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遇春紮马沉腰,说道:在下敬老尊贤,所以先从老人家来!
少年笑道:张真人,你怎麽说?
老人和蔼一笑说道:既然这位豪杰都这麽的敬老尊贤了,那麽臭牛鼻子也不便推辞了。
常遇春能在千军万马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将领,武功自然并非弱者,他紮马沉腰,一拳直捣黄龙打向老人肩膀,气势非凡!
这一拳打出,老人右手一拨,身子一侧,便带得他往前奔了几步,险些跌倒。
老人笑道:马步练的挺紮实的!
常遇春握拳一挺,说道:我看你是老人家,才出两成力罢了,可别用那一代宗师的语气向我训话!
老人笑道:不妨使十成力试试。
常遇春方才一击确实只出两成力,有意相让反被瞧不起,心中大为不快,打定主意要放倒老人,这一拳竟使足了八成力,声威赫赫。老人看准他的攻势,右掌轻轻一引他的拳头,他身子即刻失衡,为免重道覆辙,他赶紧收势,但拳头好似已被老人手掌沾住,全然无法控制,竟然被自己力量牵去,硬生生跌了一跤!
常遇春身子一翻,从地上跳了起来,大声喝道:老子就使出全力,看看你还有没有办法化解老子攻势!
经过数番交手,只见常遇春经过老人身边便飞了去,好似一把利箭射在一座巨大铁山之上,不断弹开。
该变通啦!老人不住提点。
常遇春落在地上,气喘吁吁,灰头土脸,翻过身子骂道:你这哪是武功?你这是妖法!
老人哈哈笑道:我年过百岁,也常有人说我是武当老妖,说来真是妖法也说不定。不想跟老妖斗,那麽跟仙人斗去吧!
常遇春脚掌踏地,手撑着膝盖立起身子,累得无力回应老人。少年已问道:阁下无恙吧?
他这话是关心,但常遇春听来却是讽刺,提一口气说道:好!好的很!老子方才听你说话满是书气,全身都痒起来啦,正好抓你来止止痒!一眨眼一拳击出!
少年对上常遇春,可没老人那样和蔼,一招神锤指,与他拳对拳。这一招神锤指瞧来,与一般拳法无异,常遇春心中大喜,他自认天下间绝对没有任何人的拳头比他还硬了!
接着,他便嚐到了人生最大的挫败。
见到打斗停息,徐达与孙武施施然走上,徐达拱手说道:在下徐达,打扰两位清修,甚感过意不去,只是如今天下苍生受苦受难,只望两位出世,共求天下太平!
老人与少年早知徐达三人躲在林中,只是他们三人在林中亦无妨罢了。徐达亦知此点,索性脸皮厚着,将来意说清。
原来又是帮忙打天下来着?老人笑道:如今天下苍生受苦受难,主因便是这些军阀分裂的太多,臭牛鼻子只喜欢打架,不喜欢杀人,帮是绝对不帮的。
徐达说道:元人作恶多端,真人若不……
老人打断他的话语,说道:元人现在也分裂了,察罕帖木儿与伯罗帖木儿这两派忙着自打自的哩,汉室只要团结,要胜过元人是易如反掌。说到底,汉人也罢元人也罢,只要不违正道的,便是好人,伤天害理的,便是坏人了,正邪之分,远比元汉之分更为重要。
徐达不由得问道:何谓正道?
老人应道:修身利人便是正道。咱们汉人可概分为儒、佛、道三教,但儒离正道不成儒、佛离正道不成佛、仙离正道不成仙,可见这正道两字之重要。
少年看了老人一眼,心中感触良多,想起自身际遇,心道:在我眼中,元人残忍嗜杀之程度,终究远远胜於汉人,究竟要如何不分元汉呢?
徐达说道:多谢真人指点,晚辈受教了。又向少年拱手问道:阁下亦不愿出世?
少年笑道: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那便有望了!徐达心中大为振奋,说道:吾主朱元璋再三请求先生出世,可否与他一谈?
少年说道:倘若他愿意亲自来这一趟,或许可谈他一谈。
徐达说道:是!敢问高姓大名?
少年说道姓名之後,徐达便带着灰心丧志的常遇春与孙武一同下山去了。
老人说道:这名徐达不简单,是上好的将相之才。
少年说道:确实。
茅庐之中的女子探出头来,说道:你们两个高人又在卖什麽关子?见人家谈吐有礼,便说人家是将相之才?那个常遇春打起架来好像不要命,又怎麽不是将相之才了?
老人说道:那人日後定也非凡。
女子问道:那个人有眼不识泰山,以後又怎麽非凡?
少年说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常遇春天资过人,只是生性冲动难成大器,今日若能通悟这天下刚柔莫若水的道理,必能补足其性格上的缺点,日後定是飞黄腾达。
老人闻言莞尔一笑,女子又问道:那麽那个徐达又如何不简单了?
少年说道:徐达早看出我们两人武艺非同凡响,却还故意让常遇春与我们一斗,自然而然不简单了。
女子侧着头,想了一会,笑着点点头。
◎◎
二哥呀,我也看的出那两人的武功世上罕有匹敌,但是你的性子总是太冲,不让你受点挫折,日後恐怕又会在惹上陈友谅这样的大麻烦的。徐达扶着满脸泪水的常遇春回到应天。
常遇春见着朱升,竟然鞠躬说道:朱先生,在下以往多有得罪,日後教训在下,犯不着客气了。
朱升不住胆战心惊,退了几步撞上殿内大柱。朱元璋坐在大殿椅上,一头雾水,只问:那麽,那人究竟是来或是不来?
徐达回应,那人要朱元璋亲自去见他。底下的谋士立即说道:这人好大的架子呀!倘若真的请他来,起不是连元帅都要让他当了?这人必定是没有什麽本事,不过是隐居在山林之中,自以为了不起的佣人罢了,元帅不用再花时间在这人身上!陈友谅已将打来,咱们看是要弃城,或是和他们死战吧!
朱元璋见着谋士之中有一个沉默不语,问道:善长先生,你怎麽看?
那谋士头戴伦巾,打办甚为文雅,名为李善长。他反而问道:这人是不是有许多人前去商请了?
徐达回应:好似如此。
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被他所婉拒?
也好似如此。
这岂非便是三顾茅庐?莫非这人暗喻自己乃是再世诸葛刘伯温?这人莫非是故事画下这题儿,瞧谁能看破?
再世诸葛刘伯温这个名字在这数年之间早已被神话,料事如神、神机妙算早已不足形容,坊间甚至谣传他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在谋士们心中,这人更如神仙,个名字说出来,众人好似听闻一种神奇符咒,没人再动一动。
只有徐达说道:这人说,他叫刘基!
谋士之中便有人说:既然这人不是刘伯温,那麽便不需要再去寻他啦!
朱元璋却缓缓站起身子,说道:这人名唤刘基?
徐达点头。
登基的基?
徐达又点了头。
朱元璋脸色大变,心想,难不成刘基就是……
(https://www.tbxsvv.cc/html/27/27734/826893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