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韩小仕之变迁 > 第六章 小学时候 2 -好奇与玩

?    等到4年级,小仕的学校搬到八山房地界,二层楼,是村子公建的房子。“经济建设,教育先行”的路子走得非常坚定。小堂哥到新河镇的明国中学去了。小仕已经是老学生,在学校里有一帮贼铁的玩伴。其中有个叫胡佳的,他爸爸是开拖拉机的,伯伯家建房子时候请来搞过运输。当种田时节,他爸爸的拖拉机改装成耕地机,常来庄园附近的农地工作。胡佳会随着他爸到这边玩,挺早就混熟的。他对方七房的桑树分布很熟悉,小仕常常跟着他去见桑树——放了学后的第一蚕功课。是时,村庄里的龙虾多了起来。钓龙虾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趣。牺牲的还是麻皮癞氏。小氏经常和胡佳一块去钓龙虾,有时候留在他家吃饭。他有个漂亮的姐姐,叫胡静。第一次看到她的房间,惊呆了,房间里是蓝色冷色调的,一切的摆设仿佛是画面里的静物,曼妙而和谐,有一种舍不得去碰、去移动的感觉。这是小仕对女孩子的第一份好奇。并不是所有女生的房间都那样幽雅,小仕确信,但自己的房间常常弄得象狗窝似的,他也确信。有个胡静一样的姐姐就好了。

    又是一年夏天的收割时节。那天清晨,家里的大人又去田地活动了。他和奶奶在老房子大门口边上的清石板上闲坐。前边有个摇篮,睡着堂哥的小孩子,出生才几个月,躺在里头,用手指点他的小鼻子一下,他就呵呵地傻笑不止,还不会说话的。嫂子有工作场的女同事来,穿着红色的连衣裙。在她弯下腰逗小孩子的时候,小仕无意间透过她的大大的领口,看到了里边的一切。她没有穿内衣,那里坚挺可爱,就似精雕玉琢的。是他第一回欣赏年轻女子。他又偷看了她的那些地方,已不象起首的自然而然。不知道有没被她发现,这以后的几天,他心里一直有些慌张。不过,无所谓的是,别人只当他是小孩子的。

    玩是能团结人的,养蚕、捉龙虾,使韩小仕团结了很多兄弟。友善与还过得去的成绩,也使他如鱼得水。快到离开村小学的时候,他的袖章上已经是三条杠了,是老师之下、同学之上的大队长,学校里的一哥。小仕的小时侯,简直就与棍子有缘分。小学要晃过去了,到哪里上中学是家里人考虑的大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乡里的初中,另一个就是小堂哥即将离去的明国中学,后者是要走些门路的,需要借读费。不过,据说那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上乘。父母比较热心后者,他们希望小仕继承奶奶的孙子辈聪明能读书的传统考上大学。

    小堂哥问,你想去哪个中学?

    无所谓哪个啊。

    去明国中学吧,不单是教学质量好。他笑得有些诡异。

    为什么?

    周珂在那,我见过她的。

    她还好吗,怎么样了?

    很漂亮的。开学就是初二了。她还问起你呢。

    她问了些什么?

    你到那了,自己见见她去。

    于是,韩小仕向往去明国中学的心思钢铁般坚定。转校去明国是爸爸妈妈操心的事情。小学毕业后的末个暑假没有作业,日常一样的玩的岁月。夏日是西瓜的季节,家里种有西瓜的。早早的就摘进来,堆放在一楼里间的房室。在午后醒来,就去取个瓜吃,不似城里的人小气,一个西瓜要破成好多片。小仕一般会选小个些的西瓜,用刀子切成2半,用调羹舀着吃。有时候,干脆轧西瓜汁水喝,把干涸的果肉扔掉了。

    如同往年不变的是,又在农田里摸爬滚打,晒黑了一层皮,又换了一层皮。待到农闲时候,在小仕家二楼父母的房间里看电视《三国演义》,和小堂哥一起。那个电视机来自香港,是香港的那个麽麽带来的,70年代末。当时村子里的电视机数量,一个手的手指头就可以数过来。于是,韩家成了戏场、电影院似的,一到晚上,会把电视机搬到操场上,跟前摆出一张张凳子供邻近的赶场子的村民坐。奶奶说,其热闹程度不减当年开作坊时候的夜间休闲聚会。从电视的普及率能瞧出村子经济的发展来。到了小学阶段,各伯伯家也添了电视机,黑白的。那台曾经风光无限的电视机躲进了韩小仕家的房间不用再抛头路面了。《恐龙特机克赛号》、《变形金刚》、《地道战》、《戏说乾隆》等都是在家里头看的。

    暑期晚上,王婆婆家还会把他们家的电视机摆出来,一面看电视,一面乘凉。王婆婆家的操场与两位伯伯家的房前场地连成一片。很方便韩家的人过去聊天。奶奶说,没有从前的热闹。然而,这才是小仕眼见为实、乐在其中的电视剧场。好多人聚一起,看《八月桂花香》,是戏说胡雪岩的。也看过《梅花三弄》,那里边马景涛大喊大叫。两个故事片是相继的,当它们放完了,开学的日子也就到了。父母功德圆满,新衣服、新自行车、新手表、新书包,玩闹的韩小仕披着一层新皮,跑去新的学校——明国中学,还玩。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660/950599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