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百战成名 > 一、七彩之石

?    不知何时、不知何处。天空之中层云密布,一片阴霾。

    天幕之下,不知林深几许。唯见落叶舞秋风,漫天的秋叶,被充盈在天地间的那一片萧杀之气催鼓着,不安的飞舞!

    呼~的一声,有一物忽然自林中飞起,带着惊人的气劲直上九霄,仔细看去,似乎是一把剑。

    剑光直上九千里,在云层中来回穿梭,如游龙翱翔,所到之处,阴霾尽散。转瞬之间已然云开日出、天高地阔。阳光万道,破云而下。正是传闻中的剑道极至——千里飞剑的功夫。能驭剑千里,更破层云犹如无物,驭剑之人的功力显然已经达到了深不可测的地步!

    乌云即散,只见剑光一敛,林中之人已穿林而出,来到林中一座幽谷之前。

    只见幽谷之内,暗香浮影犹如流光飞舞,别有一番洞天。谷口立一巨石,上书“人间至此天外天”七个大字,也不知道何时何地刻于此处。每字均有丈余见方,入石七分。再观笔意古朴苍茫,一气合成,字里行间隐隐有一股俯暌天下的气势,逼人止步。

    驭剑人脚步一挫,停了下来,抬头仔细看了看这方巨石。一缕艳阳洒下,只见驭剑人三十岁左右,气宇轩昂,目如朗星,神采之间顾盼自如。边看边语道:仅观其字便已如此,谷中乾坤的确不可小睽。师傅所说的地方,当是这里了。

    驭剑人举步向巨石走去,绕过巨石只见石后还写着几行字:

    阵,分敌阵己阵心阵;关,有闯关冲关破关。

    世间事先有阵而后破阵,先为关而后闯关。过关难,过心关更难。过此非关者,可任由四海龙腾、八方鱼跃!

    设关人:轩辕甲子

    驭剑人看完石上留言,洒然一笑。举步往幽谷深处而去,呃而石影漂移,仿佛在他身后幻化成一匹择人待噬的猛兽一般!驭剑人却早已走得没了踪影。只有幽谷外的天空里,云卷云舒,继续凝结起那一片阴霾来!

    幽谷深处,又别有一番洞天。百花争艳,天籁声声。有暗香阵阵,浮光掠影之间似乎有人在走动,仔细看去,却又渺无踪迹。

    驭剑人信步走着,一边打量着幽谷环境。越看越是心旷神怡,只觉得四肢百脉莫不流畅,忍不住吟道:

    “千里江山天外天,

    丹心自古是桃源。

    红尘不到心如镜,

    一盈烟雨任自然。”

    转了几转,幽谷内的风景却又不一样了。谷内的土地渐渐由黄色转为黑色,寻常的花草少了起来,窄道左右尽是一些罕见的仙草灵芝、灌木矮树,还有一些驭剑人亦不知名的植物。每隔十数步,便有一株七色花立于百花之间。隐隐还有华光闪闪,自七色花间溢出,随风飘开,聚而不散,在人四周缭绕。

    “大概不远了。”驭剑人自语着,心想:

    今日已然是最后一关,师傅说我今生可过八关定矣,惟此最后一关,第九关为天地至数。进一步则海阔天空,任我翱翔。否则就还要卅年后才再有机会进窥天人至道。现在江湖落寞,妖患四起。我空有一身本领,只为答应师傅,不破关而不出江湖。就只能眼看着民不聊生,所以今日此关,事关重大。务必一次击破,断然不能让神州百姓再忍受卅年的灾苦。

    破关,破关而为天下百姓谋福。

    破关,破关始能斩妖除魔而后快!

    破关,事关重大。

    此关必破、必过、必闯!

    驭剑人想到此处,只觉得心急如焚,再也无心流连路上的奇风异境。身形直化为一道剑气,往幽谷深处冲去。

    剑光如匹练,一路无回。所过之处,只余风也轻轻,影也清清。

    秋风萧煞,驭剑人架长剑直捣黄龙,连破数关,转眼之间已然到了幽谷最深处,心中渐喜。忽然只见远处人影绰绰。有一灰衣人面墙覆手而立,正仰视着面前的石壁,衣带迎风飞舞、气势迫人,不知自何时就早已在此地开始这样站立。观其身形,给人自有一种恒古不移的感觉。

    驭剑人一惊,收势不及,护体剑气抑制不住的爆体而发。只见一道白光直奔灰衣人迫去,所过之处百草折腰,如同洪涛破浪般劈开眼前的空间。而灰衣人犹如未觉,居然一动都不曾动,依然专注的看着眼前的石壁!

    “小心……”驭剑人话才出口,只见剑气如长虹,划破了短短的空间和灰衣人撞在了一起。

    耳听轰隆一声巨响,眼前恰似电闪雷鸣一样爆起一片浓光,让人目不能视!灰衣人与剑气相撞,被包裹在浓光当中,不知生死。

    浓光久久不散,驭剑人心道:既然能找到此处天外天,当然也是我辈同道中人。如被我误伤,如何向师傅和天下同道交代?念及此处,驭剑人更不犹豫,猛然发力。运动七经八脉的肺腑之力护体。一展身形,就欲往浓光深处冲去救人。

    忽然有人语声悠悠响起,近如在耳:

    “年轻人,你已然焚碎了这么多的花花草草。还想把我这把老骨头也焚碎了不成吗?还不停下!”

    驭剑人闻言止步,一敛身形。剑气做七彩变化,缓缓护体而绕,一边朗声言道:

    “晚辈未曾想到有人先在此处。一时收势不住,几乎误伤前辈,还请前辈见谅海涵!”

    浓光依旧聚而不散,包裹着灰衣人。只听灰衣人的声音从其中飘来道:

    “不知者不怪,是老夫只顾观壁,没有留意身外之人。也多亏你及时提醒,否则真伤了老夫倒是无妨,如果毁了这面破关壁可就是罪过了。”

    “晚辈这里赔罪了,还敢请教前辈,何谓破关壁?”

    “你能找到这里,自然有一定渊源,难道你师傅没有告诉你这天外天破关壁的来历吗?”

    “未曾得之!”

    “哦,你师傅是谁?”

    “家师名讳,上逍下遥。”

    “哦……难怪方才剑气如此刚烈却又带着一股浩然正气,果然是明师出高徒。”

    “敢问前辈可是认识家师?”

    灰衣人不答,反问道:“你师傅近来可好?”

    “家师已于百年前兵解仙去了,至今不知所踪。”沧海答道,双目中流露出一丝怅然的神色。

    “兵解?!你师傅的修为已经震烁古今,当年肉身修为也几乎达到天仙之境。更何况生平助人无数、积德行善。与通天一战,更是为天界立下汗马功劳。福德之大,已经不可计量。早就应该白日飞升,破碎虚空而去。又怎么可能过不了天劫,居然要兵解求仙?”

    “其中内情,晚辈也不得而知。百年前师父的闭关推算天下大事,入定三载方才出关。可是出关后却只字不语,只吩咐了弟子几句话后,就兵解仙去了。晚辈遍寻不获,遵师遗命来此天外天破关。”

    灰衣人听到此处,浑身一震。久久不语。

    顷刻,浓光开始慢慢散去,只见灰衣人的身形渐渐清晰了起来。缓缓转身吟到:

    “天下风云去又来,

    江湖恩怨空余哀。

    忍把浮名换浊酒,

    红尘醉醒不堪再。”

    浓光散去,沧海与灰衣人彼此打量。只见灰衣人头戴玉色道冠,身上灰衣原来是一件普通僧衣。相貌普通,双目半开半闭,不见神光。给人感觉十分怪异。

    驭剑人心知浓雾中人修为远胜自己,连忙拱手施礼道:“晚辈沧海,参见前辈。”

    灰衣人伸手遥扶,道:“不必多礼,老夫和你师傅也只是缘得一见而已。当年你师傅仗剑于崂山之颠,与通天教主一战可谓惊天动地。经此一役,从此魔消道长,人间最少免受五百年的浩劫。你师傅居功至伟,实在是为黎民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沧海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神仰向往之色,答道:“晚辈方入师门时间不长,未曾参与当年的仙魔之战。原来前辈与家师还有渊源,晚辈不识,还望前辈海涵。”

    “不知者不罪,老夫当年一样未入大乘。也只是随着长辈前去历练而已,说起来也只不过是摇旗助威的角色罢了。对你师傅一样敬仰的很。”

    沧海一惊,急忙拜倒在地道:“原来是音派的曾前辈。晚辈曾听师傅提及,当年仙魔之战幸亏有音派的曾氏父子二人前往助阵。施展贵派的九天雷鼓困住魔头三天之久而后飘然离去,让师傅有时间休息运功,最后使出回天一剑,始能剑诛魔头。天下苍生,从此得福。前辈对人间百姓有大德,请受沧海一拜。”

    灰衣人呵呵一笑,坦然受沧海一拜。吟道:“百岁风云尤一笑……陈年旧事,不必提了。你既然能来到此处,便也是有缘之人,且和老夫一起参祥这天外天破关壁的奥秘吧。”

    沧海拜过起身,道:“方才听前辈所言,此处应该就是天外天了。却不知道所谓破关壁又是何物?”

    灰衣人一指身后的石壁,说道:“便是此石。”

    沧海顺着灰衣人所指望去,发现有一方石壁,靠山而立。

    石壁大约有丈余高,石壁上隐隐刻着些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图案。仔细看去,这些图案居然随着石壁的纹理缓缓流动一般,不断变幻。

    灰衣人说道:“此石怪异莫名,观看无妨,万万不要放神识入内探察。”

    沧海油然道:“此石端是十分怪异,若不留意,便和寻常石壁无二,根本意识不到此石的存在;稍加注意,却又把人深深地吸引了进去,居然给人一种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的感觉。晚辈正要放神识查看此石,多谢前辈提醒,还请前辈说说这破关壁的来历如何。”

    灰衣人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说道:“反正时间充裕,老夫便且从头说起吧。此石又名‘七彩石’,乃是上古遗物。”

    沧海插言道:“此石和女娲娘娘补天所用的五彩石有何关联?”

    灰衣人答道:“此石便是女娲所用来补天的遗石!”

    沧海深深吸了一口气:“此话当真?那为何又由五彩变成了七彩?”

    “这后来二彩,乃是轩辕所加。”

    “轩辕?”

    “不错,便是轩辕黄帝。你且听老夫慢慢道来……”

    “前辈且慢。”沧海恭恭敬敬地面向七彩石拜了几拜,站起身来郎声说道:“女娲娘娘造人补天,恩泽万世。沧海常常恨不能早生万年,一瞻她老人家的风采。今天看见她的遗物,沧海一定要先拜上一拜。”

    灰衣人见沧海说的正气凛然,心中一动。对他微微颔首,继续说道:“当年女娲补天,遗下此石其实另有深意。”

    沧海凝视着七彩石,接口道:“不知意在何处?”

    “上古之时原本是神人杂居,神人之间可以自由往来,彼此之间也一直相安无事。直到发生过共工与颛顼一战……”

    沧海点点头,说道:“我曾读‘《淮南子•天文训》云‘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却说这神人一怒,实在是惊天动地。所以才有了女娲娘娘补天的由来。”

    “二神一战,不只惊天动地,更造成生灵涂炭、死伤无数,就连一些比较弱小是仙族也大受牵连。让女娲娘娘十分恼火,所以当年女娲补天之时,不仅仅是修补被共工大神破坏的不周山天柱,同时也封闭了神界与人界之间往来的通道。”

    沧海奇道:“既然如此,历届修仙成佛之人又是怎么到达仙界的?”

    灰衣人露出一丝异色,“哦,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么?修仙者,在炼神还虚最后达到炼化凡胎之境界时,自然会演化出破碎虚空的力量,可以登天而去;修佛者如果功力不够,而德行有余者,也会有上神带着上界的通关神谕前来接引,发动渡化苍生的力量带往极乐。”

    “原来如此。先前的确不知,多谢前辈指点。”

    “无妨。却说女娲封闭了神人通道之后,本来没有剩余的石头。所留下的此石,却是女娲故意留在此处与天界遥相呼应的阵脚。”

    “补天的阵脚?”

    “不错,补天大阵一但全力发动即将彻底封闭天人两界,除非是女娲自己或者和女娲神力相近的神仙,其他仙族也将无法往来天人界。所以女娲留下这个阵脚,在离开之后托付给可信赖之人,用以控制补天大阵的阵法,此人——就是轩辕黄帝了。”

    “那么这个阵脚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这个……老夫也说不完整。”灰衣人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补天之初,还有很多神族子民留在此处。原本此阵当时只是用来传送一些功力不足,需要回到上界的人士。后来到了轩辕手里,又被重新炼化增了二色,变为七色神石,功效上起了变化。只是轩辕黄帝飞升之时,却没有留下用法……所以此石虽然作为道家至宝,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此石的存在,却没有人知道到底有何用途。”

    沧海问道:“难道轩辕帝就一字未留么?”

    “有,不过只有他们轩辕一族人才知道。谷前迎客石上的字就是轩辕后代所留,相传此人就是参悟了七彩石的秘密,而后白日飞升的。此人临去之前,对族人留言‘七彩石乃人间至宝,有德者居之。非我轩辕族所有,当公诸于世人也。’并在石头上留下了字迹,希望有缘人可以参透七彩石的秘密。可惜其他轩辕族人却不这样想,于是在他离去后聚集几大高手发**力,以无上阵法加持此处。”

    “那么石头上留字的轩辕甲子前辈就是刚才所说的这个轩辕后代了,他所留下的字迹莫非就是轩辕黄帝留给轩辕族的。既然轩辕一族不想其他人进入此处,为什么不将那些字迹一起抹除掉?”

    “呵呵,抹除?非不想也,实不敢也。轩辕族的那些老家伙们对他们的祖宗轩辕黄帝几乎敬仰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抹除祖宗的留训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做的。至于那‘人间至此天外天’几个字,虽然不是黄帝所留,却也明显抬高了此地在道家修行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就一并留了下来。”

    “原来如此……”沧海点点头,心里隐隐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却又说不上来是什么。

    “可惜老夫在此近百余年,也没有参透这闯关壁一丝一毫。你师傅既然临去之时,仍然留讯叫你来此,必然有其深意。你且和老夫一起参祥这闯关壁的奥秘吧。”

    “多谢前辈。”

(https://www.tbxsvv.cc/html/35/35038/944930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