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担心日军从江南沿海一线的登陆作战,我将河南的第九集团军也调至江浙带驻防。一般看来,日军敢于进攻河南的可能性很小,在我下达命令之后,总参谋部曾担心日军会趁虚进入河南一带。
“怕什么?他们想进来就让他们进来好了,到时苏北和晋南的我军正好关门打狗,看他们还能不能跑回去!小日本估计还没那么大的胆子吧。失地存人,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不禁拽了两句,不过这话好象是曾国藩说的吧!他当初可是共和国最大的敌人呢,嗨,敌人说的话也不一定不对,管他呢!
共和五十八年二月下旬,山东日军在济南方面集结了大约十五个师团三十六万人,组成华北第二方面军,由分两路开始向南发动攻击,日军南下的矛头直指津浦线和陇海线的铁路十字要道徐州。日军分派第十、十三、三十七、三十八和一零五师团由济南攻占兖州后,于济宁一带西渡运河,沿金乡、单县一带向徐州推进。与此同时,第三、十、十一、三十六和一零一、一零四、一三一、一三七共八个师团和两个支队约二十万人向邹县、滕县、枣庄一带逼进。而由潍县、青岛方面的日军第九、二十、一零九、一二零师团由莒县向临沂一线进犯,鲁南与苏北地区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我在弄清了敌军的动态之后,随即又下令正在九江一线进行换装的第十八集团军周青部火速乘船赶到南京后,立即乘火车驰援徐州以北砀山一带,另外第一集团军由江阴一线渡江向北,进驻泰州,负责扬州至淮安一线的防御。
而此时,在徐州一线我军只有第六和第十五两个集团军,防守苏南的第十三集团军正在向苏北一带调集,刚开始的防御作战肯定不会太好过。
我们当初认为日军可能会在江南一带冒险登陆的判断看来是日本人虚晃一枪,他们的战略是想将我军的兵力调至长江以南后,开始大规模地入侵苏北,然后西进至开封一线,切断我军南北之间的联系。看样子日本人的最终目的还是山西。
它们进行这么大的迂回,其实就是想迂回之后,迫使我军从山西一带后撤,否则我军在山西的部队就有被日军合围的危险。
三月十日左右日军的这种态势表现的就更加明显,这一天开始,日军大约已有两个师团陆续从连云港一带登陆,开始向西推进,我军在鲁南的部队随时随地都有被分割的危险。而且日本人正有大批的增援部队陆续开始调往连云港一带,到了十五日这一天,竟有整整一个师团上岸,日军在一带已有了近四个师团的兵力,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这样日军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我军第十三集**被迫滞留在东海、新沂一线阻截敌军西进,根本无力援救临沂至枣庄一线的我第六集团军。而第十五集团军也被迫从徐州沿微山湖以西鱼台、沛县、单县一线阻击敌人南侵。
根据上述情况,总部随即下令第十八集团军迅速增援砀山、单县,改由第一集团军增援鲁南一线,另外河南的第九集团军也迅速赶往荷泽,并直接攻击济宁,改由第十六集团军调往河南北部驻防。
在二十天之内,在鲁西南和苏北地区以徐州为中心我军将集中到六个集团军共九十五万人,而日军则现有二十一个师团另四个支队五十多万人,不过它们还会在连云港一线会增加多少兵力呢?
到三月二十日,我军主动放弃藤县,而于枣庄至微山一线布防,第六集团军十九军防守微山,二十二军防守枣庄,二十军防守临沂,二十一军作为预备队驻扎在峄城一带。
十三集团军四十一军驻守郯城,四十二军防守东海,四十三军防守新沂一带。
首先同日军发生激战的是驻郯城的第四十一军。
沂水与沐河是两条差不多的河流,静静地从沂蒙山区并行向西南而行,两河相距数十里地,犹如一对姊妹河。郯城就位于这两条河中部之间的地带,沐河与沂水分别从郯城的东西两面流过。
三公山位于沭河右岸,在河岸平原上显得突兀耸立,此地离郯城不过五十里,站在山顶远远就能望到西边不到三十里的那方沐河向南边缓缓流过。
山顶上有三块巨大的石头,仿佛三个老人在对坐谈天,或许此山因此而得名,山头下一条狭长的山谷是上山的必经之路,甚至都不是路,因为一条小溪从谷底流过,路就在小溪中间。踏足在溪水浸泡的沙石上,听这脚下嘎吱嘎吱的声音,呼吸着山谷间清凉的空气,此时我们不像是军队的头领,而是一群游山玩水的闲人。
张公村是三公山下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此时,由于日寇的进犯,当地政府早已组织好了百姓疏散和撤离工作,现在村子里只剩下空无一人的一些房屋。人民军一二一师的临时指挥部就设在这个小山村里。
“哎,你们知不知道这个村子为啥叫张公村?”一三一师参谋长张慕远在指挥部外转了一圈回来后神神秘秘地说道。
“哼哼,这有啥难的,这个村里的人姓张呗!”师长钟志撇了撇嘴。
“哈,看见了吧,没学问了不是?”张慕远说道,“说来此村的来历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史书上都有记载!”
“哎,不会又和你那够不着边的远祖又有关系吧!”三六一旅旅长王开化张嘴说道,这张慕远自是极为崇拜三国时的张姓名将张辽,平常说话时总离不开张辽之事,这一三一师的人都戏称张辽为他的远祖,这张慕远反深以为荣,说自己的名字本就是照这个起的,意思是仰慕张文远公。
“哈,这回你说对了。《魏书》上说,在建安十六年,曹操在扫平袁绍后,派张辽率军平定鲁国各县。当时昌豨聚众占据东海,据点就设在这三公山上。当时张辽与夏侯渊率军围攻这三公山竟数月不克,这夏侯渊就准备退军。这时张辽对夏侯渊说道:这几天下来,我觉得昌豨抵抗的决心并不大,并频繁向我使眼色,若使人劝降,他必会应允。夏侯渊表示同意。
于是,张辽就派人对昌豨说:“曹公有命,使辽传之”昌豨果然下山和张辽相见。在张辽的亲自劝说下,昌豨遂答应投降。史书上说: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
呵呵,当初文远公只身上山劝降聚众的山贼,这份胆量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这个村的名字就是为了记念当初张文远这番惊人之举而流传下来的!”张慕远带着无限崇拜的神情说道,不过这次大家还真为张辽的胆色所折服,倒没有再出言讥讽。
“好了,叫部队赶快加固工事,我们也要让小日本看看人民军战士的英勇绝不会亚于当年的张辽张文远的!”钟志挥了挥手说道。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390/949738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