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慧眼识英雄 > 八十岁的娶二十岁的味道

?    第一回:八十大侠迎娶二十少女伙房少年独战武当五祖

    ******************************************************************************

    一根竹竿战武当,这样的事情在江湖上也算不小的事件了。作为明太祖明成祖双双题名的武林十大名门正派,武当的名头太响了,有人能够以一根竹竿挑战武当,自然是江湖上不小的事,而且偏偏这人还是武当的小道士。

    事情的起因是:武当之重庆大喜,这双喜临门,一是武当掌门游云道长的八十大寿,二是游云道长迎娶一位二十岁新娘。这样的双喜临门,真是武当派的大喜。游云道长座下五大弟子金木水火土分别是北京、南京、广州、西安、重庆五所武当大学堂的堂主,金道长掌管武当北京京师大学堂,从大学堂出来的学员分别往兵部、刑部工作,是典型的武林,官吏,商人合为一体的机要重地。木道长,水道长,火道长,土道长依次类推。全国每年几万的学员将在武当办的武学堂中学习武功,然后投入到兵部刑部去,这朝庭出地盘,大学堂赚学生现银,朝庭获得武功方面的人才维护统治,这真是多方得利的事情。

    所以武当掌门这样重大的双喜临门,真是武林中的大事,少林寺主持、丐帮帮主及朝庭中有影响的官员都要前来拜寿。

    游云道长真是喜不胜收,虽然这与他读过《论语》中及之老也,戒之在得。但是掌门人还是要大肆庆祝一下。况且八十岁娶二十岁,这茑茑燕燕的事,在江湖上也是常事,游云道长是有钱有势有武功,这是第五次大婚,加上妾的话,有十三个老婆。看来游云道长的采阴补阳术还是非常厉害,越活越生龙活虎。

    *******************************************************************************

    得知消息的北京武当京师武学堂堂主金道长是游云道长的大徒弟,也是掌握了武当外最肥的地方,京师大学堂。所以金道长是带了两百弟子和千年人参,金银珠宝千里迢迢的回武当,来庆祝庆祝这武当盛世。

    当金道长一行人行至武当山下,看到一普通人家的少女十分乖巧,金道长二话不说,立即下命令:“把这小妞捉了,装麻袋中,送掌门老人家当丫环。”

    毕竟这是明末乱世,不要说抢民女,就是几百几千的杀人,也算不得什么,此时是天启六年,已经是天下大乱。豪强得势的时代,反正很多老百姓还得活活饿死,卖儿卖女也就几两银子,不过武林中人比较强,不太习惯付钱来应对这样的小事。

    *******************************************************************************

    有时候所有人认为是疯子的人却并不一定是疯子,甚至这样的疯子在喝醉的时候也比正常人清楚。其实并不是大众疯了,而是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愿意面对。铁道士就是被人们当成疯子的人,人们弄不清楚他到底是因为情场失意还是一个什么状况,反正铁道士让人看了总是觉得他实在是窝囊和邋遢。所以铁道士从小就被人看不起,这也许并不是因为他自己的缘故,但是他是承受者。但是铁道士的确算不上是一个疯子,他的话甚至总是说得那么的精妙。

    因为铁道士不太喜欢说太多的话,所以他习惯于用最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所要说的意思,所以铁道士的说话十分的有意思。铁道士是一个有意思的人,而且他还有一手不错的武功,所以人们就喜欢看一看他喝醉的时候舞剑的样子。

    铁道士不姓铁,也不名道士。但是铁道士的确是一个道士,而且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武当派的道士,实在算是很不错了。武当山还算是一个象样的地方,但是铁道士实在上不象样的道士。因为这一个道士实在是有一些邋遢,至于是什么原因让这一个道士这么一个样子,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因为这也许只有这一个道士自己才知道,但是这一个道士是不会向别人倾诉的。所以铁道士的来意有两点,一就是邋遢,二就是这一个人的性格如同一块铁一样,死砣砣的一块死铁,你烧红就烧红,打扁就打扁。

    话又说回来,对于铁道士这样情况的人,能够待在武当派这样占有武当山这样的风景名胜之地,拥有当今朝庭特别钟爱的江湖门派中真是莫大的光荣,至少外人只能是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这一个一个穿着道袍的人。

    当然,这可以算是武当掌门人游云道长的功劳,毕竟游云道长的确是将武当派发扬光大了。在二十年前,游云道长与少林掌门人飞龙大师,魔教的无争老人并称武林三老,在江湖上有着令人尊敬的资历。当然,任何人拥有的名誉都是终身制,除非他死掉,所以江湖中人虽然已经在二十年后了,先后有武林三圣地的海神,陆风大侠,空无大师显赫一时,后有诸葛小神和朱先生为人人所称道一时,但是人们还是记得武林三老的,而且武林三老都还活在这一个世界上,都还没有死,也就是在江湖上还可以算得上有份量的人,虽然如今已经是高龄的武林三老估计肯定不会再轻易与什么人动手了比一比武功了,但是他们可以吃老本也够了。魔教自从在陕北遭到沉重打击之后,无争老人已经很少在江湖上露面了,少林飞龙大师一向深居简出,如今年岁已大,也很少出来与人一争长短。但是游云道长却不同,在武林当中,游云道长依旧是那么的德高望重!这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惊讶的事情。

    自从明朝建朝以来,与武当派可说是渊源甚密。朱元璋当然是首先想到了自古以来这起义改朝换代之类的事情都与武林江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朱元璋当然的想到了笼络武林正派来替朝庭效力,一来可以防止这一些江湖门派引发事端,二来可以利用江湖这一些正派来竭制一些心生反意的门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用这一些名门正派来培养一大批专门替朝庭效力的高手,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燕王朱棣争夺了皇位之后,更加是看重这一些名门正派的作用了,专门替武当派大兴土木,在武当山上山下,是建成了几百座的建筑。

    少林也不行,这少林中人尽是和尚,不杀生,这可不对朝庭的胃口的,虽然也许从少林中叛逃出几个贪图富贵的人还算可以为朝庭做一做事,但是朝庭要的是大量有用的人材,这不吃肉,不喝酒,不近女色,不杀生,还做一做善事,这样的人对于朝庭来说是无用之材,甚至是一些令人厌恶的多事之人,而且和尚不结婚,也不可能香火旺盛的;魔教更加是不可能的,不管什么时候,利用魔教聚集人手的人总是一些想造反打江山的人,这一些人不当是不可能为朝庭所用,而且朝庭之所以笼络江湖中名门正派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对付魔教这一类的江湖中人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朝庭肯替武当派如此大兴土木的原因,这道理明眼人是一看就明白的。

    虽然大明朝庭对武当派是如此厚待,但是道家一向与儒家相反,追求的闲情逸致,淡薄以明志,只求平淡的南山之乐,并不看重富贵金钱,功名利禄。但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可以改变的,当武当掌门之位传到了游云道长的时候,武当派突然将道经当中加入了大量的儒家学说,也就是替朝庭效力以谋取功名利禄,留名于武林史当中争得功业了。游云道长也许可以算作是成功的人士吧!因为他做到了这一点。

    人们想到武当派,第一个当然首先想到的是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了,其次应该是将武当派发扬光大的张无忌了,第三个,当然就是游云道长了。人们可以不知道游云道长到底是第几代武当掌门人,也可以不知道游云道长原来叫做什么名字,当是至少在当时,武林中人人都知道游云道长这一个时期的武当派是武当派有始以来最鼎盛的时候!说武当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当然得有根有据的,不然的话,岂不是瞎说。第一,武当派拥有门下弟子总计五万余人,另外从武当派中出去的江湖中人至少还有五十万;而且在江湖上扬名立万的人也至少有三百余人,这已经是武当派前所未有的了,这一点其实也已经足够的说明武当派已经到了最鼎盛的时期了。可以江湖中人还可以举上第二点来,即使没有第一点的存在,第二点也可以说明武当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了,朱明皇室,先后有三位皇帝专门来到武当山上来拜敬天地,明眼人当然明白这可是武当派的荣耀到了顶点了。至于一般的官员和王公大臣干脆就不说了。第三点,游云道长活到了八十多岁了,当了武当掌门人快六十年了,而且以上这一切几乎全部是游云道长一手缔造的,有这样一个掌门人,当然也可以说明问题了。第四点不知道算不算是多余了,游云道长娶了十三个老婆,有二十个儿子,十个女儿。也许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这却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第五点,游云道长座下五个弟子金,木,水,火,土五个道长也是个个本事了得。至于长江帮,黄河帮,盐帮,潮帮,这一些帮主的子女也是纷纷来到武当山中当上金木水火土五个道长的弟子了,另外则是什么皇族,王公重臣的子女了,还有江湖上的大富人家更加是纷纷如此。所以武当派的经济实力也是不用说了。

    ……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这一个时期武当派的鼎盛和武当山的繁荣,但是现在实在多余了。包括武当派在武林中的地位。

    *******************************************************************************

    其实这一切本来也是实在太正常的事情了,因为权力和武功,往往是保障财富最有力的东西,没有权力和武功,你有再多的银子只怕也难以保住。但是如果有了权力,就可以拥有金钱,但是权力所顾忌的恰恰就是武功,这就是武当派为什么如此而如此简单的道理。

    所以有金钱的人必须适当的用金钱来换取权力和武功,有权力的人也要尽快的搞金钱,并且也想占有一些武功。

    所以,权力,金钱,武功,美色,这一些东西往往交织在一起,根本不可以分开的。有了权力,就可以为所欲为使用武功,享受美色,但是权力得依靠金钱支撑关系,金钱依赖权力和武功的保护。

    ******************************************************************************

    在武当山当道士,也算得上一时时髦的事情,甚至可以以穿着一身武当派的道袍而神气活现。但是铁道士穿着这一身道袍,却实在是一点感觉也没有,还感到羞耻!

    铁道士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是比却已经有十年的资历了,虽然这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铁道士记得清清楚楚,自己是七岁还那样小的时候上的武当山。铁道士家里住在襄阳城中,离武当山算是很近的,也算得上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至少不用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了。但是铁道士一点也不想学什么武功之类,他只想帮家里人做一些小生意,帮家里减一减负担,因为铁道士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当中,谋生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学习武功。虽然铁道士目睹了作为没有权力,没有金钱,没有武功这样的家庭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天看别人眼色,铁道士很小就看不下去这一些事情。而且铁道士和所有穷人家的孩子一样,看着劳苦的人却是挣着那么一点点的钱,那一些有权的人却是过着花天酒地,声色犬马的生活,虽然那一个时候铁道士不明白为什么那一些人就可以过着这样的生活,而且劳累的人却是一无所获,但是铁道士心中有恨,从小就产生了这样要深蒂固的恨。

    铁道士就这样小的,在不想离开家的情况下被家人低声下气的苦苦哀求之下,来到了武当山。虽然铁道士不愿意家人这样低声下气,可是自己只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而且这还有街坊邻居羡慕的眼光。就这样,一个武当山的道士非常勉强的留下了铁道士在武当山当一个杂工,因为那一个道士认为,对于这样一个人,等于给了一碗饭给他吃,也给了他学武的机会,已经算是相当的仁慈了。

    可是铁道士根本就没有获得学武的机会,十年来一次也没有,因为铁道士不象当年张无忌一样,是张三丰爱徙的儿子,而且失去了双亲,又身受重伤。所以铁道士只能做一些杂事,对于他这样的年纪,更重的事情他还做不来的。

    至少有十次,铁道士利用下着大雨的夜晚,拼命的跑呀,跑呀,想跑回这看一看。

    可是在半路,铁道士自己又停了下来,自己武功无成,如何回去见家人?如何回去见街坊邻居?

    所以铁道士至少有十次在深夜,在大雨当中整整的淋了几个时辰,最后自己走回自己与其他与自己类似的人一起住的杂房当中,就如同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日复一日的过着,慢慢的长大。

    *****************************************************************************

    至少,不管如今的武当派是如何的鼎盛,这一切与铁道士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对于铁道士来说,就如同他七岁那一年上武当山的时候一个道长对他说的话一样,“武当派能够收留你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虽然在江湖上武当派是泰山北斗,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来到武当山的人都可以学成绝世的武功,甚至大部分人都不能学有所成的,因为武功就是这样,只有胜负生死,不管你的武功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只有还有可以杀死你的人或者方法,你就算不得什么。”

    当然,一开始铁道士并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当他八岁的时候第一次想逃走的时候,他才深深的体会了上面这一席话的意思。但是铁道士在半道当中又回来了,因为他没有脸面回去,因为他记得他上武当山的时候家人对他说的话:“你一定要学有所成才成回家,不要给家里丢脸。”铁道士当然知道丢脸是什么样,自己家人对着武当山一个算不着什么的道士苦苦的哀求,那人十分勉强的才答应下来收留了铁道士,铁道士就是这样在别人的难看的脸色之下,成了一个小道士。

    所以在铁道士第一次萌生去意,又去而复返的时候,表面上虽然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自己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生活在穷人家庭,我可以忘记自己的姓氏,可是忘记自己的过去,但是我永远无法忘记自己永远都是穷人,永远也无法忘记自己曾经从小到大所受到的白眼。”这是压在铁道士心头当中的一块石头,虽然铁道士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这一切还在不断的发生着……

    所以,在武当派中,铁道士自己都感觉到自己什么武功也没有学过一样,而他的确什么武功也没有学,倒是经常逆来顺受,受有差遣,凉在一边,虽然那一些有权有势人家的人认为这是应该的,与铁道士一样这样到武当山来图一个温饱的穷家的孩子也认为这是应该的,但是铁道士不甘心。

    至少现在铁道士已经十六岁了,铁道士不甘心,但是还是得接受。

    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江湖中人来到武当山,又学了武功,然后又离开这里,铁道士到武当山已经有九个年头了。虽然铁道士做了不少的事情了,当然是一些杂事,但是对于武当山来说,等于是武当山将铁道士养大的,不过这么多年下来,让铁道士懂得了很多的道理,见识到了很多的事情,当然,其实这一些道理和事情只要是生活在这一个世界上,其实迟早都会知道的。

    武林其实也是一张关系网。

    ******************************************************************************

    十六岁了,当然已经算是成年了,所以铁道士第一次坐在了武当山的新年餐桌上,可以堂堂正正的坐在这中间大吃一顿,这是一年一次的打牙祭,对于那一些有钱有家送来武当山的孩子可以不把这当一回事,但是对于铁道士却是一件十分庄重的事情。在过去时九年当中,铁道士每一次都是作为一个替道长们倒酒端菜的伙计出现在这其中,如今他第一次堂堂正正的坐在这酒桌上了,虽然是坐在最靠墙边,最偏僻的解角落当中,毕竟他们已经坐在这其中了,而且他也感觉自己长大了。

    铁道士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情,而且铁道士一向崇拜武侠小说当中所讲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侠,虽然直到现在这还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所以虽然铁道士坐的这一桌酒桌当中几乎全部都是一些刚刚算是成年的人,并没有长辈,但是个个人还是拘谨得要命,一个一个不轻易动筷子和酒杯。直到一位道长过来向他们们表示一下,他们在武当山上做了一年的事情也实在有一些辛苦了,这算是有一些人情味。

    可是铁道士比起自己所崇拜的豪侠来说真是天壤之别,铁道士只是那么有嘴巴沾了一沾酒,结果就醉到桌子底下去了。这引起了其他的人哄堂大笑,让铁道士觉得无地自容,再也不敢沾一沾酒了。

    不想这一件事情却小小的改变了一下铁道士的命运,不久,铁道士就不用在下人的房间中住了,铁道士幸运的被游云道长的大弟子金道长的座下大弟子张道长收为弟子了,专门去看守武当山的酒窖去了。

    这样的差事对于富家的子弟当然是不屑一顾,但是对于穷家的孩子这地却是一个学习武艺的好机会,因为守卫酒窑的守卫必然有机会学一些武艺的,而且再不用做一些厨房及其它的杂事了。武当山毕竟是一个拥有五万人之众的大派,实在也是有一些难以管理了,为了怕人偷吃酿酒,把洒窑建在了山后偏僻的地方,有专人把守,当然,为了防止把守之人偷吃,所以专门选用铁道士这样一沾酒就醉的人来把守。不过把守酒窑,当然就不能够随意的离开了,不能到山下繁华的热闹之年玩一玩了,也不能有厨房偷吃的快乐了,所以这差使也并不是人人都盼望着的。

    当铁道士第一天到酒窑的时候,专门负责这看守酒窑的管事张道长对铁道士说:“你可不能马虎大意,这一些酒可是专门酿制的,数量并不多,只能是用于每年一次的三十会餐和招待贵宾用的,你们无论何时也得有人看守着,会有师兄教你武功的,这可是金道长专门管的事情,一点差错也不能出的。”

    铁道士答:“是。”这以后想见到这个张道长也难了,虽然铁道士这一个时候成了张道长的弟子了,算是入流了,属于游云道长掌门人大弟子的大弟子的弟子。

    负责管理铁道士他们的大师兄也姓张,铁道士他们这一帮人都叫他大师兄。

    铁道士的大师兄对他们还算是不错,这一批新派来守酒窑的六个人一来,大师兄开始教他们一些武功,首先从最简单的武当七式开始,铁道士一伙人学会了武当七式之后,有人问:“大师兄,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修习内功心法?”

    大师兄的回答却让所有人十分的失望,他们听见他们的大师兄说:“其实你们学会这武当七式就已经足够了,你们不过是守酒窑,只要对付得了一般的小偷小混混就可以,虽然武当派是名门正派,是大派,可是穷家的孩子在这里是没有前途的,就算你们武功胜过了我,你们依然没有前途,你们还是当不上潮帮帮主,盐帮帮主,你们甚至想去当一个象模象样的镖师也不可能,这就是穷人家没有关系的结果的,现在社会什么都得靠关系。”这句话同样有一些意味深长。

    可是铁道士还是下决心练好这武当七式,虽然这只是武当派的入门武功,实在是太平凡了。这一帮子人当中也只有铁道士一个人愿意反复的练习这如此简单的武当七式,光是第一招行云流水直刺向对手,铁道士就练上了一千遍,只是这样练习并没有让铁道士领悟武当派的以柔制敌之道,反而是铁道士成了其他人嘲笑的对象。

    *******************************************************************************

    “一根竹竿战武当,万剑不死铁道士”

    一要普通的竹竿,就要了那人的性命。游云道长当然看得出这是武当派最简单的入门招式,可是他想不出谁可以用得如此的精妙。想不出一个并没有深厚功力的人可以发出这样致命的一击。

    铁道士结果成了众武当弟子的练习品,结果不想铁道士居然在这反复中刻苦练习,成了一个别人打不到的好手,普通道士没将他当一回事,但是游云道长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暗中传授了一些内功心法给铁道士,这样,铁道士已经隐隐成了一个武功好手,只是普通人并不太注意他。因为铁道士比木头还要呆,只能是叫铁道士了。

    *******************************************************************************

    武当派的繁盛的同时,上上下下的人竟然连发的道袍也不穿了,也没有一个约束。金道士就这样带了一帮人上了武当山,带来的人虽然武当总部的人不认识,但是金道长大家都认识,毕竟游云道长的大徒弟。

    金道长带了人上了山,命令手下人将礼物先奉上,同时对游云道长说:“弟子给师傅顺便抓了一个小丫头来当丫环。”说着让人将捆了,并且堵了嘴的小姑娘放了出来。

    这时候恰好铁道士也列在总部弟子当中,一般不开口说话的铁道士突然说:“这不是武当山下的米店的小女儿翠翠么?怎么居然这样被捉了上来?”

    *****************************************************************************

    这一句话实在太突然了,因为这一个场合根本没有铁道士说话原份,在场的基本上都是听话的武当弟子,当然,铁道士原本也是听话的武当弟子,可是这是武当山宫殿正堂,现在除了站岗的弟子外,金木水火土五道长都在,还有从洛阳来的福王和从西安来的陕西总督杨鹤。这一句话的场合太不恰当的,根本不象是从武当弟子说出来的话。

    金道长一看,只是自己挂名下的铁道士,还有一点印象,于是随口说:“我到卖人的店子买的,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本来金道长这一说,一切已经结束了,但是铁道士偏偏说:“不可能,我昨天下山买米,还是这姑娘卖的米。我要救她!”这一句话着实令人吃惊!

    金道长发怒了,一个普通的弟子居然这样顶他,让他出丑,并且是当着游云道长,四个师弟,明朝皇室福王,陕西总督,这样的场所。所以金道说立即凶恶的说:“谁也救不了那一些沦为娼妓的良家女子和那一些即将是沦为娼妓的良家女子,甚至人们还说什么‘笑贫不笑娼’!其实贫本来是上天用来考验志士的方式。可是竟然受到嘲笑,女子因贫而娼,反而让人们认为是正常的人。世间的不幸何止这一点点呢?”

    不想铁道士杠上了,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山下的普通人家的女子,居然,是抢来的吧!”

    “什么,你这欺师灭祖的家伙,畜牲。我好歹也是你的挂名师傅,虽然没教过你武功,师徒名份总有,今天你居然当众侮辱师傅,我要你的命。”金道士自恃的是自己的武功与实力。

    ******************************************************************************

    当然,金道士显然不会自己动手,他带的十几个弟子立即持剑而上,要诛杀铁道士,反正武当师傅命令杀徒弟,况且是不太显眼的铁道士,这也算不上大不了的事情。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只见一翻交手,铁道士已经顺手从大厅中拿了一根用来做架子的竹竿,几乎只用了几招,就将这十几个金道士的弟子全部打倒了!

    这时候金道士注意到铁道士的武功相当厉害,自己出手都不一定能够对付得了,于是问:“他怎么会本门高深武功。”

    游云道长说:“虽然他小你四十岁,但是我看他天姿好,名份上没有收他作徒弟,但是教了他武功,在辈份上他应该低你两辈,但从传授来看,可以算是我关门弟子了。事情到此为止吧。”

    不过显然金道长今天作为游云道长掌门大弟子,今后可能的武当接班人,今天失了面子,事情可不小,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明天就是掌门师傅的双喜,他不可能反驳师傅,但是金道长想,自己与木水火土一起五人号称武当五祖,已经真正掌握武当大权,因为游云道长年纪八十了,所以武当弟子基本上出自五人座下,不过金道长没有把握自己一个人杀得了铁道士,所以立即行了眼色,这时候金木水火土武当五祖突然全部拔剑,按五行方式困住铁道士。

    当然,虽然铁道士敬重这一些祖师爷一级的人物,但是性命攸关,总是要保命,自己挺竹竿迎战。

    本来这武当五行大阵,又是金木水火土五祖动手,一发动本来立即可以置铁道士死地,但是木水火土四位道长表面上得按照金道长的话行事,实际上暗中却想出一出金道长的丑,以期日后争夺武当掌门之位。所以五行大阵虽然厉害,但是使用者暗心不明,结果铁道士大出风头,居然在武当五祖的五行大阵中游刃有余,并且左击右挡,在五把名剑之下,以竹竿迎战,丝毫不落下风。

    金道长心中想:四位师弟表面上给我面子,实际上是要出我的丑,他们四人大有暗中联合,今后争夺掌门的意思,莫非是商量好了,让铁道士出我的丑。但是这五行大阵,金道长拼命使杀手,另外四人表面上配合,暗中又留出生门,铁道士飞上飞下,好不威风。

    这一场打斗令武当大殿外的弟子都惊呆了。

    显然,金道长这时候意识到自己看来是杀不了铁道士,而且越打下去,越会令自己出丑,况且他一向狡诈,立即停手,说:“既然铁道士也是师傅传授的武功,有如此武功,也是我们武当的光荣。我当大弟子的,得大度一些,这事就算了。”

    游云道长这时候说:“大金,你年纪也不小了,五十几的人了,你对师弟,弟子都得大度一些,我百年之后,这武当基业,还是得交给你。”

    *******************************************************************************

    这时候有一个叫洪承畴的小官吏,进士出身,在江西和浙江做过很小的官,也曾在武当的班下学过三脚猫功夫,因为朝庭安排,调往陕西韩城任职,从浙江经汉口,听说陕西总督杨鹤上武当山给掌门拜寿,对武林并不了解的他也上了武当,拜见了杨鹤,洪承畴特机灵,本来这武当门派内部的事,外人不好插手,但是洪承畴一眼就看出来铁道士武功了得,于是立即对杨鹤偷偷说:“这个小道士得罪了金道长,他自己也明白了,金道长总会暗中害死他,此人是游云道长的关门弟子,武功了得,但是思想单纯,完全可以收了为朝庭出力,这天下大乱之际,正是用人之时,请杨大人务必将这小道士收到账下。”

    陕西总督杨鹤一想,洪承畴真是机灵,一眼看出玄机,但是自己出面干涉武当这武林名门内部的事,于是立即将这话转说给福王,福王是当今天启皇帝和信王两兄弟的亲叔叔,在武林中也广收豪杰为用,福王听杨鹤这一说,立即说:“游云道长,我有一个请求,不知肯不肯。”

    游云道长问:“什么事,千岁爷只管说吧!”

    福王说:“这小道士和那小丫环我都十分喜欢,能不能送给我。”

    *******************************************************************************

    对付侠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根本就不是侠客但是却装出一副大仁大义的样子的江湖上的所谓有本事的人称作侠客。这样子,真正的侠客没人理会,而那些凭关系和朝庭千丝万缕联系弄了不少钱的人,却出来施舍行善,而且人们开始习惯于把这一些人当成人们观念中通常的侠客,于是在这一种潜移默化当中,侠式人物成了浪荡之人,道貌岸然的人却成了江湖上的成名大侠,他们还可以随心所欲的与朝庭合作,更加有了一种迷惑人的身份和体面的名声。但是,这并不能够迷惑所有的人,因为总有人能够明辨是非的。

    这福王开口过问这么小的事,也是无所谓的,但是游云道长看出了金道长的杀机,现在有了福王开口,事情的解决方案也就明朗了,游云道长立即说:“千岁是当今圣上的叔叔,这点小事我们怎么能拒绝,好。”

    就这样,铁道士就成了福王的跟班,但是福王虽然也欣赏铁道士的武功,但是对于他这一种直性子,知道是不能够带回福王府用的,于是做一个顺水人情,将铁道士和翠翠送给了杨鹤,杨鹤觉得洪承畴此人非常机灵,处事脑子比别人快一步,于是顺水将铁道士和翠翠送给了洪承畴,杨鹤说:“洪大人一身为官清廉,家中无财,养不起武士,你就跟了洪大人吧。”

    铁道士虽然人直一些,笨一些,但是显然也看出来了福王,杨鹤,洪承畴是有意要救他,当然感激得不得了,于是说:“小人叫铁道士,大家都这样叫,没有名字,小的就跟了洪大人,作一个跟班吧。”这时候翠翠也说:“小女子愿意给洪大人做丫环。”

    杨鹤哈哈大笑,说:“洪大人可是当世少有的清官,忠臣,孝子,所以穷,就怕你们嫌弃洪大人。”

    铁道士和翠翠说:“难得遇上洪大人这样的好官,我们当然得好好报答洪大人。”

    为了以防意外,福王和杨鹤还得等明天给游云道长办寿加喜婚,洪承畴则立即带了铁道士与翠翠下山而去。

    果然不出洪承畴所料,金道长派了人跟在后面来杀铁道士,但是洪承畴带了铁道士和翠翠以快马而走,后面的人追了几百里,离开了武当山界地才追上,结果一番厮杀,铁道士杀死了几个追来的人,余者见杀不了铁道士,弄不好自己还要死在铁道士之手,于是也不再追了,任洪承畴带了铁道士和翠翠离去。

    洪承畴三人到了西安,也不停留,就到韩城去了,韩城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因为陕北铁血门的势力很大,这一些人对抗朝庭,什么事都敢做。况且天下大乱已经久了,别人不敢来的地方,洪承畴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手,也是心怀大志之人。所以洪承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081/948495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