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重返德军前线之撤退 > 第七十一章 南北夹击

?    就在第72摩托化步兵师主力匆忙赶往布什维卡森林时,弗朗茨抽调少部分兵力组织起一支突击大队交由波尔斯坦中校指挥,这支突击队由第18装甲团2营组成,搭乘在坦克上的是第197步兵师团属摩托车营的士兵,还有些少部分是侦察营的人。另外,跟随该突击队的还有临时组编的高射炮营,他们大多参加过早期的非洲战役,随时都可以拿起冲锋枪加入一线的战斗。他们的任务是攻占别尔哥罗德城市北面的铁路桥并牢牢地守住它,等待第18装甲军的到来。

    苏联高层人士在德军大举进攻之前并没能意识到这座铁路桥的重要性,那座桥实际上已被废弃多年,铁轨受到雨水反复的冲刷和潮湿空气的锈蚀,路基上的螺栓支离破碎,铁轨两侧的部分更是雕刻着斑斑驳驳的印痕,全然看不出它本身所能带来的军事价值,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危桥”。

    德军的两个坦克营以闪电之势率先抵达铁路桥的北端,两个小时以后得到休整补充的一支摩托化步兵连和高射炮营相继赶来修筑炮兵阵地和桥头堡,高射炮营在大桥的南北两面分别架设好威力惊人的88mm火炮,并配属相应数量的步兵把守。

    黄昏时分,波尔斯坦中校心急如焚的坐在铁路桥南端的临时指挥所内,电报员正按部就班的接受来自师部的作战指令,电报机突突地显示出一条条长长的电文,接收完毕,电报员摘下耳机,用力扯下电文纸递给身旁的传令兵,传令兵立刻将电报拿到中校的办公桌前。

    “上天保佑,他们总算发布了第289号指示。传令兵,快把这封电报交给那些小伙子们看看吧!这可是他们来到俄国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消息!上面叫我们务必在明天晚上九点之前占领通往别尔哥罗德市区北面的交通据点,配合正朝这里前进的第18装甲军的坦克部队发动钳形攻势,彻底消灭俄国人!快点,我的孩子,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波尔斯坦中校满脸堆笑的望着身旁的传令兵。

    “可是,中校先生,您还没有盖章,这封电报还不具备法律效力,请您先盖章,我会遵照你的指示完成这一项任务的。”传令兵语气柔和的说道,他的左臂衣袖上缝着大德意志师的特有标志。

    中校眨了眨眼睛,低下头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道:“哦,我想你说的很对,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知道,我的孩子,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以来我还没有接到过这种振奋人心的命令,这次俄国人要在别尔哥罗德付出血与火的代价,这里将成为俄国人的斯大林格勒!好了,你拿去吧!别叫他们等的太久!还有,你叫什么名字?”波尔斯坦中校在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大名,盖上纳粹鹰章后郑重其事的交到了传令兵的手里。

    “我叫施罗德,中校先生。”传令兵一瘸一拐的走出了指挥所阴暗潮湿的小屋。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整支摩托化营的士兵跟着高射炮营一同驶过了别尔哥罗德北面的铁路桥,向市别尔哥罗德市区方向挺近,他们的目标就是这座千疮百孔的城市。

    然而,几乎与此同时,苏军的几个精锐营便搭乘着“嘎斯”牌卡车,沿着公路朝德军据守的别尔哥罗德的铁路桥扑来,他们通过已破解的电文密码得到了敌方明确的情报,德军的摩托化营要与别尔哥罗德南面的第18装甲军汇合,一举消灭城内的俄**队。他们试图消灭德军的桥头堡阵地,攻占整座大桥,阻止德军对他们发动钳形攻势。

    德军派出的侦察排及时把敌军来袭的消息告诉了驻守在大桥北端的高射炮营,两个高射炮连随即进入了作战状态,多尔少尉指挥它的高射炮连在五百米外将苏军的卡车一一击毁,那些卡车迅速化作了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团,但面对人数众多的狙击手。突击队以及坦克,德军没能守住大桥,他们在中午的时候被迫撤出了铁路桥的南端,在一片混乱中逃往了别尔哥罗德方向。

    摩托化营的德国士兵没能得到守桥部队发出的紧急电文,他们甚至对于身后的铁路桥没有丝毫的顾虑,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德军的88高射炮营完全可以发挥独当一面的巨大作用,俄国佬不肯轻易损失掉他们精贵的装甲车辆。可事实上,没有一名德国士兵能清楚的了解到苏联人工业实力的雄厚,斯大林和他们的元帅们从来都不会担心兵员紧缺的问题。以苏联1938年的领土来看,苏联比德意志第三帝国大38倍,辽阔的领土上有一亿九千万的人口,约有一千六百万符合兵役年龄的人可被动员起来。在乌拉尔山后面已经建立起数目庞大部分齐全的兵工厂,政府动用强制手段要求妇女老人们一起加入兵工厂生产枪械炮弹,作战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每条战线,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充分地被运用起来,高强度的劳动使不少人失去了生命。

    当苏军第一辆T—34出现在视线中时,给急于冒进的德军摩托化营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但在他身旁大约200米处,还出现了一个更加庞大的怪兽——重达52吨的KV—2重型坦克。高射炮营的大炮匆忙投入到战斗,一辆T26轻型坦克被88火炮直接命中,燃起了大火,在反坦克作战中,一阵88毫米排炮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发射20发炮弹,一阵排炮一次就能对付几十辆坦克,德军曾经用它击退过50辆坦克,当然,这对于炮手的要求也很高。88毫米穿甲弹从炮口飞至目标仅需一秒左右的时间,任何坦克都没有机会做出有效的反应,更别说反击了。当德军在“巴巴罗萨”的节节胜利中初遇苏军的伏罗希洛夫系列和T-34型坦克时,88毫米高炮不孚众望的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

    通常德军都会在战斗打响时,在大炮的四周垒砌一圈沙袋,做好开火的准备,只要有时间,经验丰富、参与过非洲战役的炮兵们就会挖掘坑道,这样做是为了做好隐蔽工作,利于敌方的坦克不会察觉它的存在,便于像步枪一样通过光学测量镜来瞄准开火。

(https://www.tbxsvv.cc/html/27/27710/915675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