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终,萧父在萧母的牵扯中咽下满腹的疑问,无谓的叹了口气,转身默默的走回自己的房间。而萧忘语刚刚为不会听到父亲近乎唐僧的“唠叨”教诲松了口气,但转眼望着萧父落寞而苍老背影,心中不自一紧,一股酸涩弥漫心田,非常的难受。不自觉的心中嘀咕:可恨的时间。
别看他平时在家火爆,易怒,大有一语不合红脸相对的架势,但是他却是个很孝顺的传统中国男孩,即使家庭中萧父性格细腻唠叨反复懦弱和那永远自以为是的正确答案在忘语耳边时刻环绕着,而萧母恰恰相反,脾气冲动,暴躁,承担了家庭中暴力角色的黑脸,对此忘语常常想,上天是不是将父母的性格颠倒了,所以造就了如今萧父似母萧母似父的情形,可是不管怎么样,不管萧忘语怎么烦躁畏惧萧父那可怕唠叨以至躲在外地一年只回一次家的结局。但近十几年的教导下,萧忘语内心还是一个很传统的男孩,他的思想行为和性格有近90%受了萧父的影响,对萧父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厌恶。
现在乍一碰到一反往常的萧父和日益佝偻的身躯,深埋心底的情绪一如火山爆发般充满了心房,眼眶瞬间通红的,几次张口却有不知道说些什么,最后才对这门口的萧父嘶哑了一句:“我没事,我还是萧忘语……”
也不知萧父萧母是否听到,他们只是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转身,最后又放弃了,儿子的变化冲击着他们的神经,让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现在的“儿子”。二人相依着走出房间,被楼道的黑暗轻易吞噬,留下缓慢的脚步声,逐渐消失在萧忘语耳中。
泪,早以脱离了巢穴,心,在努力嘲讽着自己的胆怯。不是说过,永远不流泪的么,不是说过今生要永远和弱小的泪水告别么,你这算什么。
算什么,只是情绪失控后泪腺分泌的液体而已,不是哭,流泪不是哭。
萧忘语不后悔此时身上的变化,后悔的是变化后父母的变化,让他措手不及,茫然失措。这算自私的代价么?/
八月十五,这个日子似乎预示着什么。30天,也代表了萧忘语呆在家的日子。他无法想像这三十天是怎么过来的,特别是十五天前那天晚上后,每一天,对于萧忘语都是心灵的煎熬。
“都是你,如果不是你天天说你儿子,他会一年都不回家。”
“怪我?哼,我这是为他好,哪像你,儿子说什么,你就立马答应,宠成他这个样子,现在女儿也是这样宠她。”
“我答应他们怎么了,像你一样,什么都管,儿子被你管跑,女儿被你管得天天和你吵架,这就是你管的结果,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我懒得和你说,没念过书的妇道人家,就知道迷信,三岁之前不得见舅舅,必须当女孩子养才能养得活?算命的话你都信!现在这样就是你迷信的后果。”
“我没念书怎么了,你和我说清楚,你念书多不也就是个小学毕业,比我多读几年书就厉害,牛皮了,再说当年你不也没反对,还说男女一样,你好好想清楚,念过书怎么了,就能说话不承认”
……
每天,萧父萧母在忘语面前很平静,全天3顿饭加起来才半个小时,但是每天晚上愈演愈烈的争吵却在不断升级,随着萧忘语容颜的日趋女性化演变着。让萧忘语的怒火也在逐步酝酿,隔壁是不是拔高又猛的降下去的语调让萧忘语想不注意都难。
只是样子变了而已。
萧忘语恼怒的同时,无力的为自己辩解着。他并不是那种人,也不可能是那种人。为什么父母都不相信自己呵,被淤积怒火掩盖的忘语全然忘了自从回来后,他与父母只有一次不成功的沟通。
没有互相信任的沟通必然导致了猜疑。
类似此类的争执经常持续到半夜,萧忘语也在被窝中不住的攥捏着手掌,他害怕自己控制不了当场暴走的冲动。
这天隔壁两位已然忘掉压低声音,萧父萧母激烈的争辩让萧忘语从床上蓦的坐起来,慢慢的下床,顺手抄起桌子上的水果刀,紧紧握住刀柄,用力的呼吸了几下,再也按捺不住满脸愤怒,冲进了父母的房间。
白天的时候,萧忘语为了度过漫长的时间,也为了忘却夜晚的折磨,用前所未有的专注看书。当然,不是平时那种之类的消遣小说,而是大量的知识类书籍,如自然与科学,世界文明,奇迹世界,世界地理全貌什么的书,连奇门遁甲,相学神算之类的也有所涉及,也幸好因为平时的兴趣,他电脑里像这种电子书占了不少空间,只不过平时稍微看过就放了下来,不像这次前所未有的认真。别奇怪萧忘语只读这些书,因为从小他就有一个很有野心的梦想——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地球的大小。所以他看的书都是与这些或多或少有些关联,因为他相信,地球拥有的秘密多得让人着迷,人类是不可能剖析了地球那么多的神秘。他总是认为,人类对于地球的认知,就像对自身的认知一样还处于蒙昧状态,妄自在地球称霸的人类终究会自食其果。就像恐龙一样,当你自认为强大到无知的去改变地球时,她会让你消失的得悄无声息,彻彻底底。
也许有人嗤之以鼻,一个月能看些什么,又能记得多少。这就有点小瞧萧忘语了,别看他才读了个三流大专,而且平时也迷迷糊糊不甚机灵,其实他是一个天才,一个自甘堕落的天才。曾经和他交往过几个月的女孩这样评价过他:“别看你平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可是你却是最精明的一个,从没吃过大亏,心里跟明镜似的。”这种评价可以概括四个字:大智若愚。
他是个很差的学生,高考分才419,低得发指。可是他从初一下学期就没有认真读过一本关于应试教育的课本,上过一天完整的课,理由是,他不想少年白头。很可笑无奈的理由,可这是真的,实实在在的理由,不是借口。由于这个理由,初中时,因少年用脑过度而生的白发现在也被一头黑黑柔顺的头发代替,而成绩也就由初一的700分左右滑到中考500多分,再到高考的400多分,,让少年聪颖惹人注目的好学生变成周边无一人敢放心让孩子与之相伴的小流氓,小说迷。再来一次,萧忘语可能不会这么轻易的选择了。
即使这样,小学校长的爷爷还是很疼爱这个大家庭里排名老二的孙子,因为他聪慧,有孝心,不过他还是很痛惜萧忘语没能考上清华北大之流的大学。一辈子与书为伴爷爷一直认为高等学府里才是学习的好地方。所以每次见到自己疼爱的孙子就念叨:“如果当初,你高中那会儿认真读书该多好,只要认真读半年书,不说什么清华北大呵,一流本科绝对没问题。”
是萧老爷糊涂了,才说出如此荒唐的话?
7岁前,萧忘语一直生活在四面环山的小村庄里,父母在很远很远的远方经商。小时候在爷爷家长大的萧忘语,萧老爷知道的最清楚。4岁哭闹着尾随大哥后面赖在学堂不走,硬是让老师没办法只好让其成为班上最小的旁听生,特地为他加了个小板凳,要知道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可没有幼儿园。五岁时就能写信给远方父母报平安,一写就两页纸的那种。六岁不到就翻着字典看完了萧老爷珍藏的《三国志》,六岁半捧着《诗经》读得津津有味,并将萧老爷自己编的《草祠文集》(诗集)通过一遍,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7岁语文功底远远超过当时的初中高中生,也是这一年,随在外经商的父亲走入城镇,见识到与山村绝对不同的环境。
当然,这只代表萧忘语小时候早熟而已,那再抛出一个重磅炸弹,高中时因痴迷小说和看不惯班主任势力的样子,没正经上过一天课,教科书发下来什么样,翌年可保持9成新,这还是上课要用来遮掩小说的成绩。记得每年学期尾声,他就把数学什么的拿出去卖给低年级学弟,2元一本销售一空,市场反映极其热烈。至于政史地这种文科书本更新太快,无奈只好带回家中束之高阁。就这样,三年里,他的成绩就没有超过280分过,英语数学加起来就没跳过100分的杆,政史地三门平均30分不到,到是语文功底太厚,就算字迹潦草,老师再怎么说他的作文偏激都有100+分。
就这么个槽糕情况,萧忘语都能在高考拿了个400+的分数。在领分数条时,萧忘语永远都忘不掉班主任望向他的眼神,混杂了数种神色的眼神和表情实在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也让萧忘语仁慈地放了他一马,没让他啃桌子。谁让高考前他在课堂上大声叫嚣:“萧忘语,你要是高考能上400分,老子就把桌子吃掉。”
对于这种宣言,萧忘语向来是左耳进,右耳出,权当没听见。但是就这句话,接下来满屋的笑声倒是狠狠的刺激了他一把。在平时很温厚的学习课代表竟也笑了,还事后对萧父说忘语高考能靠300分就不错了,看不看书都无所谓。直到这一刻,单纯的萧忘语心底就憋了一口气,在高考前放假修养的三天四夜里,将满是灰尘的政史地和语文教科书以及一些资料零零碎碎总共34本书拿来出来,在保持每天四小时睡眠的质量前提下以每天十本的速度全部看完,并且将个人分析的重点全部烙印在脑海中。要知道这可是个大工程,连看小说,萧忘语也才1天7本,一天十本教科书的背诵实在消耗了他不少脑细胞。
接下的三天高考时间,萧忘语那叫个悠哉,交卷永远第一个,检查都不检查,没办法,从小到大,他就没检查的习惯,考语文时更是睡了一个小时,要不是监考老师不忍心叫醒他,他都可能打破从小到大语文考试优秀和交卷先锋的记录。让认识他的人都摇头默叹:“这孩子没救了。”
不过事后萧忘语也很后悔,因为他很多题思路对了,但简单的计算却错了,就像地理有道题,计算什么忘了,好似最后推出是1078+287就是正确答案了,多么简单啊,到了这一步,可萧忘语还是没拿这道题的分,因为他的答案是1355,记得对答案时萧忘语气得想跳楼,到不是这3分多么重要,而是422终究比419好听多了。
幸灾乐祸的是,高考他文综197,而那个嘲笑他的课代表才190,让小人得志得他很是得瑟了一天。
“就算老师给你开再多的小灶,你Tm垃圾就是垃圾,别把你爸的钱换算成智商加到自己脑子里,白吃!”
不过爱好和平的他终究没有说出来,与人和平就是与己安全。
所以,一个月能读多少书,不是萧忘语的问题,问题是他想看多少书,又想懂多少。
(其实这四章主要是为了给大家介绍一下萧忘语的性格发展来由,后面就要展开剧情。)
(https://www.tbxsvv.cc/html/27/27597/823890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