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同事
第一次现场见识到抓捕敌特,李青河忐忑中带着点小兴奋。
眼看着光荣三人组压着这个敌特的身影消失在角落,李青河不由的反思今天自己冒失的行为。
首先,自己在不了解形势的情况下强出头,大大咧咧的就这么往巷子口一堵,要不是听到后面那句抓敌特后隐藏起来偷袭,今天当面对上万一对方请自己吃花生米,可就白瞎了这么好的一次带着外挂的人生了。
毕竟上辈子当了一辈子的牛马,那苦闷,谁当谁知道。
其次,自己目前虽然属性值超高,正常情况下光是凭借着自身的超强的力、敏、耐都能打十个。
可是自身的心态、协调等都严重拖后腿。
听到对方是敌特、光是想想就有点腿抖,等到埋伏出手的时候,那力道,恨不得直接把人踹进墙里面。
别看郑朝阳说的挺好听,敌特,打死活该。
真要是已经暴露,正在被追捕的敌特,被路边路过的路人甲一脚给踹死了,你看他们炸不炸毛就完了!
为了应对五十年代混乱的局势和好勇斗狠的风气,李青河特意浪费了一个宝贵的名额招募了一个中级武师,可惜这几天忙得连轴转,一直没工夫跟着系统的学习。
必须把武术捡起来,方便将来遇到这种情况不至于手忙脚乱,顺便可以殴打禽兽进化完整体的傻柱!
现在的敌特行为是真的猖狂。
光头撤退的时候就算飞机、轮船轮冒烟了也带不走多少人,剩余的人都被命令原地潜伏,不愿意的都解甲归田了,可还是有顽固分子原地潜伏起来。
现在号称有百万敌特,据说单单四九城就有一百多个特务组织。
生于这个时代,李青河原本就计划着拿敌特练手,现在工作也稳定下来了,是时候提升自己一波了。
李青河扶起倒在旁边的自行车,平复一下心情,准备去轧钢厂上班。
路过雪茹绸缎庄的时候李青河停了下来。
抬头看着雪茹绸缎庄的牌匾发呆。
李青河上辈子是真没看过这部剧,对这部剧了解最多的就是两个女主角。
通过男频后宫文了解的情况可想而知,何况这俩女的一直都是后宫边缘人物,笔墨很少,对她们的了解就更少了。
但是,李青河清楚的记得,这个陈雪茹好像跟一个敌特有点什么关系?
陈雪茹本身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有这种原则性问题她就进不了后宫团。
所以,这事过一阵子需要好好查探一下这个敌特的相关问题。
至于为什么现在不探查?
拜托,今天刚在这里抓了敌特,人家还嘱咐了要保密,你就在这附近打听敌特的消息?
是不是嫌命长?
为什么不直接报案?
你是怎么发现敌特的?你是根据什么判断这个人有问题的。
这些问题李青河一个都回答不上来,就不给组织添麻烦了……
上辈子李青河听说的一个最离谱的敌特落网原因,是因为经常在家吃肉,被邻居怀疑是敌特给举报了,一查,嘿,还真是敌特!
这个故事一直警醒着李青河,做人要低调,吃喝要藏着点。
什么深夜放毒这种事情可以做,但是只能中午做,因为早晚要出事!
好在工作性质决定了李青河大部分时间可以不在家!躲在空间吃着专属厨师做的饭,也算是美滋滋了。
抬手看了看表,已经快一点半了,李青河回家拿上电工书,返回采购三科摸鱼。
这一下午,除了钱科长一直在小办公室不知道干什么以外,李青河只见到了三个采购三科的同事。
一个是进来就认识的陈杰。
一个二十多岁的微胖年轻男人,叫胡以冬,乐乐呵呵的,看到李青河互相认识了一下以后给他发了一根华子。
对方寒暄两句,又去跟钱科长打了声招呼,坐了一会就走了。
另一个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女人,名叫常问蕊,整个一话痨,恨不得把李青河八辈祖宗问清楚,看到李青河在看的电工书又是一阵叭叭。
李青河倒是乐得跟她聊天,都不用套话,很多李青河没有门路打听的消息,这会儿都知道了。
采购员是一个肥缺,正儿八经的说,李青河跟陈杰这样的草根出身那应该是连边都摸不着的才对。
为什么他们俩能进这采购三科?
这就不得不说,这个于半年前成立的采购科对于这些有身份,背景的人来说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坑。
比如采购一科和二科的采购员,他们的任务是什么?
采购生产材料,机械设备,过节福利,年货采购这些。
钱多事少离家近,绝大部分的任务被囊括在计划经济的‘计划’两个字里面。
可以说坐在家里,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任务都给完成了。
没有多少事情的同时,升职加薪一个都少不了,可以说是二代和关系户镀金的不二场所。
可是半年前,统治未来三十年的粮票横空出世,城市户口每家一个粮本,定量分粮。
轧钢厂作为重工产业,吃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想吃好有点难了,肉限购,粮食定量。
这么大一个厂子,上级领导进厂检查,兄弟企业参观学习,下面厂子来人学习你先进的管理、生产经验,这些要不要招待招待?
需要交换一点计划外物资,什么钢铁换水泥?钢铁换猪肉?钢铁换……这些要不要招待?
除掉这些,我厂长的朋友来看我,我请吃顿饭不过分吧?
我书记的战友远道而来,招待一下没问题吧?
这些都没问题,那么问题就来了,物资管控了……公对公采购限额了!
这种背景下,采购三科应运而生。
进来镀金的二代们傻眼了,我就想来吃吃火锅唱唱歌,你特么真叫我下乡去采购?
你怎么好意思开口的?我爸知道么?
要说工作工资高,福利好,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假的。
放映员工资不高么?炊事员福利不好么?
为什么他们不做?
所以当采购员真的需要下乡采购的时候,那些关系特别硬,随时能走的都走了。
留下的这几个,比如胡以冬和常问蕊他们属于那种有关系,但是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反正一个月三十块钱的采购任务,他们跑跑关系也能搞到,就先留下来混着。
属于目前不想失业,计算一下得失也不想升职的那种。
这个时候,李青河跟陈杰这种能下乡,能采购,愿意为厂里迎来送往,领导人情交际作出贡献的人,就出现了。
而且看这个架势,后边采购三科都会慢慢的换成李青河、陈杰这种人。
(https://www.tbxsvv.cc/html/202/202051/1469758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