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要去北京,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曹叔便乘车去了黄花机场。
我还是老样子:太阳晒屁股了才爬起来,懒洋洋地开门营业,开始新的无聊的一天,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曹叔走后的第四天。
这一天,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吃过午饭后,躺在太师椅上,无聊地看了会儿电视后便犯起困来,关掉电视后便打起了盹,感觉没睡多久,就被一个声音吵醒。
我心中不快,但又不能发作,做我们这行的都知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但这段时间实在太清闲了,难得在店里听到陌生的声音,想必是生意上门了。
我移动太师椅,朝门口望去,果然,正对着大门的柜台上站着两个人正和周老在交谈。其中一人的年纪大致和周老相当,不过他穿着很古怪,只见他:身穿一件灰色长衫,外披黑马褂,头戴西瓜帽,脸上挂着一副黄镜片的眼睛。一副“老夫子”的打扮,感觉像是旧社会学堂里的教书先生。
他身边站着的则是一个10左右岁,头戴一顶黄色太阳帽,身穿一件蓝色休闲服的小男孩。
看他们和周老交谈的表情像是多年未见面的老朋友。
周老见我醒了便吩咐我去沏茶,自个儿带着二人去了后面的会客厅。
我拿了一壶上等的“碧螺春”,这种茶平时只接待“贵人”。普通人我们用的是“茉莉”,我见周老对那二人如此客气,我也不敢怠慢,连忙走进去帮那老头沏好茶,当转身去帮那小孩倒茶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他的样子后,我吓了一跳。此人长着一对招风耳,鼻孔大的离奇,一双圆圆的眼睛贼溜贼溜的,让我吃惊的是:他下巴和嘴唇上竟然长着长长的胡子,这那是小孩,分明就是个成年人,而且是个“侏儒”。
我看的出神,以至于杯中的茶溢出来了都不知道,周老见我失态轻咳一声吩咐我去外面看店。
我“哦”了一声退了出来,来到柜台上,心中却在想:“这二人是谁,周老好像认识他俩,他怎么会认识这样的人?”。
我回头看了看,正好看到他们三人端着杯子在抿茶,由于柜台和会客厅仅隔着一张放古玩的木架子,所以他们的言行举止我能看到并且听到,出于好奇,我索性偷听起他们的对话来了.。(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
这时只听周老说道:“子冲兄莫怪,小孩子不懂事,还望见谅”。
“子冲?,这个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我回忆了一会儿心想:?”。
周老曾经和我说过,近代盗墓界中有两大奇人,一为:民国时期的姚顺,天津人,此人精通风水堪舆。寻龙点穴之术。对各路机关陷阱也是相当了解。盗过的墓不计其数,天津一带的墓几乎都被他盗完了,要命的是,这厮盗墓并不完全是为了冥器,而是以盗墓为乐。好在老天开眼,这家伙是个短命鬼,30刚过就“西游”去了,也多亏他死的早,要不然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墓遭到破坏。
另外一个奇人便是陈子冲了,其实他的风水堪舆术比之姚顺要差得多,他师兄莫振海比他都不只要强上多少。不过这家伙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本领,那就是他长着一双“猫眼”。也就是说,他跟夜里捕食的猫头鹰一样,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看清东西。听上去似乎很诡异,但他确实有这个本领。这要放在漆黑如墨的古墓里那不好似“如鱼得水”?水到渠成,也难怪他会选择这条路。
陈子冲年龄和周老差不多,周老刚才叫那老头为“子冲”,想来他就是那生有一对“猫眼”的奇人——陈子冲了。
只听那老头,也就是陈子冲说道:“怀仁兄那里话,你我都一把年纪的人了怎么还会和一个后生崽一般见识?,我徒儿长相异禀,任何人见了勉不了会多看几眼。
“徒儿”?
“哦!忘介绍了”陈子冲对坐在身边的“小男孩”说道:“莫儿,还不快拜见前辈”
“小男孩”闻言,起身下跪,给周老磕了三个响头。就在这时,只听见一道类似大水牛的声音传了过来:“晚辈莫邪拜见前辈。。。
听到这儿。联想到他那对大鼻孔,我实在忍不住“闷”笑了起来,但是怕惊到他们所以只好捂着嘴巴强忍住。还好那个自称莫邪的人此时也没再说话,否则我还真担心自己会笑出声来。
“好。。好。。好。。”周老把莫邪扶了起来打量了一番后,笑道:“果真是天生异禀,好福相啊!。
“好福相?”。我心里好笑,也不知道周老是在夸他呢!还是在笑他,反正听在我耳里感觉怪怪的。
陈子冲叹道:“怀仁兄抬举了,莫儿由于长相怪异,刚出生没多久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在土地庙里,辛得路过的师兄闻到啼哭声,这才发现了他。师兄膝下无子女,便收养他为义子,莫儿虽生的难看,不过却是个天纵奇才,非常人能比。经过我的一番教导,他现在我们这行也算是小有名气,同行们赐号——通天鼠。
“通天鼠”?我心下好奇:“一个盗墓的竟然叫“通天鼠”,应该叫“钻地鼠”才对吧。
不过周老在听到“通天鼠”这个名号后,显得颇为吃惊,说道:“难道是10年前,从陕西临潼周幽王墓里,把他佩剑“摸”出来那个“通天鼠”?。
“正是莫儿”。陈子冲笑着点了点头。
“哦!,好。。好。。好啊!”周老笑道:“莫儿真了不起啊!周幽王生性残忍多疑,杀害无数忠良,死后为了不被“报复”听说在自己墓里埋伏了无数机关陷阱,据说还有那“护陵尸卫”把守,古往今来不只有多少“同行”载在里面,莫儿能在如此危险境地把他的佩剑“摸”来,果真是了得啊!”。说着对莫邪竖了竖拇指。
后者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前辈过奖了,要不是有我的一个“赵”姓朋友帮忙,我二人恰好把盗洞打到了周幽王的“寝殿”里,从而勉去了一路的机关陷阱,否则根本盗不出佩剑来。
“好。。骄而不躁,夸而不浮,”,子冲兄你可是“拣”了个好徒弟啊!”。周老笑道,转而又叹口气,道:“哎!现在是年轻人的世界,长江后浪推前浪,看来我们这些老头子不行喽”。
“前辈过谦了”莫邪抱了抱拳道:“路是前辈们走出来的,我们后辈只是沿着你们的足迹前行而已,姜还是老的辣,酒还是陈的香,我们要向前辈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听的呵呵一笑:“没想到这个莫邪还蛮会拍马屁的嘛!。这些人也真是的都21世纪言行举止却还停留在旧社会,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拍古装戏呢!”
周老捋着白花花的胡子,赞许地看着莫邪,好一会儿才对陈子冲说道:“子冲兄,你此次前来不会仅仅是想和我这个老朋友来叙旧的吧!
“怀仁兄明鉴”陈子冲正了正脸色道:“叙旧不假,但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想让你帮帮忙,这件事关系重大,还望兄台务必相助”。
“哦?。。说来听听,帮得到的,我一定帮”
“我希望。。。”陈子冲看了一眼莫邪:“我希望兄台能帮我们带路,我想去一躺湘西——西湘王王陵”。
中国人自古就把丧葬和婚嫁,祭祀看的同等甚至更重要。正所谓“死者为大”一些地方往往把死人看的比活人还要重要,有些人尤其是老人,生前可能没怎么受到重视,但死后他的葬礼,后代一定会办的风风光光。至于为什么,各家有各家的想法。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民通常信奉“上行下效”的理念。他们认为,一个人生前不管过的怎么样,死后如果能“厚葬”,那死者就能在“另一个世界”赏受同样甚至更好的“生活”。因为只有“他们”过的好了,才能“阴福后人”所以,当一个人死后,他的陪葬品一定会有很多。这一点,在帝王贵胄身上,显得尤为明显,他们的墓里面,往往有着无数的金银财宝。
也正是受“上行下效”这一陋习的影响,一些不法分子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中国的文字里便出现了一个新的词——盗墓。
最初的盗墓仅仅只是为了生存,严格意义来讲它兴起于北方。黄河流域自古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附近的古城如: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咸阳,济南。。,等等,自古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同时也是贫福差距最大的地方,在这种地方,有钱的人富的流油,没钱的人往往饿的是“前胸贴后背”,这些饿的“前胸贴后背”的人为了生存,打不了活人的主意,便盯上了死人的东西,从而“盗墓贼”这三个子便第一次出现在人民的耳朵里。
盗墓毕竟是见不得人的事,而且被称做“盗墓贼”也不光彩,于是就出现了诸如:“摸金校蔚,发丘中郎将,搬山道人,卸岭力士”,这样对盗墓贼“文雅”的称呼,前两个从“校蔚”和“中郎将”便可知道是“官”盗,后两个则是“民”盗。
(https://www.tbxsvv.cc/html/27/27542/822358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