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大巴回去的时候饶了路,覃翌日感觉在车上睡了个好觉.(其实,一直都有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在公共汽车上那么容易被偷东西?那么容易睡着?)
直到隐约听到**在说”大家按原来的顺序下车.我在前面引导你们做下一步的事情.“坊姐已经在收拾脱孝的用品了,那些等下也是要丢掉的.看到覃翌日醒来了,坊姐笑了笑”睡得象头猪.幸好你不打鼻鼾.要不你一定成为我们公司‘回头率’最高的男同事.“
覃翌日赫然笑了笑,赶忙帮坊姐收拾起东西来.跟着队伍又下车,再穿过小巷,回到出发的那个门口.队伍比原来少了一大半.很多人只是参加告别仪式,在下大巴后就自己回去了.而且,到了出发处,覃翌日才发现,大姐住在右边的一个门口,二哥住在左边的门口.也就是说,实际上,x家留下的遗产起码包括三套房.而且是挨在一起的.
因为走在队伍的后面,看到队伍停了下来,覃翌日看了看坊姐,而坊姐说到”你上去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帮**的.把这袋东西也提上去吧.都是今天用剩下的.要拿回公司对数的.“
应了一声,覃翌日快步走到前面.发现,队伍停下来的原因是,正在跨火盆.跨火盆,在gd这边来说,有避邪,除霉气的用途.一般在出殡后,都会有这么一个仪式.一般是一张元宝,加百解,或者再加佛手,悉心,车船票什么的.
覃翌日告了个罪,爬上了二楼,放下手中的黑色朔料袋.看到跨过火盆的家属都在上香,上完香后,又在碌釉叶水中洗手,抹脸,拍肩,拍胸,拍腰,拍背,拍脚.......从头到脚.
毕竟,在很多人眼中,殡仪馆是个很脏的地方.需要通过各种仪式驱除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不管你信与否,覃翌日在后面的日子里,还真的接触过那些东西.......
很快,剩下的出殡队伍,都上完香,洗过碌釉叶水了.**又说到”现在,这里只需要留下黎老太的儿子,女儿,还有大嫂也留下帮帮忙吧,其他的可以拿着‘洗头钱’去周围发廊洗头,然后再逛逛,饶个大圈,行一下大运,在去喝解秽酒的地方等着.”说完,用眼神示意大嫂,那边,大嫂拿出一大叠新的五元纸币,分给了凡是今天参加了告别仪式并留回来上香的人,一人一张.gd这边的风俗,洗头钱是出殡完后拿钱派发的,不需要任何利市封,或者其他什么的,就直接拿现钱.
很快,人都散了.就剩下黎老太的三个儿女,和大嫂.**嘱咐到“大家可以休息一下,先坐下来休息.清灵堂的工作要等到上的香全都落了,才可以进行.清完灵堂后就是转红.转红之后就是白事完成了,也没那么多忌讳.但是,有些还是要注意的,比如说,百天内,最好不要出席别人的生日宴会,满月酒席,或者其他喜庆筵席上.也最好不要有行房的举动.关于这些,你们可以随时打电话跟我们同事沟通.”
二哥貌似想问关于“行房”的问题,二嫂悄悄顶了他一记,小声说了句什么,看嘴形,应该是“今晚我讲给你听”之类的言语.
于是,大家都静静的坐着.坊姐则将等下要用到的拜神用品逐份取出,小心翼翼的将每份的元宝拼成一个圆盆,将等下拜神要用到的纸品叠放好.一共拣了六份,分别是当天,观音,土地,灶君,门口,祖先.其中,除了观音之外不能上荤祀外,其他的都可以上荤祭品.
又过了大半小时,香就落完了.**请剩下的家属都到内房回避,随便也收了三封红包,名为“清灵堂不方便让家属动手,对家属来说不吉利,而我们代为之”,所以就只好勉为其难接受家属封的红包了.
很快,灵堂便清理完了.不要的都清理到大朔料袋里,覃翌日便把这些袋子丢到附近的垃圾站.
剩下的就是转红仪式了.
叫出大哥等人,按当天到祖先的顺序祭拜起来.这一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妨姐在做了.在她“各位当天神佛,今天x家白事转红事.希望能保佑x家子子女女顺顺利利,健健康康,横财就手,事业顺利,人丁兴旺.......”的祝祷声中,还拿着一次性杯子,用杯子里面的碌柚叶水,沾点着碌釉叶枝,在房间四处点撒,覃翌日终于确定了一件事: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有一样职业一定没有灭绝......那,就是神婆.
而,覃翌日发现,大哥一家在坊姐的指引下,把盛放拜祭用品的托盘搬来搬去,毫无怨言.(拜祭时,比如拜当天,要拿托盘到可以看到天的地方才可以拜祭.柏灶君的时候则要到厨房.)
看到这些,覃翌日突然想到:不知道平时黎老太叫他们做事的时候,有没有这么勤快呢?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人去了,才做些无谓的动作呢?
中间出了个小插曲.就是,拜祭用的米酒用完了(大嫂买了瓶‘小九江’.......),还是大姐回去拿了开过的大半瓶‘大九江’来,才得以继续.
不过,覃翌日注意到,大嫂对大姐似乎很有点意见.总想找机会找碴.
其实,拜祭相对出殡来说,还容易一些,拜祭,化宝(就是给给路神佛烧些纸符什么的),奠酒,奠茶.所以,很快这部分工作就完成了.
**指导大哥把黎老太的一张遗照放在红纸铺的台子上,就算是转红仪式完成了.只等百日过后,再行拜祭,请黎老太的遗照上祖先位,陪在先夫的遗照旁边.
接下来,其实也没什么了,就是喝解秽酒,然后回公司,放下需要对数的东西.(因为喝解秽酒的地方离公司相当近,而**提前跟方先生打过招呼,让公司留了人,其实,就是留了方先生.)
只是,在和大嫂,**她们一起去喝解秽酒的路上,正好大姐忘了拿什么东西,折回家了,大嫂说了些让覃翌日很不能理解的话.比如说,“她既然嫁了出去,就不应该再管x家的事了.”“女大不中留,心都向着夫家了.”之类的话.......
覃翌日跟在**她们身后,看着身边的矮房,心里不禁在想“就在这里,三十多年前,有三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巷子里追逐打闹,过着可能不富足,但是很快乐的日子.也许,哥哥会帮妹妹打架,谁敢欺负妹妹,都要付出代价!兄妹之间会互相推让着最后一块月饼,留着不吃,比吃了它,更能带给大家欢乐......”
这就是某位明星唱的“成长的代价”?记得,小学时,老师常常会说“读书是最幸福的日子.等你们出了社会,就会有很多的烦恼了.......”一晃,就出社会了.......
看着大嫂在前面恨恨的说着,我很想问她一句“你有兄弟姐妹吗?你有父母吗?当你想回去送父母最后一程的时候,你会想到很多其他的东西吗?为什么一定要将事情复杂化?”
当然,覃翌日不排除大姐回去操劳葬礼的事,有可能怀着一个不太纯洁的心.可是,大嫂你也是女儿啊.难道分薄了那十几,几十万,就那么的重要吗?人类当今社会,出了金钱真的就没有其他东西可谈了吗?
后面,在饭桌上,看着那兄妹三人,覃翌日在想“这真的是前两天还在打架的兄妹吗?难道他们已经达成了协议?还是,其他的原因?.......”
喝完解秽酒,在回家的路上,在床上,覃翌日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谢谢观赏------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416/949828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