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先生给师子玄的感觉,一向是那般随兴而来,随性而去,在他面前,似乎永远没什么大事,看所有事,都是风轻云淡一般.
但将眼前这道人错认为是他自己,当真是让玄先生吃了一惊,显然他的判断错了.
这可不是小事.玄先生神通广大,有不可思议的能耐.当时在景室山上留字断言,能断一千八百年后之事.
那般久远之事都能断的清楚,为什么今天判断错了?
师子玄心中这般想着,上前拱手见过,说道:"玄先生,久见了,我是我,这位道友却是眼生,未曾见过."
玄先生脸上的愕然还未散去,皱眉道:"你说你是你,他不是你?你怎么知道?"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师子玄眉头皱了一下,摇摇头,说道:"我未有斩念之身."
"嗯?"玄先生怔了一下,像是第一次见到师子玄一样,打量了他半天,最后啧啧有声,说道:"有意思,有意思,师子玄,我真想见一见你的老师."
师子玄摇摇头,没有接话.
这时,他身旁的金发人低声问道:"我的朋友,眼前这充满威严的神灵,是你侍奉的神灵吗?"
师子玄摇头道:"约翰,我不侍奉任何神灵,而他也不是神灵,只是我的朋友."
约翰摇摇头,说道:"你不明白,我眼中所看,和你所观,并不相同,因为我侍奉的,就是一位大威严的神,我现在同样能在这位存在的身上感觉到."
师子玄还没回答,玄先生却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开口道:"不用低声说.我都听得到.没想到在大浮离世界,竟然也能看到异界之人."
约翰没有被叫破的尴尬,而是上前匍匐行大礼,恭敬道:"异世的,有大威严的神,我不敢亲近你的域.只在这里恭敬的朝圣."
玄先生没有避让,而是生受了,只是点点头,未发一言.
这就奇怪了,玄先生虽然性子在常人看来.有些孤傲,说话十分不客气,但事实上,到了他这个修为境界的人,是本不会出现常人所理解的种种诸如傲慢,冷酷,亲近,随和等等性情.
师子玄一直认为是玄先生是个爱教训人的人,换句话说.好为人者师.无论是谁,总喜欢教训两句.
青丘娘娘认为,玄先生是天人之师,授秘传道的上师.只应她所求,就传了她虚空玄藏之秘,让她感恩戴德.
其他有幸见过玄先生的人,对他的感官都会不同.但师子玄还从未见过玄先生这般的态度.
一念至此,师子玄不由觉得好笑,忍不住调笑.暗中以念做问道:"玄先生,你这幅样子,让我想起了庙宇里诡的像."
庙堂中诡的像有两种,一种是随和而笑,目光们平视的像,另一种,是殊胜庄严,低眉俯视的像.
师子玄说的当然是第二种.
玄先生回他道:"你没听说过,圣者之心,随境而转.而境转之与域同吗?"
玄先生说的是上面的原话,但表达的意思,却有很大的信息量.
信息量大到什么程度?
简单比喻一下,若这天下学识装起来,作为一微尘.
玄先生表述的意思,比那景室山所盛之微尘要多的多.
若以常人来看,这么大的信息量,简直不可接受,不可理解.但师子玄只是双目略一失神,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用文字很难表达清楚,只能大概的说.玄先生说的心,不是指自己的性情.而是指在不同时境对人对事的态度.
而后面说的一个域字,连师子玄如今都只能模模糊糊的明白.
那不是文字意义上的地域.而是一种处于意识界和无意识界交织的意义.本没有,又到处都是.不是时间空间所能表述.但玄先生在这里,就只能以空间来勉强形容.
总而言之,师子玄都没弄明白,但以约翰的话来说,那就是一句话:"天神所在的地方,就是神的域.凡人不可触及,连恭敬匍匐都要远离."
这句话是当时约翰来景室山时,在做祷告时候所说,但不全,补充一下,还有下面的话:
你到神的域前,要谨慎你的步.更不要强盛和高傲,那在神的眼中是可怜的.
神说,把你的鞋子脱下来,这里是圣的.你更需寡言.
师子玄这时候质疑过.
在他看来,约翰所侍奉的神灵,未免有些太过些高高在上般的傲慢.
真人不会说假话,有疑就问,也不怕约翰会觉得他亵渎了他侍奉的神.
约翰是这样为他解释的.
"这是凡人愚态给神灵与自己划出的界限,因此不能亲近神,故而让神显得傲慢,让自己显的卑微."
约翰原话是这样,观中其他人都听不大明白.
师子玄帮他翻译了一下,只用了四个字,见知之障.
这么一来就很好解释了,人眼所观,心眼明历所念,都有无形障碍,很难.[,!]跳出去.一旦有超出这个界限的东西进来,只是两个可能,一是拉高见障的界限,二是拒绝承认.
师子玄有没有这样的障碍?有,从他觉得约翰所侍奉的神太过高傲,玄先生刚才态度不好.就证明他有这个障碍.
但这个障碍对于他来说,很好跳过去,约翰解释了一下,玄先生又给他"展示"了一下其中奥妙,他就明白了.
约翰又解释了那个神的域,不过神的域,不是地域,用他的话来说,应该叫做神国.
而这神国,又不似人间所理解的国家,国土,某人某个种族所有的地域空间.那太过狭隘.
若用语言文字来极其勉强的解释,那就是,一应所有的,一应空无的,有意识乃至无意识所成所居所来所去之地.
而与约翰一样,玄先生大概也解释了一下神国的概念.
神国也有种类,分次第.
这里不一一分说,师子玄懂那个意思,但境界未至,只能做观.
玄先生说:"佛国净土.长青世界,清净天外天,种种处所,都可以说是神国,但又不尽然相同."
玄先生没有解释都有什么不同,只是告诉师子玄,约翰口中所说的天神,应该是某一神国之主.
神国之主所立之地,就是神国.
而神国却也不独属于那位神灵.属于那国度的,因信他而被度入其中的种种生灵.
神灵本身并不威严.却因为表象神国之中一应所物而具有大威严,大威仪.
约翰说,你要敬畏神.不可轻易靠近,就算要礼敬,都要小心的,恭敬的.
这本是好心的劝说.
因为神国与你所知所见所闻.大不相同,甚至光怪陆离,你很可能产生贡高我慢.不屑,怀疑,嗤笑等等不敬的心态.
即便你认为那是你对某一神的.
但上面所说,神所立之地,就是神的域,更是神的国,也是神国之中,不可计数一应众生.
你轻慢了,辱骂了,取笑了,不恭敬了,非是对神一人,也是不可计数的众生.
这个业大不大?
太大了,简直不可计量.
我们说你与一个人的情感,仇杀,恩怨纠葛,都累世转劫去了去.更何况那个不可计之众生?
以玄先生的身份,道行,大功德,都受不了.
不要说在世的普通人了,这个业力太大了,大到难以想象.
约翰说,在他布道的书中,这样的业力,将招致可怕的后果,叫做神威的裁决.是对有罪之人的审判.
师子玄明白了,不是神对你的惩罚,神没那么小心眼,也没那个闲工夫从层层世界之外,投眼渺小如同虫豸的世间一应所物.
所以约翰说的也没错,神灵既是威严让你值得敬畏,却又慈悲恋爱世人.
他告诫你不要轻易的靠近他的域,但如果来了,就要诚心,就算不礼敬,也不要轻慢,请远远离开,不然这个后果,你承受不起.
师子玄忽然想到了清微洞天.如果约翰的说法,清微洞天算不算是祖师的神国?
应该说是也不是,清微洞天,和神国有相似,却又有不同.但有一点肯定的,在清微洞天之中修行的人,都不会容许外人对祖师的不敬.
师子玄又想起了赤龙女,会之前,诸仙佛菩萨面前,辱骂祖师,嘲笑漫天神佛,这是多大的业力?还有解脱的那一天吗?
这个念头划过,却也无悲无喜,亦是随波逐流.
若在几年前,初下飞来山的师子玄,会因感而悲.但如今的他,早已不同了.
有哪里不同,他自己说不出来,但玄先生能感觉到,所以更觉得惊讶.
师子玄最后问了约翰最后一个问题,说道:"约翰,那你的神,又如何去引导他的信徒?我见过兰开斯特大师和他的仆从,似乎他和你信奉的都是一尊神,但似乎在你们口中又有不同的名号.而他似乎还不承认你的所信."
约翰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用神的布道书中的话回答了:
"凡人因无知而有福,神灵因全知而慈悲."未完待续……
ps:关于神国和神域的设定和展开的故事,在下一本书中详细解释,那是另一个世界和另一个故事.
还有,本章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自己有感总结的,也是我在下本书中会讨论的问题,这里先铺垫一下.
(https://www.tbxsvv.cc/html/25/25479/1371168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