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燕子,归去来兮
川东有一个叫蔡家镇的小镇,春花家离这个镇上有四五十里地,且都是崎岖陡峭的山路。
以前,春花很少离开村庄,走出大山到外面看看的。印象中,结婚之前,春花只去过两次镇上,一次是上小学的时候,因为成绩优秀代表学校参加小学生知识竞赛,那次还得了个第一名,至今那张奖状还张贴在春花娘家的墙壁上;还有一次是春花结婚的时候,去镇政府办理结婚登记,同时还在镇上的山峰照相馆照了张结婚照。
结婚后,春花往镇子上跑的勤了,邻居都说,春花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心太野,不定屋,细军迟早要吃亏的。春花没有计较这些闲言碎语,丈夫细军也没有去理会那些长嘴怨妇。
时间长了,细军终于说了,小娃子要喝你的奶,猪要等你喂,衣服要你洗,你就少往镇子上跑了。春花说,整日守着三分地,一头猪,到年底还不够给小娃娃买两桶奶粉呢。春花说完就提些鸡蛋和土特产走了,细军只顾低着头背着小娃娃剁猪草。
两三年过去了,春花并没有因为常去镇子上买点东西,捕获点外面世界的信息让家里过上好日子。村里人都说,春花去镇子上都是为了找栓子,栓子是副镇长,在学校里就和春花关系就很好。细军说,你别老去看他了,邻居们的嘴毒。春花这回生气了,说,我没有去看他,我跟栓子之间没有做什么,我对得起这个家。细军最怕春花生气,刚想反驳的话,在嘴里咕噜两下又咽进肚子里,提起潲水埋头喂猪去了。这个晚上,春花辗转反侧一宿没有睡觉。第二天,她心一横,细军,我要去出去打工。不行!家里不能没有你,细军震颤着声音说。这回,春花是铁定了心了,说,小娃娃快要上学了,不出去打工,哪里来的钱!不等细军思量,春花简单收拾点东西出去了。细军送春花到村口,说,如果外面不好,就早点回来,小娃娃还等着你教她识字呢。
就这样,春花每年都在外面打工。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的时候,春花就外出打工去了。冬天,燕子飞往南方的时候,春花刚好回家过年。
就这样,冬去春来,燕子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春花来了又走,走了又回来。
每次回家,春花都会带回一些新玩艺,比如vcd、给小娃娃买的村里小孩子从未见过的玩具等,每每这个时候,家里的境况都会稍稍改善,至少可以买点化肥,添两件衣服。村子里人都说,春花在外面做见不得人的事,发了财。
春天又来了,春花又要走了。细军说,你都在外这么多年,云儿(他的娃娃)也都上了学,这次你就甭出去打工了。细军明明知道春花脾气倔强,不会听的,闷着头喂猪去。春花哭了,原来连你也认为我那些钱是肮脏的!细军嘟哝说,不,不是,人言可畏啊。
这年冬天,春花没有再回来过年,只捎回来一笔钱。细军用这些钱盖起了全村的第一栋“洋房”。
又一年冬天,春花依旧没有回来。村子里人都说,春花跟了个有钱的老板,不会回来了。
冬去春来,山上的花开了又谢了,燕子飞走了,又飞回来了。春花还是没有回家。
就在云儿初中毕业那年,她说,爸爸,我要去找娘。很少发过火的细军这次凶的很,不行!外面人太坏!云儿执拗要去,细军怒了,你敢去,我就打断你的腿!
云儿终究还是出去打工了,只是并没有找到她的娘。后来听村里人说,春花早已经死了,死的很惨,是得了一种见不得人的病。也有人说,春花没有死,是嫁给了一个很有钱的老板。
云儿长的非常漂亮,鹅蛋脸水蛇腰,极像春花,就连脾气性格都像的很。这一年,云儿没有回家过年。
如果对本文有什么看法可以联系本人。。
email:yhong0405@163
qq:183195734
第二篇考研=意淫文/言雨
我有一个同事,叫李森林。我们管他三木。
先说三木的名字。他自己说,俺金木水火土五行里缺木,所以父母亲给俺名字里多弄了些木头,以填补五行,平衡阴阳。一个名字里有六根木头的不多。因为六木拗口,大家管他三木。
三木说,这个名字要得。呵呵。
三木今年不大,一生都跟书、学习、学校、老师、同学这些名字黏在一起。
以下是三木自述:
A俺出生的时候,正好遇上四人帮倒台。俺老爷子当年是响当当的红卫兵,老爷子说俺出身就不一般。
B十二岁那年,俺小学升初中。那会,国家穷,学校破,百姓穷,没几个人能升初中的,俺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当然上了。全村就四个同学上了国办初中。还有四个上了民办中学,上民办的几个哥们后来中途就撤了。俺那几个哥们哭啊,谁不想读书呢,但是没则啊,大人说了,每天上山砍柴的学校能读出个啥名堂。俺那时听了嘿嘿偷着笑,谁叫俺念的是国中。
c可是没让高兴多久,一件事情就把俺气蒙了。就在俺读初二的时候,俺的几个同学都呼啦上了国办初中,这几个哥们小学五年纪读了三年,没一点长进,可正好遇上俺那地中学扩招,也就都进了国中。进来的那波里还有阿猫阿狗。对了,阿狗这厮后来成了俺教书时的领导。这厮后来做了副校长。机灵的很。
俺想,算了,不管俺鸟事,大家在一起念书,热闹。可是没等换过气来,俺又被一件事急的蒙了。原来,初三下学期,学校接到通知说,考试改革。原来政治科目改成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俺晕死。全校突击,别人不怕俺也不怕。
d初三那个暑假,俺一直没有正眼看过老爷子,吃饭都偷偷的扒,好几回都把饭菜送进了鼻子里。为啥?考试差呗。那会,都流行考中专。铁饭碗。俺考了全校第二,离中专还差两分,没考上,只好读全县最好的重点高中。
e俺在当地最好的高中重点班读书,也不差啊。原来,进了高中,俺才有了些自豪感。当然,俺得加倍努力,不能再让老爷子失望了,俺可是农村来的,读书可费钱了。所以俺读书没少买蜡烛(俺读书的时候,俺们学校老停电,农网还没有改造呢,全是低压电),当然更没有敢偷看美眉一眼。阿猫老笑俺,你这个书呆子,书中真有颜如玉么?傻样。俺嘿嘿的笑,一笑就让俺笑了三十年。三十年,俺童子身不坏。
f高三那年,班主任告诉一个好消息:今年扩招,全国招生人数22万。去年才21。5万哦。年级师生同乐!笑不堪言。最让俺激动的是,班主任悄悄把俺叫去办公室,对俺说,你是有希望的,就在扩招的边缘上,努力啊。俺一听眼泪叭叭的下。
g那年俺村里三件大喜事。一是,俺考上当地师院,虽是大专,但是毕竟解决了农村户口问题,把老爷子乐的不行。那年俺考了全校应届前几名。可怜的学校,应届才上20人,俺后来一算,升学率不到百分之五。另两件喜事就是阿狗上了师范,阿猫也上了俺的母校,接替俺去了。这两丫的iq绝对是99。999999的,居然也能大摇大摆的接着念书,狗日的。后来俺才知道,那年全省高中扩招。开始流行念高中,念大学,不流行念中专。
h三年后,俺毕业了。分配回到家乡一所中学教书。那年暑假,俺没吃好一顿饭,心里总不平衡。原来,阿狗也从师范学校毕业,跟俺分在一所中学教书。nnd。更加不可思议的,阿猫居然还考上了本科。俺村前辈们都说,猫娃,是全村最聪明的。他们哪里知道,那年,全国招生人数300万,大学升学率百分之七十。
t俺老爷子是爱面子的人。临俺上班的时候,对俺谆谆,要教书就要教出名堂,以后可以当校长,当局长。俺说,俺不兴官,俺可以考研,考博士。愣把老爷子惊吓的直哆嗦。
i俺到学校,蒙了。原来升学考试科目里没有生物,俺大学念的就是生物学。学校没让俺带正课,只教生物。副课。看来真的要考研了。俺说干就干,开始全身心投入考研中。俺给自己选了个专业,生命科学,很热的哦。说来也巧,阿猫正好在d大的读生命科学专业。阿猫说,三木,你就报考俺的学校得了,资料俺帮你整,信息俺帮你弄。俺没听。俺决心报考复旦大学。晕死,阿猫愤愤然。
那几年,三木是我们学校里最吃苦的一个老师。只是一直被学校领导认为最不务正业的一个,领导都不喜欢他,包括阿狗校长。三木考研是考到痴迷状态的。记得,当时我们是几个年轻老师一起吃食堂,十来个老师一桌子菜。他常常会指着一些菜说出这是某某纲某某科。如,紫菜,红藻门,红毛藻科,雌雄异体生。我晕。大家晕。
三木接着讲:
j连续三年,俺都没有考上。且分差越来越大,最后一次60分,门都没了。就你的英语听力水平,还考复旦呢,傻啊,就考俺的学校吧。俺琢磨了整整一星期。阿猫的话有一定道理,先考上再说。俺在当地压力越来越大,老大的一个男人,光读书,不务正业,不找媳妇,成何体统?!为此,阿狗这厮扣了俺不少钱!俺一定要考中!俺向老天叩了几个响头(当然是在俺的密室里)。那一年俺报考了阿猫的学校。由于有这厮的帮忙,俺可以轻松弄到一线内部绝密资料,第二年,俺终于考上了d大。后来俺才知道,绝密资料是关键。可惜,阿猫不在复旦,俺多次想。
k后来阿猫跟俺同在d大读硕士。这厮是保送的。后来老骂俺,你这丫的就是一个书呆子。俺就是嘿嘿的笑。d大的生命科学学科真的是挂羊头卖狗肉,就是一个字“烂”,所以每年都招不满人,需调剂。导师只好极力向自己的爱徒们兜售自己的专业:报考我的专业吧,可以享受特价优惠。学生各个答应:没问题,老师,俺们报考你的。可是临到毕业没有一个报考的。都走光。像阿猫属于走投无路的。所以,三年硕士下来,俺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毕业也就成了问题。由于阿猫脑袋灵光擅长走关系,留校任教。而俺,自主择业。
l毕业后,俺去了上海。上海人说,侬的专业是不错,可惜侬的学校一般般哦,阿拉的只要一流的院校,顶好清华北大,复旦交大也尚好。俺的硕士学位居然只值2000块钱一个月。把俺气的不行。娘西屁的上海侬。干了两个月,俺一气之下走人,回家准备考博。嘿嘿,玩笑了,休息休息。老爷子比俺还气的慌。全权委托阿狗找熟人,帮俺介绍到了俺的母校教高中生物,专业对口,收入也不差,有将近1600块。
三木说到这里情绪变得不是很好,有点激动,逻辑性也不强了。后面部分就没有写出来,由我代笔刷刷。三木后来只在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做了半年的代课老师,之后就辞职不干了。用他的话说,都快三十的人了,老呆在这山旮旯,没出息。他的老爷子也希望他能走出去,到沿海城市找找工作,毕竟那些地方的发展机会要多些。
三木后来真的去了沿海。南下。深圳。此后两年我一直没有他的消息,就连他的老爷子也不是很清楚他在哪里,在干啥。仿佛一下子他从我的眼线里消失了。
前年,我回家过年,终于见到了三木。他比以前黑了许多,越加显得精瘦,背开始微驼,但是眼镜后面的那双白底黑眼珠却警觉异常,如一个繁忙的扫描系统。原来,他已经去了西藏,在一个叫林芝的地方干起了老师。从没有看到过他有如此释然的表情,哪怕是他读研究生期间。这份端然,也许是他这两年经历的凝结。
三木临走那天,说,有机会多跟俺联系,俺需要书籍。我说,我会的,你要什么资料我一定邮寄给你。
联系邮箱:yhong0405@163
qq183195734
第三篇一句“对不起”蕴含了多少价值
文/言雨
我有一位朋友,罗西。
他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海龟,回国后,在家乡创办了一家名为维克儿的科技公司。通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维克儿科技已经从一个业内小毛孩成了同行业里的佼佼者,可以说,如今的他算是功成名就身价不菲了。
人们常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然而,对于罗西这样一个无论外表、学历背景,还是财富都属于钻石级的商业才俊,丝毫没有一点点商人应有的奸诈之气,反而在业内以诚信仁义著称。那句孔老夫子的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被制作成精美的匾额高悬在他的总裁办公室里,同时这句话也成了他们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有一次,和罗西一起闲聊时,无意中谈到了中国商业上关于诚信的事。聊到诚信的重要性,罗西讲了一个让他兴奋不已同时也让我深思良久的真实故事。
那是去年在香港的一次国际会展上,他认识了香港宏宇集团公司的总裁孙大中,孙总的业务主要在东南亚一带,且在该地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东南亚正是他打算下一步强力主攻的市场。根据公司战略部署要求,维克儿科技必须要找一家能够在短时间内把产品推向东南亚市场的客户,宏宇集团首当其冲成了罗西重点考察对象。
起初的谈判,孙总依仗其宏宇集团在东南亚的势力,对一心想进入该市场的维克儿提出了许多苛刻的要求,结果,双方谈判无果而终。最后,双方只好约定在下个月的四号双方再进行第二轮的谈判。这正是“店大欺客”,罗西明白,在生意场上,再大的“强龙”企业如果遇上当地实力强大的“地头蛇”客户,往往只能被动受屈。
宏宇集团在东南亚一带有着广泛的客户群体,市场基础非常牢靠,而在那次香港国际会展上,除了它,罗西并没有发现几个能让他满意的意向性客户。这样,如果能拿下宏宇集团,对于维克儿科技公司占领东南亚市场成功率非常大,如果拿不下,宏宇集团不仅不是伙伴,而且会成为强大的竞争对手。这点罗西心里很清楚。同样,在商海里搏击了三十多年的孙总,对双方的局势看得更加透彻,如果维克儿科技不依靠宏宇,他是很难进入东南亚市场的。这一点,孙总心里更加清楚。
在商业竞争中,有时候并不是完全依靠实力取胜,而是取决于能否把握好市场竞争中的“势”。“势”就是利益的权衡,地位的权衡,宏宇就是依靠其独特的“势”能够牢牢把握住其在谈判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可是,商业社会也是瞬息万变的,许许多多的商业神话也在一贯的竞争法则中创造出一个个商业奇迹。对于罗西来说,奇迹就在他接下来的过程中戏剧性的发生了,他最终拿下了宏宇集团。不仅如此,他们还签订了一份五百万元的销售合同。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宏宇集团为维克儿科技公司销售了价值五百五十多万的产品。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孙总如此轻易的答应了这门“亲事”呢?
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戏剧性的小插曲呢。
就在快临近第二轮谈判两周的时候,罗西忽然遇到了一件紧急事情,维克儿科技公司在欧洲的办事处发生了突发事件,办事处负责人携款潜逃。这件意外而来的事情直接影响了双方约好的谈判计划,罗西必须亲赴英国处理事情。
在离约好的谈判日子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孙总接到了罗西从英国打来的电话:“尊敬的孙老(因为他比罗西将近大上二十几岁呢,罗西一直这么称呼),您好,由于工作议程的突变,第二轮谈判需要延期,对此,我谨以个人的名义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对不起,对不起!”就这样,双方又重新约定好了谈判日期。
一个星期弹指一挥间。
第二轮谈判的前夜,杭州望湖宾馆,久经商场的孙总开玩笑:“罗先生,你的那个电话让我节省了一千美金啊,谢谢,谢谢你。”
“此话怎讲?”罗西很纳闷。
“由于你准时告知我们议事日程发生变化,使得我们能够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假如没有你得那个电话,那么不但谈判无法进行而且还会影响到孙总近十天的工作安排,那样,对于我们孙总来说,不是无异于要损失一千美金吗?你也完全可以头一天告诉我们的。”坐在边上的孙总助手如是解释。他是一个“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人。
后来孙总跟朋友罗西讲起了一件事。前不久,孙总和他的一个下游的广东的重点客户约好见面日子,洽谈有关业务方面的事情。该广东客户实力比较强大,在宏宇集团的业务上占有很大比重,所以,他对这次见面非常看重,包括他在内的全体公司员工都作了精心准备,还特别推辞了几个定好的议事日程。可是,到了约定那天,这个客户不但没有按时赴约,且毫无音讯,后来,一打听,原来这个大客户早已经出国去了,整个安排的计划也随即泡汤。更让孙总苦恼不已的是,由于这位大客户的轻易失约,完全打乱了他一个多星期的工作计划,同时也影响了他的整个团队的工作。
我完全可以想像得到他的损失是多么巨大,毕竟孙总是个日进斗金的富翁
有人说,做生意得先做人,如果对方认可你这个人,一切就好谈了。对于孙总来说,他就是认同了罗西,正如他所说“罗先生,民无信不立,你是一个很讲诚信的人,我相信你。”
接下来的商业谈判在双方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展开,又在举家欢笑中结束。对于朋友罗西来说,他不仅赢得了一笔年销售五百万的合同,而且还交上了一个成为他忘年交的好朋友,真可谓双喜临门。
后来,罗西风趣地跟我说,这个全面丰收的战果归功于他的那句跨洋“对不起”。真是一句“对不起”变成了一块敲门砖,敲开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其实,这不过是他的一个习惯性电话而已。我戏称,一句“对不起”赚取了五百万,罗西笑了。
听完罗西的故事,我不禁感慨万分。诚信只是大口号,只是条条框框的合同文本么?
不!不是的。它是一种习惯,就像我们早上起来刷牙一样,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我想,假如,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我们习惯于从细微的事情上信守约定,遵守诺言,那么我们一定会过得更加开心,活得更加坦荡,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就如罗西一样,说不定哪天好运气也可能降临到我们的头上。
(https://www.tbxsvv.cc/html/34/34708/943956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