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复兴梦 > 第八十五章 水师学堂

?

    第八十五章水师学堂

    最近,余洪记营造厂业主余积臣很是繁忙,太仓兵备道台林瑞交给他一项极大的工程:一是扩建崇明岛的南门港,其次则是在县城东边平整土地,建设军械所和化学厂的厂房。整个工程造价高达五十万两,着实让余积臣又惊又喜。

    喜得自然是工程量大,利润自然可观,粗粗算来,这几项工程结束,自己可以赚到近十万两银子。惊的则是,工程所需石料、洋灰、木材等用量实在太过庞大,而崇明孤悬江中,只能依靠船舶运输,而长江之上,时有风浪,小船根本不堪敷用,起码五十吨以上的才能保证安全。

    为此,在多方努力无果之下,只得亲自来到崇明岛,在城东的一块田地里,找到了正领着一群人勘查地形的林瑞。

    余积臣小心翼翼地向林瑞等人走去,似乎有些胆怯。其实林瑞此时不过是负手闲逛,心情好的很。

    两个挑头的大地主服软,上交的“认罪银”多达三万余两,林瑞截留了部分,其余直接送去京城,照惯例入了内库。想必那个老太婆见了应该比较高兴。

    洪伯言算是年轻有为,不过数rì,便将崇明岛上的私田和官地梳理的极有条理。为了减少阻力,洪伯言向林瑞建言,对耕作已久的水田,补偿的略微多些,而对只能种植玉米、花生之类的沙地便补偿的少些,这样面上也显得公平,免得为rì后留下把柄。

    林瑞想着这样也不会增加多少开支,就同意了。于是洪伯言就将所有耕地分为两类,能种水稻者为上田,补偿十二两一亩,其余均为下田,补偿八两一亩。

    结果算下来,岛上三十六万余亩耕地,却只需三百二十万两银子。着实让林瑞大吃一惊,再刨除陶、张两家罚没的土地,林瑞只需出不到三百万两。加上那些算作官地的荒滩,一共作价还不到四百万两,所以买下整个岛屿,林瑞手里的资金已经绰绰有余。

    “买下崇明之后,手里还有三百多万两银子,初步建上几个厂是没有问题的。”林瑞心里想着。所以,这几天就从上海请来了徐氏兄弟和几个洋人,帮忙为化学厂和军械厂规划选址。

    余积臣矮矮壮壮的身影一出现在东郊,林瑞便已经瞧见了,于是老远便大笑着招呼道:“我的余大工头,这么冷的天,你亲自跑岛上来干什么?”

    “道台大人,我想这崇明岛上的活我是承建不来了?”余积臣也不答话,只走近后,才一脸羞愧小声说道,生怕不远处的徐氏兄弟们听见。

    “为何?”林瑞有些奇怪地问道,目光在这个不过刚刚三十岁的建筑商人脸上逡巡着。

    余积臣很是不好意思地将脸偏到一边,低声道:“一则,工程量太大,我下面的熟练工人不够,新招人手么,需要时rì培养,怕误了工期…最重要的是,江面宽阔,船家畏险,实在是雇不到足够的船,材料就过不来…洋人的铁壳船倒是有,但价钱太贵……实在有愧于大人的信任…”

    林瑞沉吟半响,然后缓缓说道:“你说的也是实情,也是我心急,忘了这是在岛上,交通实在不便,船的问题么,我让人去和轮船招商局联系,看看是否能够抽调几艘千吨铁船帮助运料…其二,这人手问题,上海滩不是还有几家营造厂么?你去问问他们,愿不愿意一起做…”

    余积臣有些恍然大悟,连声道:“我都忘了顾兰记、江裕记这些同行了,我这就回去问问他们,最好大家联合起来,为大人效力…”

    林瑞笑笑,说道:“你们几家营造厂都是以守信用,重质量而闻名,听说此前你承包的建筑因为存在问题,而主动拆毁重建?所以我才将这么大的工程交给你们...

    …我与其他人对待商人态度不同。我是觉得,中国要想富强,必须从实业起步,官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所以只能寄希望与民办,所以我才不找那些洋人公司…就是希望像余洪记一样的国人自己的厂子能够发展壮大…

    …今后,这崇明岛是要逐步开发的,我会将它建设成为远东第一大工业基地,所以你们有干不完的活….

    …所以,若是工程建设当中,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可以直接来找我,不用拘礼…”

    余积臣鼻子酸酸的,尽管林瑞有些话,他听的不是很明白,但有一点他知道,林瑞是真心想扶持自己,想到自己十多年来遭官府、洋人的种种非难,对比眼前林瑞的态度,心中感激之情无以复加,当下便翻倒在地,朗声道:“从今rì起,积臣将终身追随大人,誓死不离……”

    ~~~~~~~~~~~~~~~~~~~~~~~~

    就在崇明岛的工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时,江宁却传来一个噩耗:曾国荃去世了。两江官场以至于整个大清国都为之一震。

    光绪十六年庚寅十月初二rì,湘军硕果仅存的两位宿将之一,当朝一品大员,八大总督中地位仅次于直隶的两江总督曾国荃卒了,享年六十七岁。

    “九帅戎马一生,积劳成疾,非药石能够挽回,终究还是没能熬过整个冬天!”聂缉椝感叹道,语气之中无限酸楚。

    闻讯立即赶回上海的林瑞,心中此刻尽是黯然。尽管表面上,自己与曾国荃并无太多的交集,但实际上自己目前拥有的一切,都是依赖于这个湘军宿将。比如建立南洋军械所、比如新立太仓兵备道……

    “世叔,我和你一起去江宁,祭拜九帅…”林瑞说道。

    “不必了,九帅临终前自知不起,已经留话下来,让你安心在崇明cāo办实业,待一切运转如常…到时,前往湖南拜祭便可。”聂缉椝有些蒙蒙地说道。

    “去江宁不过一昼夜,来回几rì,不会耽误太多的。”林瑞有些疑惑。

    “…为防朝中谗言,九帅早就示下,外地的门生故吏,一律不得前往江宁…这也是为你好…”聂缉椝有些哽咽。

    “...哎...”林瑞无限感慨,许久,又问道:“何人接任两江?”

    聂缉椝不假思索道:“应该是刘坤一刘大人,这个位置,除了湘军出身还能有谁?”话语之中,满是自信。

    聂缉椝的自信不无道理,此刻的中国内政,格局基本已经确定,淮系把持直隶和北洋事务,两江则是湘军的地盘,自咸丰十年始,两江总督这个位置上换了十七任,除了满洲正白旗的裕禄曾短暂署理以外,其余总督均是湘军出身。

    此刻,除了刘坤一,还真想不出有第二人能接任两江。

    “九帅还遗命,将新设的南洋水师学堂移交给你!”聂缉椝继续说道。

    “南洋水师学堂?”林瑞第一次从未听说这个名词。

    “正是!”聂缉椝面sè凝重道,“李鸿章有北洋水师,所以便于十年前在天津城内,设立天津水师学堂,亦称北洋水师学堂…

    …九帅麾下有南洋水师,则自然应该设立南洋水师学堂,学堂制度参照天津水师学堂,预设驾驶、管轮两科,不过学校初立,只觅得提调、监督、文案等职员十余人,以及中外籍教习十余人,总办都尚未任命…

    此类学堂,大都招收的是贫寒子弟,学费不收,食宿也尽是免的,加上职员、教习薪俸等杂项开销,每年投入不少,纯为培养人才,是个无底洞,九帅担心一旦人走茶凉,无人愿意接手…所以,更因为知你心胸远大,故将此学堂交予你…”

    在真实的历史中,南洋水师学堂原定每期学生为120名,但学堂成立后,因缺乏资金,连一艘教练船都没有,根本满足学生实习需要,遂逐年裁减学生名额。直到甲午战争结束五年之后,才由刘坤一设法买了一艘旧船,以供学生实习之用,但此刻的江南水师学堂早已**、破落不堪了。

    林瑞此刻心中无比温暖,南洋水师学堂就是军校么,历史上的凯申公不就是靠着军校起家的么?于是心中立刻做了决定,便立即答应道:“九帅有令,自当遵从,不过这学堂应该迁来上海,不知可否?”

    聂缉椝勉强笑道:“那是自然,就是迁往崇明岛也无不可,水师学堂么,就应该在设立在大江大海之边。”

    林瑞心说,陆校、海校并立却是如何?但嘴上并没有说出来,毕竟路是要一步步走出来的。

(https://www.tbxsvv.cc/html/25/25135/771542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