日本人做过。历史不允许被重演,即使要付出100倍的代价也要阻止日本人的野心,这才是深层的仇日原因。

    有一天,如果你去问在中国乒乓球联赛效力的日本球手福原爱:“中国人对你好吗?”答案可能会是:“我在中国很开心,大家都当我是一家人那样看待。”这是事实,倒是没有什么悬念。可要是有一天,中日万一真的因为台湾问题而开战,你再问她:“你支持谁?”无奈的她,又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617/953395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