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毒麦 > 第120章 偷鸡蚀米

?    卢支书没接触过机构的工作人员,政府部门也不愿意上山做项目,那里简直太难走了,上去了,就不想下山;下山后,就不再想上山,难怪有些村民根本不想赶场上街,来去一次实在太艰难了。花费路费不说,人坐车也难受,不是有特别的需要,一般人不愿意下山。

    从村级公路上走,要绕很大的弯子,当初修路,就是乡长带人修的,争取到了一点资金,专门将公路绕道修建,一直修到乡长老家的门口,无形中增加了不少路程。另外,修到他家里之后,开始往红田村修路。从他家到红田村,更难走,弯道相当多,又危险,走那样的路,心都在嗓子眼儿上吊着,随时都有可能出事。没有好的驾驶技术,一般人不敢从那小路上来,还不如走路稳当。

    卢支书说:“你们这套作法倒新鲜,不过,我愿意尝试和你们配合,按你们的操作方式来做,选出管委会,交给管委会来实施全村的水利项目。”

    “等将水源确定下来之后,再制作新的实施方案,需要切实可行的,不是花瓶好看的。”尹懋说。

    “是啊,当时村里要报项目,时间紧迫,就请盛昌站长上山来实地踏勘,连夜制作出方案,报到县民委,赶在了利川民委前面,结果据说利川民委你们没去,原因在于他们那里是平原,对水的渴望没有我们这里强烈。结果才落户宣恩,具体来说,落户在红田村,这个要感谢盛昌的勤快和专业了。”卢支书说。

    没错,dashing基金会做项目离不开省民委的支持,民委代表省一级政府,和基金会刘小姐接触,才将项目进展得有声有色。因此,为了照顾各方的利益,刘小姐还是比较听从省民委的话的,从立项到实施,她都要考虑考虑省里的态度才做决定。开始还不习惯,后来就逐渐明朗,完全颠覆了德志学习操作项目的原则,到村之后,才逐渐试着用所学的方法来推动社会工作。

    刘小姐本来听齐老师的安排,齐老师准备听省民委的安排,结果因着省民委主任的家乡的人不争气,不拿出实施方案,明显不配合,刘小姐清楚强扭的瓜不甜,既然人家不要,干嘛要涎着脸要硬塞给人家呢?

    对于礼物,伸手愿意接住的,施惠者才乐意捐输,不想要的或者勉勉强强的,干脆不给,免得后期非常不好操作。这一点,德志认为刘小姐把握得不错。好歹她还要在dashing基金会混的,犯了低级错误是不能饶恕的,那些不愿接受礼物的人,宁愿放弃,也不要冒险。

    齐老师没想到热脸贴上了冷,见刘小姐不答应,也只好算了。省民委的领导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有抽空去教训教训当地领导一顿了。其实,他们有的是资源,对刘小姐这点援助,根本看不上,还惹一身麻烦,何必自讨苦吃?又是吓死人的项目,国际机构的善款,谁敢动用。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谁敢得罪。别搞到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与其后面的烂摊子不好收拾,不如一开始就不伸手要援助。说来说去,还是利川民委的领导聪明。即便省民委领导批评一顿,又有何妨?只当是一阵冷风吹过,没有关系。

    水从山洞里流出来,同时,也有冷气吹出,底下就是悬崖,长着密密麻麻的杂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这次的任务就是看水源,开会可能需要下一次再来才能确定具体召开时间。

    回到卢支书家,无事可做,看看电视,尹懋就像很多农户一样,喜欢收看一些剧或者抗日题材的节目,说俗点,就是爱看打仗的,明知道那些动作十分假,完全是声光组合,就是爱看个热闹。卢支书每天坐在家里,就有很多人来找,他们大多数是病人,或者家里有生病的猪,山上条件差,请医生给人看病,或者请兽医给牲畜看病,都很不方便,即便赚钱,那些乡村医生或者兽医也不愿意来。

    大多数人头疼脑热的,都愿意打吊针输液,这样会好得快一些,舒服一些,哪怕花多点钱,也愿意,只要自己舒服,能早点干农活儿就行!实际上吊的都是抗生素,那些抗生素让人往往缺少了抗病的能力。许多人往往为了达到目的是不择手段的。

    在卢支书家的后院,堆着一大堆玻璃空瓶,还有一些塑管针头,亮晶晶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是医疗废品,需要集中处理,但在这个地方,没有集中销毁的地方,只有埋掉。卢支书一直在忙,就没有时间来处理医用废品。

    这个小小的山村,就是将来德志要工作和生活一年的地方。很明显,尹懋已经不可能在这个村,原因很简单,上山下山都非常难,这次来访,是尹懋的第一次,也可能是尹懋的最后一次,无论怎么说,尹懋都不可能经常光顾这里。

    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往往是德志工作的地方,好一点的,往往不属于他。比如毛坡村、恩施市的马坡村,牛场村,这些地方都已经名花有主,但都不属于德志。德志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更不会背后议论人,打小报告,只有老老实实地做事,将就着好好地混到大学本科毕业,虽然这个学历,不被领导所承认,也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更不会将来有了文凭会给德志涨工资或者更好的待遇。

    德志就是看电视的时候,也会拿着单词本进行记忆,哪怕都记不住,也可以混个眼睛熟悉,经常见面的人,就比较熟悉了,下次再看到,即便想不出,也能连蒙带猜,弄个**不离十。德志实在没办法,人过四十不学艺,趁才三十出头,还可以有几年奋斗。

    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付出过,就不会后悔。

    尹懋决定从小路回宣恩。德志也想走一走小路。

    从乡村公路走,非常难走,山洪将路面冲得坑坑洼洼,巨石裸露出来,非常吓人,车技不好的,有可能会摔跤。底盘稍微低一点的轿车不可能上得山来,能上来的,是那些类似于拖拉机的农用车,看起来挺丑,但是走起来有力,特别是爬坡能力,更是值得欣赏。这样的拖拉机,只有在武陵山区才容易看到,湖南生产,别处绝迹。

    在村支书停留了两天,卢支书家的狗反而和尹懋、德志熟悉起来,在下山时,那狗竟然送德志走下山,走了很远,很远,那狗都舍不得离开,无论德志怎么去赶,那狗始终不肯走,到最后,见到了以前的小乡镇的时候,那狗终于被赶走,向山上跑去,最后消失在德志的视线中。

    德志小时候家里也养了一条狗,非常通人性,很爱跟德志玩,走到哪里都跟着,没人敢惹德志。那狗是德志的保镖。后来,德志要到城里上学了,那狗跟着德志跑了很远很远,最后才被德志父亲给赶了回去。后来德志放暑假回老家,那狗老远都跑过来接德志。

    第二年暑假回去,德志发现那狗不见了,问奶奶,奶奶说:“已经死了。天天到村口看着远方的路,想你了,快回来。”

    德志当时就哭了,心痛得很。真是一条好狗。

    其实,那狗是一条很普通的土狗,不是狼狗,也不是哈巴狗,不名贵,但心最诚,对德志最忠实。

    基金会的几乎所有的同事都被狗咬过,因大多数同事都在村里工作,和村民打交道,难免会碰上狗。德志暗自庆幸,是不是狗也辨忠奸善恶呢?狗专门咬坏人,不咬好人?其实,这个是不一定的,但这也不是纯粹的巧合,仿佛这是必然要发生的。

    小乡镇上本来人口不多,每天的车来往很少,都是定时,不巧的是,德志和尹懋下山时,那车已经开走,想等下一班次,要到下午了,有人建议,不如上山,到主公路上,那里从潭水镇开来的车每半小时一辆,非常频繁,到宣恩应该没问题。

    他俩决定爬山,非常累,中间休息了几次,仿佛总也没有头,但信念支撑,还是要回到县城,要么,就在半山坡休息一晚了。要么到县城,要么半路露营,比较来比较去,决定还是回县城。

    爬山很累,有些路段几乎是六十度的斜坡,非常难走。但这条小路已经被人开辟出来,路上也有人从身边过去,看样子,德志还是锻炼得太少了,对这座山的征服还需要时间。好在德志年轻,爬山太累,休息两晚上,基本都能恢复过来,体力又增强,走路时除了腿肚子还有些酸麻外,基本上都能正常行走了。

    听到汽车的声音了,回头看看,那些被征服的山路,都踩在了脚下,看到刚才逗留的小乡镇,那里已经成为一个盆景,非常美丽。

    一条小河绕着小乡镇,白色的绸缎飘舞着,在青山之间蜿蜒,白色的房子,袅袅升起的炊烟,山谷中轻纱一般的云雾,还有太阳映射出的七彩光芒,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到公路后,德志脚踩在公路上,摩擦着粗糙的石子沥青路,顺着山坡而建的路,看起来比较陡,但是经过徒步爬山的人,就觉得走在公路上,就觉得是一种幸福。

    人生就像走路,走过坎坷路,突然行走在平坦路时,哪怕平坦路仍有坡度,仍感到幸福。只有经历痛苦时刻,才会珍惜欢乐时光。

(https://www.tbxsvv.cc/html/29/29686/854555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