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朋友
一九五二年八月,我从重庆山洞林园二野军大文工团转业下地方,直接调重庆小龙坎黄桷湾西南地质局人事处工作。(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我在文工团是在研究室从事戏剧创作,下地方后仍业余坚持写作。
五三年四月,西南文联“西南文艺”编辑部召开文艺通讯员代表会议,我应邀参加。现在讲起来,五十年前的事了,有很多已失去记忆,模模糊糊的。记得当时开会规模很大,到会的有川、康、滇、黔四个省的作家、诗人和通讯员代表约一百多人参加会议。重庆市委宣传部长著名的“左联”作家任白戈、西南文联负责人邵子南;“西南文艺”主编殷白。四川作家有:沙汀。西康作家:柯岗、曾克。贵州作家:蹇先艾、石果。云南作家:李乔等。通讯员代表四个省都有,人数不等。我记得起名字的有:成都铁路文工团团长魏荣,诗人雁翼。重庆市市区有:川东医院刘毅。重庆市三区有:魏仲云和我、还有个是小龙坎六0一纱厂的女工,叫郭廷萱,患小儿麻痹一只脚是跛的,文联很重视她,所以我有印象。重庆市三区,当时,魏仲云在重庆市三区区政府办公室担任秘书。魏仲云和我、青年作者陈正元、康坚发起成立了第三区文艺小组,成员有青年作者十多人,当时得到大会肯定,并建议各区分片区成立文艺小组,便于开展活动。
通讯员代表创作会议期间,重庆市委宣传部长任白戈作了报告,大会发言,各地区按小说、戏剧、诗歌分组进行讨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我记得会议期间,大会组织去九龙坡参观钢铁厂。工厂禁止拍照,进大门时门卫将雁翼身上背的照相机收去寄存,参观完出来时还他。我们走进炼钢车间,正巧遇上出钢,炼钢工人们从头到脚都穿上白色的耐火的工作衣,他们手里握着长铁钩在高温下操作,打开红火的炉门,钢花四溅,顷刻间,一条火红的巨大钢龙冲出炉口,向外奔腾。现在回想起来,那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景象,历历在目。会议结束,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从事业余写作。
我和魏仲云都爱,志趣相投,每个星期至少都要通一次电话。星期六下午下班之后,我便去他们单位约老魏在街上找一小酒馆,买两杯广柑酒,两小盘卤菜,边喝酒边聊天,除了商量如何开展文艺小组的事,山南海北什么都吹。几乎每个周末都是这样过的。
五五年,“三、五反”刚结束,批判“武训传”,反胡风运动开始。全国文艺界受到冲击,三区文艺小组成员被打成胡风分子,各自在本单位隔离审查。魏仲云当时是小组长,不仅隔离审查,还抄了家。我被隔离审查,软禁在机关里两个月,隔离审查期间不准走出机关大门,遭受多次严厉批斗。就这样一场政治风暴把我们分开了。
五六年十月,大行政区撤销。**西南局和西南行政委员会撤销,领导干部部份调中央,部份留省。大部份干部分别调西南各省充实地方。就在此时,西南地质局撤销,成立各省地质局,我被调至贵州省地质局,离开重庆。
五十年后
二00七年九月下旬,我女儿因公出差驱车去重庆,我和老伴带上小孙子乘女儿的车去至重庆。一来想去看看我阔别五十年的重庆什么样,二来想借此机会去他单位找下我当年的老朋友魏仲云夫妇。我到了重庆,下车一看,令我大吃一惊,四周高楼大厦遮天蔽日,解放碑在哪?女儿带我们去酒店安顿好住处。晚饭后,带我们去到市中心解放碑,广场四周全是几十层的高楼,庞大的霓虹灯广告,四面高建筑上边大屏幕里广告不停地闪现,灯火通明,把整个山城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昔日的那座耸立在市中心的解放碑,而今一落数丈,躲在低洼处。我离开重庆五十年,变化太大了。现在让我一人上街,我连路都找不到了。虽然街名没变,街道变了。
次日,女儿开车送我和老伴和小孙孙去到找到三区老干局,打听到老魏家住址。当我找到老魏的住处时,传达室值班人讲,老魏两夫妇去成都了。未见老人心不甘,我向值班人说了许多好话,终于人托人,打听到了老魏夫妇在成都的住址。
第三天,女儿开车送我和老伴和小孙孙行程数百里,驱车赶到成都,在龙泉驿阳光新区,终于和老魏夫妇见面了。昔日我俩风华正茂,如今我和他们都是白发苍苍了,我年过八旬,老魏夫妇也年过古稀。我和他们见面,心里万分高兴、无法用言语形容。彼此激动得老泪盈眶,大家坐在凉亭下,手捧一杯清茶,敞开胸怀,叙谈分别五十年的情况。我在和老魏交谈中,方知一九五二年六月,老魏家乡群众不了解他曾经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人员,一封来信检举,被当作阶级异己分子开除党籍。老魏一九五七年七月的大鸣大放期间,魏仲云因是我们三区文艺小组组长,在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中,涉嫌被关押半年,审查结论清白无辜,要求组织既然没有问题,就应宣布自己不是“胡风分子”,居然被认为是**。在运动进入“反右”时,将他宣布为该区第一个大右派在全区批斗。一直斗争到一九五八年二月,最终定为“极右”。被押送到歌乐山农村监督劳动改造。一九七九年十二月,老魏经历了长达二十二年的磨难才获得“改正”。一九八一年开始,他又重新拿起搁置十九年的那支笔,开始写作了。到目前为止,他已出版了《重庆名胜风情录》、《巴渝龙门阵》、《魔窟传奇》、《牢狱之魂》、《古镇传说》、《歌乐山》、《古今重庆风云人物》、《重庆旧闻轶事》等十七本著作。我看见老魏两夫妇身体健康,心里高兴了。
后来,我们又一次见面时,老魏告诉我,他十四岁在老区担任抗日儿童团长,十六岁奉命打入国民党还乡团卧底,十七岁在上海市北中学读书时加入地下党。原来这段历史因一时找不到证明人,组织上不予承认,现在组织上几经调查,终于对这段历史给予认定。我为老朋友高兴。属于自己的东西,永远都是属于自己。我由衷地祝福我的两位老朋友,魏仲云和罗文蒂俩夫妇晚年幸福、长寿。
(https://www.tbxsvv.cc/html/28/28668/841363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