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面和堤岸落差达五六丈的距离,桔槔和水车根本无能为力。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进行过无数的试验但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到最后发现反而不如这个老办法管用。”中年人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顿时沉默了。对古代的水车我虽有些研究但毕竟不精通一时也思考不出什么好办法。
到晚上时大家累得一个个浑身酸痛,很快便倒下睡了。
我的脑子却飞速运转难以入睡。我依稀记起了一个水车的模样,准确的说应该叫高架筒车,这是一架专门用来对付高落差河岸的提水工具。到唐朝时才出现并盛行不衰一千多年。即使是在我转世的新世纪里祖国西南的一些偏僻山区还在使用这种工具灌溉。我旅游的途中曾经仔细的端详过这个东西。并为老祖宗的杰出构造赞叹不已。
第二天天色没亮我就去那位三哥的寝室门口等着他。大哥二哥三哥几个管理人员是住在一起的。
当睡眼惺忪的三哥看到我时,马上骂咧咧的问道:“兔羔子在我门口干嘛哪?”
“我有一个不用人却能把水弄到田里的主意。”我开门见山的说道。
“呸!别给老子在这儿吹大气了。”三哥往地上狠狠地啐了一口骂道:“老子这么多人不知试了多少回都没有办法。你一个乳毛未干的青头小子有什么办法?”
"怎么了?”大哥从屋里走了出来。
“这小子说他有办法不用人力把水从河里提到田里去。我看这小子是还没睡醒说胡话那。看小说最快更新)”
“你真有办法?”大哥没有理会三哥转身冲我问道。
“是,大哥。你给我十个人半个月的时间我绝对能把这件事做好。”
“半月?”三哥嚷道:“我看你是想偷懒休息。”
“我今天当着大哥的面立下军令状,半个月之后我要把余下的麦田全部灌溉完毕。否则要打要杀悉听尊便。”我咬了咬牙说道。
“什么?”大哥满脸惊愕之色,“年轻人,你知道我们的麦田有多少顷吗?”
“麦田一共二十二顷。目前灌溉三顷。余下十九顷需要灌溉。”我白天早已经打听清楚了这里的基本情况、
“可我们一百多人每日灌溉田地也就在三十亩左右。半个月的时间也就四顷多地。你确定半个月把麦田能全部灌溉完毕?”
“嗯!”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看这小子是疯了,”三哥嚷道:“既然你牛皮吹得满天响那么今天你敢和我打个赌吗?”
“好,只要三哥愿意在下奉陪到底、”
“半个月之内如果你能把麦田灌溉完毕老子给你龟儿子可三个响头。如果弄不完你给老子可三个响头并终生负责打扫茅厕。”
一百多个大男人住在一起,茅坑的污秽程度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没人愿意干的活。现在是大家轮流值班打扫。
“好,我可以答应你。但这样是不是我太吃亏了?这样吧如果我赢了你就把你的位子让给我怎么样?”我有些挑衅的说道。
“你——”三哥明显被激怒了,冲着我举起了巴掌。
“老三”大哥一把拦住了他,“牛二说的没有错,你这样做明显是沾人家的便宜嘛!”
“好,老子答应和你赌。”三哥咬了咬牙说道。
“好吧,今天我做个证人。”
我从众人当中抽调了十名以前做过木匠活的人。当即召集他们商议建造筒车的事宜。
我在一处平整的地上给大家伙画出了筒车的图纸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谓的高架筒车乃是两个直径约四尺的木质轮子分别用两根长木置于河水中和堤岸之上。木轮外沿做成两边高中间低的模样,低凹部分表面做坑凹不平状。用竹索把两个轮子通过坑凹的槽面连接。索上每间隔五寸放置一尺左右的竹筒一根用来从河道中提水。
堤岸的那个木轮中间设置一根长出约五尺的木轴。木轴顶端装置一直立的齿轮状木牙轮。在其九十度位置设置一同样形状的木齿轮和它咬噬。这个牙轮中间用圆木做轴,圆轴的上下端置于特制的凹形石槽中加以固定。在圆木的下半部位设置一横杠。然后用牛拉动圆木进行圆周运动。这样在牛的作用下两个木齿轮咬合带动堤岸的木轮转动。堤岸的木轮通过竹索带动河水中的木轮转动,竹索上方绑定的几十只竹筒便把河水从下面提到了河岸上。
待众人明白后我便把大家伙进行了分工。此次计划做高架筒车三部。所需木轮六个技术含量最高由其中木工手艺最突出的六个人承担。余下四人两个人负责六个木质齿轮的制造。两个人负责固定所有齿轮圆木和方木的采伐制造工作。所有工作必须在七天内完成。具体的尺寸全部按我给十个人分别写在树皮上的数据制造。
因谷中所用简单家具以及修改房屋木料等物都是这些人自己弄得。所以采伐和打造木料的锯、刨等物还算齐全。
只有本次工程所需竹索竹筒等物谷中暂缺。我分配完任务后立即向大哥汇报情况。在他的帮助下很快找桃红嘱托她即刻出谷采购所用之物。可能是大哥的汇报起了作用,老女人很快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工程进行的还算顺利到第五天的时候各个部件已经基本完工,这时桃红也带领一班人和所需的竹索等物赶了回来。
第六天我们就进行了筒车的安装工作。
堤岸的固定工作还算顺利,我采取用猛火烤炙山石然后用冰冷的河水泼灌后用铁钎凿洞的方法节省了很大的功夫,大家伙很快在坚硬的石岸上凿出了六个大坑,把六根木桩分别下到了坑中。
河水中那个木轮的固定却麻烦多了。
即使是近岸的河水也有半人深,而河底同样是坚硬的山石。要想把圆木固定在水中有很大的难度。
转眼已经过去了八天,我找大哥商量借他二十个人,我必须把栽木桩的部位先用石块等物和整个河道分离。然后把圈出部位的河水淘尽。这样河底露出才能把圆木牢固的栽到河道中。
而这个活绝非十个人三两天就能完成的。这也是我当初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https://www.tbxsvv.cc/html/28/28591/939256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