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葛头先指着头顶对王小四道:
“神庭、上星、百会、强间、风府、眉冲、承光、通天、天柱、目窗、风池、天冲等穴道,都站在人的最高处,这些穴位你要记清楚。尤其是风府风池两穴,对修炼风行谱可说是成败攸关,你要尤其注意。
“从头往下,经过天突、气舍、云门、气户、璇玑、中府直达阴交、气海、石门、关元的丹田,这是从上往下的运行路线,也是内气上行之路径。
他又指着手掌处道:
“左人迎右气口,这两处是关窍。另外,关冲、中冲处于尖部,往往最先接触到风。左右手腕部的阳池阳谷阳溪、神门灵道内关,是将风变力的使劲处……
“下面脚底处,窍阴、至阴、行间、金门是内气应当多加灌注的地方,昆仑、太冲、冲阳属于联接的钮儿,真正用力是在悬钟、光明、飞扬三穴窍。”
老葛头讲的认真,王小四听的仔细。
王小四可不会错过如此良机,对照图表,不停地追问,将师傅肚子里有关穴窍的知识翻了个底儿掉。虽然三百六十余穴位不可能一下全部明白,但相比此前他对穴位穴道的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却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对奇经八脉的位置、作用及其走动,他问的特别详细。这是因为奇经八脉虽也是经络组成部分之一,但因其“别道奇行”,不受十二经拘制,无藏府配偶关系,才被称为奇经。冲、任、督、带、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八脉的循行,参互于十二经脉之间,对人体气血、营卫的沟通、涵蓄和运行,起着调节和联系的作用。
只要打通奇经八脉,“真气”便可径直行走,便捷快速,运动周身畅行无阻,对内气跑动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如果奇经八脉不通,内气就得绕行,从其他穴道穿越,十分不便。王小四在家时便听人大略解说过,若想打通奇经八脉,得有奇遇,或者仙果神药之类协助,否则想也甭想,练一辈子内气,也只能让它跑远路,才能到达你需要的穴窍。他将信将疑,但不管咋样,先问清楚,做到心底有数有备无患。
依靠超强的记忆力,经过这次普及,王小四对运用“真气”流经穴道通彻了不少,更对穴位使用“真气”加深了认识,有一种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大彻大悟内心清明的感觉。他这里意犹未尽,老葛头也是谈兴正浓:
“咱得感谢风神爷爷,造出如此好的东西。要我说,世上若无风,就不会有这繁华摸样,不会有这花花草草树树木木、高山大河电闪雷鸣、城郭人家俊俏女人。没有风,便没有世上的一切。这些年我跑遍天东大陆,收集了许多赞美风神爷的词语……”
说道这里,老葛头忍不住摇头晃脑。
“你像啥风华正茂啊,风光无限、风韵犹存、风趣幽默、风姿绰绰、风骨峻峭……许多许多,尽是好听的词语。而像风驰电掣、雷厉风行、风卷残云、风吹草动之类,则是说风的快。你说,风有孬的东西吗?
王小四想想,也的确如此,真要敛划,能找出几大箩筐,像啥风和日丽、风平浪静、风风火火、风起云涌、风调雨顺、风雨同舟、两袖清风、满面春风之类,多了去了,这风果然是好东西!
“那是说笑话。还是回来说正经的。
“你只要能过感风关,就可开始悟风入体。首先须用内气打开背部风门穴,注意带门的穴窍,如头部的哑门、耳门,前胸的云门、期门、梁门、关门、章门、冲门,背部的命门、魂门、盲门,四肢的郗门、神门、箕门、殷门、金门等等,有门便可进入;二要留心带窗、府、堂、户、房、仓、舍、关、池还有道之类的穴窍,像天窗目窗,俞府中府,印堂玉堂,脑户气户,库房府舍,上关下关,天池神道,这些穴道即可吸风入体,又可储存,让风神爷休憩汇集,与内气融合,使身体被风洗涤淬炼,将对往后的修炼奠定基础。吸收的快,储存的丰厚,修炼的速度自然便能提升上去,既节省了时间,又能把基础扎牢。
“追风脚步讲的是步伐。轻功最重要的便是步伐灵活、轻盈婉转、进退有方、快慢有序、上奔下窜,左踮右钻,都须要有讲究。同样走路,经过“追风脚步”训练,按照一定的窍门,即使不用内气,相同的距离也要比常人快上许多,还节省气力。
“练习步伐,开始就像走梅花桩,得按规矩来……”
说着,老葛头起身,沿着火坑边缘走动,开始感觉就像一般人走路,没有啥子特别地方。但不过一霎工夫,人便几乎如陀螺般旋转,早已瞧不清老葛头的身形,只间一团黑影,隐在风雾之中,如梦如幻,似真似假。让人瞧在眼里,只觉不可思议难以想象,人也能修炼到如此境界?
王小四眼露精芒,不禁心驰神往。如果早练习过这种步子,前几日也不会那般狼狈!老葛头慢慢稳住步伐,口不喘气不乱,年近半百的身板仿佛没有丝毫影响,仍然心平气和稳稳当当。
王小四大开眼界,原来脚步还有偌多讲究,果真化平凡为神奇!是人便要走路,两条腿生来便会跑动,却不想其中还藏着这般大的秘密。将脚步整理,调整幅度,规划快慢,经过训练,竟然演化到这般地步,且不费多少力气,出神入化变幻莫测,真真令人佩服!五体投地心服口服!
“当你从陌生到熟悉、到熟练、再到自然后,便无须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发于形而合于形,再跳出形,待到突破窠臼,就不会再束于条框,步随心行,心随愿往,到那时你便可追赶风的速度。所以,步伐的训练是个苦差使,只有过了这一关,方能为以后的修行打好底子。
“使风为引,就是将感受的风引入体内后,经过与内气的融合,发散于相关穴位,结合灵巧的步伐,将风当作蒸干粮的老面,使之在自个儿的体内膨胀,身子便会轻盈,好似漂浮起来一般。这一层的关窍,内气在各个穴位是否使用得当,用量必须恰当合适,多了少了都不行。这就考验你对内气的掌握程度,越熟练越容易。——到了那时候,基础打牢了,能够初步使用风了,也就闯过了初期关口关。这其中,感风需要天赋,悟风需要内气,追风则需要刻苦,前三层突破了,使风自然水到渠成。
“四儿,师傅背书的功夫赶不上你,但练功却也不赖,和各位先祖相比也差不道哪儿去,甚至还略有超越。你人聪明,但师傅希望你用到正经地方,争取练功也能超过师傅,传乘衣钵,光大门楣。——我老了,活不了几年,你若能尽快学会这套功夫,我也能闭上眼睛,真若到了地下,也可告慰列祖列宗。”
王小四本来坐在地上,听了此话,马上跪到地下,对师傅叩头道:
“师傅,徒儿一定好好练功,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老葛头十分欣慰,也对王小四的恭敬感到满意。
“好!——趁师傅还有精力,教出一个好徒弟来!”
王小四内心却是不安,师傅三番五次话语不祥,是不是他身子有病,还是感觉到了啥子异常?
(https://www.tbxsvv.cc/html/28/28741/842319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