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日收到两封书信,一封是老中医的,一封是老翰林的。
我与老中医常书信往来谈论医理,已成一大乐事。
寒暄已毕,老中医先问我以前所制药丸是否还有,若存药将尽可再去采些药草配制。另外他说曾有几拨人找上他,许以重金请他帮忙配制毒药、麻药,被其婉拒。我只会拿去对付动物,其他人就难说了。
谈完琐事,老中医道:“医道与儒道却也相通。气血不通亦唤做麻木不仁,为人处世仁则通不仁则不通,养生亦然,首重养德,辅以其他,方能全体通畅,长保康健。”
我回信道:“老先生所言极是。家国之治,亦如养身,一国行仁则举国通畅百姓安康,不仁则弊病丛生天下疲敝。《尚书》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谐和万邦。’尧,仁人也,推己及人,故能使天下安康。”
老翰林在信中寒暄一番后,谈了一些京中之事。他在翰林院任编修,日子过得很清闲.皇上年近六旬,早已没了当初励精图治的劲头,靠祖宗和自己以前勤勉政事所奠下的底子,总算还能维持。皇上既无励精图治之心,官员们自然跟着省心,近年来吏治虽不至废弛,亦颇松懈,自免不了滋生弊病。
看到这,我不禁掩卷而思。社会是个大洪流,人在其中浑浑噩噩度日,很难静下来思索,而不静下来思索一番,很多事情是弄不清楚的。
古梦中有许多案犯和山贼,他们从何而来?这些人也是百姓,谁生来愿意当盗贼?多因官府不恤民情没了活路才被逼落草。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耻。”《尚书》载齐侯用中刑治天下而霸.近年来随着案犯的增加,官府量刑逐渐加重,百姓亦变得麻木。为求苟免,或抱此生无望的想法,案犯行事更加凶狠,遂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论语》商汤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细究起来,根源在皇上。
我叹息了一声,继续看信。
老翰林又道太子颇得民望,被朝野期为中兴之主。皇上老病出太子监国,太子办了几个贪官污吏赢得一片赞誉。
随后,老翰林又谈了些京城风物清流逸事,便此搁笔。
我决定除非是十恶不赦之徒,否则不再为官府缉拿逃犯了。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319/949383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