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火星环境的宏伟计划拉开了序幕!
首先,所有“阿波罗”系统从不同角度以微波形式向火星表面发射能量,经过十个昼夜的照射,天空中稀疏的冰云已完全融化,地面温度上升到零下九度左右。第二步,南北两极上空,集中所有“阿波罗”系统的能量,以激光炮的形式,朝干冰层猛轰!
我在指挥室里,看不到当时的场面,但可以想象,那一定是非常的壮观!后来,在“飞天”号飞船上的罗斯给我们发回一组片段,多少弥补了一下我的遗憾。只见巨大的光球撞向庞大的冰山,晶莹的冰块漫天飞溅;又一个光球一闪……
连续四天的轰击过后,两极的冰盖彻底消失,大气密度骤增,达到地球大气密度的百分之八十四。大气层的温室作用逐渐显露,气温慢慢上升。四周之后,测出各地平均气温升到七摄氏度。更振奋人心的是,气温较高的地方地下冰块开始融化,水渗出地表,有些低洼处还形成了水荡。
亚特兰城的人们欢欣鼓舞,何时走出“生物圈五号”、离开仙人谷,成了人人都在谈论的话题。但是,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经过讨论,我们将未来的落脚地确定在“欧亚大平原”。欧亚平原的西边有一大片洼地,现在已有一定积水,预计将来能形成一个大湖泊。我们先挨着洼地,建立一个大型“普氏菌”培养基地,制造氧气。同时,对土壤、岩石、水、空气做全面检测,发现几种致病病毒(包括曾为祸一时的星形病毒),运用基因、传子技术,研制出杀毒药剂,再用直升机进行全球杀毒。监测火星风暴,研究控制风暴的方法。
近两年后,氧气含量初步达标,杀毒工作也已完成。大风暴比以前有所减弱,可能是因为大气密度的增加,并发现,形成风暴的原因是太阳的活动,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最终能控制风暴。欧亚平原西边的洼地已变成了南北方向一长串大大小小的湖泊,水域面积约有两千多平方公里,命名为“珍珠湖”。于是,我们开始试种“地花”、“彩杨”等经过基因改良、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并着手修房造屋。
章院士提出建议,要改变历法,确定新的纪元。至今,我们仍然使用着地球人类的历法,与火星的时令变化相去甚远,是到了改一改的时候了。我组织人员编订出新的历法,称为“火历”。火历将火星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度,每季三个月,共十二个月份,只是每个月份里有五十五天。
这期间,能源小组还有一项重要的贡献。把以前使用的“微机”(微电脑)加以改进,使其体积更小,制成如手表般的形状,戴在手腕上,所以称为“腕机”。腕机的功能更为全面,语音输入、资料存储、通讯浏览、录象放象,而最为重要的一项,是它具有身份识别功能。可以说,每一部腕机,就是为每一个人量身定做,他的所有个人信息一经录存,这部腕机就成了他的“奴隶”,只能为他终身所用,别的人根本无法再启动它的任何程序。
腕机的使用,解决了一个政治难题。有了它,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直接的、绝对的民主。在所有人都配备了一部腕机后,我进行了一个实验。就搬出亚特兰城的时间,提出问题:火历元年元月一日搬离亚特兰城。设计三个选项:A,赞成;B,不赞成;c,弃权。然后用腕机进行全民投票表决。每部腕机只能投出一票,重复投票会被终端系统屏蔽。为检验系统功能是否完善,我特意安排几个人先投赞成票,再反复投不赞成票或弃权票。统计结果,全部一百四十票(总共一百四十人)都是赞成票,没有不赞成票和弃权票。证明系统是可靠的。
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对亚特兰城,我心里竟有几分留恋。我独自漫步在幻景海畔、杂树林间,看鸭群浮游如故,林木葱笼茁壮,引发我幽思绵绵。在这里,我已度过了六年多时光,逐渐从巨大的伤痛中走出,重新去追寻生命的意义。时间的巨轮碾碎了一切,剩下的,只有那若有若无的回声和一个人内心苍白的叹息。
经过全民投票,决定保留亚特兰城的现状,让它作为这一段历史的见证。或许,某一天,它将成为一个著名的景点,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
火历元年元月一日(公元2097年10月19日),我们告别亚特兰城,搬迁到建在欧亚大平原上的新居所。新居与“生物圈五号”里的建筑相似,全是两层楼房,但是现在比较集中。那一年,我三十四岁(按火星年限算,为十八岁)。
人员、物资,直升机用了五天时间才运送完毕。也没有举行什么庆典仪式,马上又投入紧张的工作。开垦土地,挖渠引水,种植粮食、蔬菜、瓜果,这是当务之急,所有人停下一切工作全部投入农业生产。第一批作物种下土后,又全力制造农业机械,到第二季,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
欧亚平原位于火星北半球,面积三十余万平方公里,黄红色的土地一望无际。我们现在开发的,只是其西边靠近珍珠湖的一小块,其余大片地方仍是荒原。连彩杨那样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也只能在有水源的地方才能生长,要让整个欧亚平原披上绿装,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
与地球自然条件相比,现在的火星,最大的不足是水资源的缺乏。虽然气温升高使原来冰冻的地下水融化,地面也有了一些水荡甚至湖泊,但是整个星球总水量不够,大气中水汽比例太小,天空云层稀薄,自然的降水非常少。这里绝大多数时候是晴天,部分阴天,难行有雨天。
我乘坐罗斯驾驶的直升机,用了一周时间作环球考察。欧亚平原的东边是广阔的帕拉米高原,比平原地区高出数千米。再往东则是群峰傲立,高耸云霄,连罗斯都不敢轻易飞越,其中包括火星第一高峰——天柱山,高达二万多米。珍珠湖西岸是一个狭窄的平原带,我们称它为湖西平原,它的西面与群山相接。往北是寒冷的丘陵地带,极地附近已积满水汽凝结的冰层。越过赤道区的狭谷带(仙人谷也在其中),飞机进入南半球。整个南半球主要的地形是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其中有些活火山仍在喷发,一些死火山下陷的底部则形成了小湖泊。环形山之间则间杂着一些小平原或高地。
先在欧亚平原站稳脚跟,再图往其它地方发展。以我们现在的居住地为中心,以珍珠湖为依托,运用大型机械,开沟挖渠,兴修水利。水通到哪里,就植树造林到哪里,把那里变成绿色的世界。一年时间,开发面积就达到一百三十平方公里。除了鸡、鸭、鱼,我们还开始饲养奶牛、肉猪等大型动物。
一天,我坐在办公室里思考人员安排方案,蓼莎推门进来。很久没见到蓼莎了,一是因为事情繁杂,二是我有意回避着她。我指着对面凳子,招呼她坐下。没想到她竟径直走到我身后,伏在我背上,双手圈住我,说:“马,我很想你。你想我吗?”她嘴里的气息拂在我耳畔,坚挺的双峰压着我脊背,让我不由心神一荡。但是我很快丢开杂念,站起身,面对着她问:“蓼莎,你怎么了?”蓼莎直直地盯着我问:“马,你告诉我,你是不是一点都不爱我?”我委婉地回答:“蓼莎,爱情是双方的事,不能勉强。你是个漂亮热情的姑娘,会有很多小伙子喜欢你的。”蓼莎转过头,看情形是在擦眼泪,然后回头说:“马,请你抱抱我,行吗?”我心一软,竟觉得有些对不住她似的,张臂抱她入怀。蓼莎将我箍得紧紧的,肩头在微微耸动。半晌,蓼莎离身抬起头,泪眼迷离地对我说:“马,谢谢你。”揩干泪水,蓼莎又道:“雷利向我求婚。马,你能为我们主持婚礼吗?”
蓼莎这个问题难住了我。我想了一会儿,答道:“蓼莎,这件事,我不能答应。”“为什么?”蓼莎觉得很意外。“蓼莎,你听解释。按照我的设想,我们未来的社会是不存在家庭、婚姻关系的。是共同生活,还是各自独立,相爱的人可以自行选择。这属于个人私生活层面,社会不予干预。所以,我建议你们最好不要举行婚礼。”蓼莎疑惑地说:“那样,好象与老师们讲的传统礼仪不符啊?”我坚定地答道:“我们现在就是要打破传统!给一个人最充分的自由,让人彻底解放。蓼莎,你会支持我吗?”蓼莎点头道:“马,我相信你。”“好,蓼莎,请你在年轻人中间多做一些宣传。”
和蓼莎的谈话给我很大触动。我们已着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步伐也必须同步推进。蓼莎、罗斯这批年轻克隆人已经成年,人口的繁衍生息办法应尽早作出抉择。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500/950156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