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韩小仕之变迁 > 第一章 幼年时候 1 -八凤洋村

?    韩小仕,小时侯是个胖孩子,出生在农村。村子叫凤洋村——据说从前是片海,一日从东边飞来八只凤凰各拔下一根羽毛丢到海水里,水退去了出现了一片陆地,接着陆续有人搬过来住,千百年过去,成了胖小子眼里的村庄的样子。

    小仕当时的家在村庄的最东边,是东西向的一溜老房子,阿爷的爸爸传下来的。老房子里有好几个房间,他家在东边的3间,一间是卧室,东墙置门隔着一条走廊是厨房,厨房后开扇小门,搭了个猪圈棚子。卧室的南边是一个稍大些的厅,放着些农具,还有扫把。厅的南沿是小伯家的厨房。与卧室和大厅共墙的是小伯家的房间,再往西是堂前,堂前靠后是奶奶和爷爷的房间,南边墙角有扇木门,通向一隅的小厨房。奶奶家的房间往西,还有好几个房间,是分给二伯家的。在整个房间链前头有一个长条的前堂口,大墙围着,各家近厨房的位置都放着几只大水杠,自来水未装之前是靠喝里边盛的天水的,后来则用来放鱼。围墙正对着堂前的地方建了一个石头大门。门外一条石子路蜿蜒向东北直到机耕路,两边水杉挺立。路的东侧有一片水泥地,晒谷子用的,打稻机时常摆在边上日晒雨淋。另一个方向,还是两个猪圈房,同时也是放农具的,分别归两位伯伯所有。两个房舍共着一堵墙的。挨着它们西边,与自己家族的老房子隔着一道水沟,再一条石板泥路,是王婆婆家的老屋。

    整个院落藏在农田的环抱,房墙边散布着很多方正的清板石头,特别是水杉树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些石头是从福建运来的,小仕的曾祖解放前开作坊用的,用来做冥纸的。

    伯伯家的靠东的猪圈边种着一棵梨树。枝干粗壮,树皮斑驳,春暖花开季节,枝叶绿密,白花芳香。小仕和他的堂兄弟们都还小,最喜欢坐到大梨树下的清板石头上。等夏天,风一大,沙皮绿的果子被吹到地上来,小家伙快乐地捡来吃。有梨树做伴的日子也有数年。不过,孩子们一直没思考过梨为什么只会落到地上来的问题,后来知道,那是牛顿干的事情。

    小仕家的卧室背后有块水泥地面,稻谷丰收的季节经常散着谷香的,但不单是用来晒谷子,有时候也晒油菜籽。卧室的南向木窗子外摆着个大水缸,盛天水的。水泥地南边缘,一株玉荷花和一块大清石头夹出一条铺满小草的泥路通向一个椭圆状的池塘。在院落北边接洽水杉护卫的石子路的机耕路北侧有一个更大更扁的池塘。家里人管这2个池塘叫私河——自家的河的意思。解放前院落周边的好大一圈田地都是爷爷家的,后来附近的几片田地依旧承包给了小仕的家族。那两个河就一直为韩家服务着。

    小仕家的厨房比卧室向南跃位些,开朝西的门,向着挨着卧室的水泥操场,远去是一个大草垛、几畦菜地,直到爷爷的厨房。那个厨房也是突兀出来的,开了朝东的门。傍着墙角,则散放着青板大石块,表面很光滑。家缠绵在一抹农家风光里,淳朴、清淡。

    现在的小孩想吃零食了会拉着妈妈去小店,他们对小吃店的方位辨得很准的。那时侯的孩子盼着走亲戚的客人来,带来好吃的。平日里解嘴馋的零食就是大米饭,韩小仕的第一个绰号“小饭桶”就与此有关。小胖子常端着饭碗在屋后的操场玩耍。在秋天丰收季节,他会在操场角落摆个小凳子,把饭碗放上面。然后,倚着凳子坐地上看天上的云彩。操场上时常会晒些油菜花杆子,他时常会折油菜果子。那果子长条,头尖尖的,把两边的硬壳剥去,黑油油、小小颗粒的油菜籽就跌落了,捅破中间的薄膜,把尾杆弯过来探进果子细长圆锥状的头里,制作成了一把小剪刀。另外些时候,他会拿爸爸用下的香烟盒纸头折小鹤,虽然做得极丑,逗自己开心已经足够。或许这时候,近了傍晚,太阳要西边下山,把天抹成了金黄色,一行大雁往南边飞去。小胖子和那金色的田地都是它们带去南方的记忆。小胖子,没有想过让2只大雁各咬住木棍的一头,自己悬在棍上,到更南方瞧瞧风景去。他流连的是小凳子上的饭,想到了就去吞几口,终于吃出个小饭桶的名号来。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660/950598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