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很神圣一个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并不就代表了神圣。看小说最快更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的出现,初衷都是神圣而悠远,让人羡慕神往的,只是因为某些可避或不可避的因素而逐渐褪掉他们那光辉的外衣,譬如学校、教师,譬如医院、医生,又譬如祖国……
但是,不管他们里面拥有着怎样乱七八槽的东西,我们总是可以忽略掉,而将仅剩的光芒照亮在他们头顶上,只因为他们延续了我们的希望,生命的希望,未来的希望。若是有那么一天,这光骤然熄灭了,我们又该从何处去寻找火把来重新点亮它?
作为寄托了未来的希望之所,学校,每个在社会里打拼了几年十几年的人们总是充满了怀念,奢望着有一天能重返这个神圣的地方,所以很多小说里都不约而同的给予自己笔下角色或多或少的校园生活,他们在由此来完成那难以完成的梦,那梦了无数个轮回的日子。他们知道,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他们念着学校,一次又一次想背上书包,套上校服重新进入学校,与其说是想用年老的经验来弥补炫耀年轻时的遗憾,倒不如说是回味那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日子,祭奠曾经那般纯真的自己和同样纯白如羽的岁月,以及跑得一溜烟的生活,徒留逐渐蹒跚的步伐。
当车子缓缓驶进学校,窗子外三五成群学子们嬉笑打闹的气息毫无凝滞的穿透玻璃侵染车厢时,萧语眼里满是迷茫。
时隔不久,又再次回返。有多久呢?一年?两年?还是昨日,抑或上个世纪?沉思中的他带有淡淡的留恋和畏惧。
记忆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东西,萧语原以为学校里的往事已经随风而散,如同袅袅轻烟般,偶尔努力回想,除了几件少得可怜的事情,他忆不起任何与学校有关的琐事。但当重临这与社会截然不同的环境时,脑中的记忆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他,就像核对了某种密码,藏在密码箱中的东西砰然炸开,随手一拾,皆是往事。
也许从前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存在了脑中,只是在存盘时设置了不同的密码,有的难有的易,有的广泛有的偏僻。可能是一件物品,可能是某个人,也可能是某种环境,或者某一句话某一个单词,所有的东西都有可能是那把开门的钥匙,问题是你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找到它,或者,它找到你。
车厢内响起嘈杂的兴奋,其中有些人去年才离开的学校,此时他们同样开心。等车子停住,一个个冲下去,呼吸着属于校园独有的清新,雀跃的笑容开满了整张脸。
萧语内心复杂的被吴佳佳拉下车子,踏在地上时,他还有股不可置信,忍不住走了两步,很好,脚踏实地的感觉,这让他的心情也突然好了几分,与上车时的心情大相径庭。环视着四周的青青玉翠,恍如重生。
可以说,学生时代的萧语是个悲剧人物。小学时被班主任用年龄太小的理由读了三次一年级,初中早熟的他憎恶着大人拿自家孩子成绩的攀比,为别人因为他的好成绩而嘱咐自己家小孩多与萧语走近而莫名的愤怒和悲哀,上高中时更是堵住了想给班主任送礼的萧父,当着萧父的面将那瓶五粮液灌进肚子里,只因为瞧不起班主任按送礼排座位的举止,当时他对萧父吼着:“宁肯喂猪,我也不要你送过去!”
哪怕当时他与班主任吵过几句而被勒令回家反省,哪怕他1米6个子两年只坐最后一排,一个家里有钱有势身高1米8的坐第二排,哪怕他到教育局告状得到一个你先回去念书的回复后久无下文。他不在乎这些,他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那就是在高考时用文综总分高过班上第三名3分的成绩告诉他的班主任,成绩坏,并不代表无可救药,不送礼,照样能考出好成绩,你其实就是个屁。
得意的他不顾家里的反对,执意不复读去读大专,他想,大专里该比以前要好多了吧。上了大专后,他发现大专确实很好,很自由,很肆意,对学校也没什么想法,哪知毕业时他脑袋又被狠狠的敲了一记板砖,他英语成绩不合格,只能拿结业证。当场他就愤怒了,叫嚣着,张明,你丫的给老子滚出来,老子要揍死你!
张明,唔,他们辅导员的名字,一个只在收钱时出现的人物名字,一个萧语上了两年学都不记得的名字,惹的萧父一个电话打到学校大骂,自家儿子读了快三年书,连辅导员名字都不知道?然后这个本该可以消失的名字也就从此刻在了萧语脑中,他想不通,不就自己没记住你名字么,有必要公报私仇这么整他,更过份的是,当萧语满学校找这个人时才听说这小子跑了,让萧语恨得牙痒痒。
萧语的学校有个非常牛的地方,那就是99%的就业率,事后萧语才知道这99%是怎么来的,很黑心的做法。就是学生毕业后,只要没找到工作的,统一拉到当地的美菱工厂,美其名是做储备干部。当初萧语就站在学校门口,看着一车车满载而归的大客车,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况,跟八国联军从中华拉“猪仔”的场景何其相似。一年后从同学口中得知结果后,萧语也直呼侥幸。
狗屁的储备干部,就是工人,欺负学生没见识。去了后才知道,每天12小时工作时间,12个人挤在一个12平方米打的房间里睡觉,直泼得这帮储备干部一头的血淋淋,纷纷离开去寻找自己的未来,有想闹真去闹的,学校一句话全部搞定:“想要毕业证不?”
所以萧语没拿到毕业证,他成了那唯一的1%失业率,虽然他还没毕业就找到了工作,一个悲戚人物如此华丽丽的催生了。萧语没拿到毕业证本不需要太生气,悲催惯了也就习惯了,没毕业证还活不下去了?他只是不满,有着非常强烈的怨气。
想他英语虽然AB级没过,那是他懒得去考。经常看美国大片的他对于一些口语还是非常熟知的,可就算这样他还是考了三次,一次考试,两次补考,郁闷的是,三次考试,三个坐在他旁边,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抄他卷子的人TmD的都过了,而且作文还没写,就他没过,作文却布满了一大片空白。这事他一回想就满肚子怨气,恨不得炸平了那极品学校。
这还不算,日后的事情还在一次又一次的挑逗着他的神经。某日他知道自己班上有个同学超牛逼,开学第一天就把学费砸在年级主任桌子上,震撼的告知:“我就是来混个文凭,你们别管我,我学费照交。”然后这孩子理所当然的拿到了毕业证,萧语依稀记得第一次补考,这孩子就坐他右手边,直接把他卷子抽去抄写,是那可恨的英语补考。
又某日,从朋友口中得知他英语也没过,不过和几个朋友请张明吃了两次饭就没事了,毕业证顺利到手。
一切的一切都让萧语沉沦了,听到学校两个字就是不屑冷哼,然后心中默念狗屎的学校。他就纳闷了,怎么什么倒霉事都让他给碰到了,不就有一遇见老师就犯怵的毛病么,有必要这么针对他,又没不尊敬他们,难道一定要谈笑风生,大鱼大肉的接待才算尊敬?
那不知道,当初第一学期的那女辅导员,有没有觉得咱们班长特尊敬她,可是都快尊敬到床上去了,遐想中……
如此坎坷的求学路,促成了萧语某些观点的偏激与激进,让他厌恶学校厌恶社会到开始厌世,这也是他为什么重生后努力的想去完善自己以达到独立红尘的原因。可以说,他内心是软弱的,一直在逃避,就像张雪跳楼后,他第一时间选择了逃离,而不是去面对。他对于这个对他张开了血盆大口的社会,充满了卑劣的自卑感。
高中时有位特成熟的的室友这么告诉萧父:“萧语就像个孩子,还没有长大,他还没有找到他自己的目标,所以有时行为幼稚。”
只是这位室友不清楚,不是萧语没找到目标,而是他的目标就是玩到30岁,为什么玩?那是因为他想卸掉这个社会无处不在的压力,他还没做好承受的心里准备。
有时萧语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扪心自问,难道直面社会才是成熟么?成熟的定义就是能扛起生活么?可是从外表到内在,他已经伤痕累累了,他需要时间来愈合这些本不该早早出现的伤口呵。
也许这也只是他逃避的一个借口。
人出生就像一块豆腐,四四方方,雪白鲜嫩。随着时间的侵蚀,有的风干成了酱干,外表陈迹斑驳,内在结实无比;有的却变成了豆腐渣,碎成一堆一堆的;还有的变成了臭豆腐,任尔油煎火烤焖炸,无动于衷的散发着属于自己那已经变了的味道;还有一些则被关在小小的坛子里,给自己披上了火辣的外衣,而萧语,就属于这种将自己装进瓮中,撒上一层装饰,用厚厚的盖子封闭住自己内心的坚持。
至于你们呢?还有,他们呢?
(章节名不代表本章内容,有感而发而已。今天同宿舍朋友病倒了,浑身发酸关节疼痛,头疼难忍,欲睡难睡的,他属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男,在宿舍窝了4个月,想想他此次病倒也是该有这一遭,所以一时感慨,提醒大家没事时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是好的,有益于身体健康。当然,运动也不能过激,因急着帮朋友买药将脚磕出血的我是深有体会。生活,安步当车足矣。)
(https://www.tbxsvv.cc/html/27/27597/823894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