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爆炸发生在午夜 > 第十八章 卧榻之侧

?    张明明听了赵匡胤掌上宝珠“花蕊”的惨死,心中暗暗为王队没有得到“米丽姐”而庆幸。

    看来,苏真这个“花蕊”果然是米丽害死的。

    张明明刚想“安抚”一下王强那颗十几年前受了伤害的心,就听王强说:“‘猎虎’,不要发愣,密切注视米丽,她要讲‘虎啸皇宫’了。”

    ***

    赵匡义血溅皇宫,凭借一把锋利的斧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于公元976年在老赵的灵柩前,匆忙即位,坐上了大宋说一不二的头把交椅。

    赵匡胤虽然早已化为泥土,与美丽的大地融为一体,但他的“谆谆教诲”仍在小赵的耳边回荡。小赵左耳边回荡的是“国家如果没有外患,必然就有内忧”,右耳边回荡的是哥哥给李煜说的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赵匡义深知,正是由于自己在哥哥的身边“酣睡”,才抓住了“斧声烛影”的机会,并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消灭了卧在金床上的那个“抢”了自己皇位的人。

    但是,现在老赵的儿子正在“酣睡”,有的就“酣睡”在自己的“卧榻之侧”。赵匡胤有四个儿子,最有才干的当属大儿子赵德昭和小儿子赵德芳。赵德昭被他老子封为武功郡王,曾被指定为皇位的继承人,他武功盖世,智勇双全,作战勇敢,风华正茂,在军队中威望极高;小儿子赵德芳被他老子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他年龄虽然不大,但他的老子希望小德芳像秦王嬴政统一全国那样有所作为。

    在老赵的棺材前,赵匡义曾经信誓旦旦地对漂亮的嫂子说:“共保富贵,不要发愁。”他表面上做出对侄子们悉心关怀的样子,但他的心里像是塞满了乱飞的苍蝇,总也没有舒服的时候。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匡义率军兵分三路,攻打北部的辽国。在高粱河之战中,由于各路军缺乏协调,本来处于强势的宋军,却遭到了惨败。赵匡义突围时,被辽将射中腿部,从马上栽了下来,还险些被辽军生擒。赵匡义仓皇逃跑,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

    在这危急时刻,宋军将领们认为赵匡义已经壮烈殉国,深感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军队不可一日无帅,便仓促地商讨拥立随军北征的赵德昭为皇帝。正在这时,赵匡义从天而降,弄得众将无所适从。

    赵匡义闻听此事,气得浓眉倒立,指着赵德昭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无耻的小人,老子还没死呢,你就想着当皇帝?这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赵匡胤回到宫中,愈加闷闷不乐。本来此事也属正常,但他心中早已对赵德昭有了成见。所以,对赵德昭在阵前“妄图”继位一事,恨得咬牙切齿。

    高粱河战役虽然遭到了失败,但宋军收复了北汉,这不能不算一次不大不小的胜利。于是,宋军将领们就盘算着论功领赏。但是,赵匡义一连数日,却没有动静。看到军中牢骚满营,对将领关怀体贴的赵德芳就跑到宫中,请求太宗给将士们适当的鼓励,以免军心浮动。

    赵匡义一见赵德昭,就想起了“黄袍加身”,想起了“斧声烛影”,他不等小小赵把话说完,就暴跳如雷:“战场失利,大败而归,还有功劳?如果要论功行赏,等你做了皇帝也不迟啊。”

    心直口快的赵德昭,听到叔父说出这样的话,深感震惊。他没有想到对军中立主一事,叔父还如此地耿耿于怀。德昭的眼里挤出一股苦涩的泪水,默默无言地离开了皇宫。

    回到家里,德昭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起父亲不明不白的死去,心里更是杂乱如麻。他不是不知道,父亲有心立自己为太子,这事儿大臣们也心知肚明。只是自己看到父亲身体健壮,生命安康,才没有过多地提及这个话题。可是,叔父赵匡义取而代之后,自己没有怨言,他反而有了猜疑嫉妒之心。

    看来,大臣们对“斧声烛影”的议论,的确是铁证如山的事实呀。

    魂不守舍的赵德昭,缓步走出门外,望着满天的繁星,想着自己的不幸遭遇,父亲早逝,自己和母亲被排挤出皇宫,并且行动还受到了不明真相人的监视。这日子可怎么过啊?还不如飞到月宫,做个伐木的吴刚。

    于是,赵德昭快步走进卧室,喝退侍卫,紧紧地上好房门,冲着太祖的遗像叩头谢罪,然后悲愤地拿起床头的水果刀,向自己的胸口一阵猛刺。门外的侍卫听到室内的异常动静,破门而入,看到德昭躺在血泊之中,赶紧抢救。可是,为时已晚,德昭不治而亡。

    赵匡义心里非常高兴,因为自己还没有动手,而对方就化为乌有了。他厚葬了自己的侄子赵德昭,追封他为魏王。然后,就把矛头对准了老赵的小儿子赵德芳。

    德昭一死,赵匡义对付小德芳显得绰绰有余。他只暗地里给了德芳几次小鞋儿穿,这个侄子就在德昭自杀三年后,不明不白地死了。

    短短三年的时间,太宗的眼中钉、肉中刺,就不费吹灰之力地拔除了,一块悬在头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到了地上。赵匡义简直想跳个舞,唱支歌,因为虽然有人还在猜测他的弑兄篡位,但毕竟没有了老赵那两个能干的亲骨肉,就是他们想拥立太祖之后来反叛他匡义,也是黄粱一梦了。

    赏心悦目之余,匡义又想到了脱颖而出的一员虎将,那就是他的亲弟弟赵廷美。廷美虽然作战勇猛,但是不善权术。太宗即位之初,也曾给予弟弟廷美不同寻常的待遇,把他封为齐王,让他搬进了皇家大院开封府,并让他兼任位于宰相之上的中书令。

    可是,随着德昭和德芳的去世,匡义和赵普几年前亲手炮制的“金匮之言”,又成了一把悬在太宗头上的利剑。按照“金匮之言”传弟不传子的约定,廷美是太宗赵匡义的合法继承人。德昭的自杀,德芳的冤死,使廷美发觉了异常,罩在他心头的乌云越来越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这时,宰相赵普看出了太宗的心思,便老谋深算地说:“圣上啊,自古以来这皇位都是传子不传弟,太祖当年是依照皇太后的旨意传错了,您可不能一错再错啊。”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一场针对廷美的阴谋开始了。

    一天,太宗的亲信向圣上禀报,说廷美狂妄自大,不把太宗放在眼里,还与他人勾结,阴谋篡位自立。太宗微微一笑,命令赵普密查此事。赵普虽然和廷美毫无瓜葛,但为了得到太宗的宠爱,一咬牙就对廷美下手了。不久,赵普就查出了廷美私藏弓箭,准备搞“箭声烛影”的罪状。

    太宗听后大怒,将廷美赶出开封府,贬为一个小县的县令。赵廷美被贬后,太宗派人日夜监视,实际上他已经失去了身体自由。在这孤苦伶仃的边缘小城,廷美想起历朝历代宫廷争斗的血腥场面,不禁唉声叹气。特别是唐朝李世民杀兄即位的现实,使他更加怵目惊心,他预感到自己的来日不多,于是,变得郁郁寡欢,身心俱焚。第二年,就卧病不起,客死在了边远的小城。

    太宗“惊闻”廷美病死,痛哭流涕地说:“真没想到,我的爱弟竟然这么早,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陨落了。我这当哥哥的,真是太悲痛了。”

    ***

    甜梦淡淡地说:“米丽姐,小赵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皇帝演员’的专业户啊。如果他能活到今天,他的‘精湛技艺’保准能获得男主角大奖呢。”

    张明明心里却说:“我可爱的甜梦妹啊,你全然不知道,你近在咫尺的米丽姐,也是一个知名演员呢。她的精彩表演,不久将会获得书画院爆炸案女主角的‘大奖’呢。”

    甜梦眼前飘出了“酣睡”在小赵身边的那些“倒霉蛋”,她想:“酣睡”在干爹身边的“米小妖”,发现了干爹寻找佛祖舍利的秘密,于是,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吧。

    米丽没有注意甜梦的心里变化,只是说:“就是这样,赵匡义一面求神拜佛,一面消除异己。也许是佛祖舍利真的显灵,赵匡胤开创的大宋江山,从此转入了太宗一系。佛教不仅在北宋得到了保护,还得到了尊崇。”

(https://www.tbxsvv.cc/html/34/34997/944762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