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综穿之配角不按照剧情走 > 第 22 章:甄嬛传——宜修(22)

三个月过去,大阿哥和太子他们打败了倭人国后,便给他们赏赐了青楼常备的凉汤。

喝下去后,绝对让他们失去生育之力。

胤祉也带着大儒,书籍进入了倭人国。

他们进去的第一件事便是抄了所有的倭人国典籍,并将其烧毁,不再留下任何的痕迹。

大儒带着学子在倭人国教授他们汉语,灌输他们是大清一份子的思想。

*

在雍亲王府中,宜修正在陪弘曜玩,听到了珠珠禀告在倭人国的事情,眼底的情绪更加温柔了。

“珠珠,倭人从骨子里就是忘恩负义,跟狗一样,谁有骨头便跟着谁走。”

宜修对倭人那是相当没好感。

从古至今,他们都腿软,谁强,他就跪在谁面前称儿子。

【是啊!岚岚,我们让他们绝种怎么样?只要他们都劣质基因没人继承,不就行了?】

珠珠觉得只要他们没后代,劣质基因不就没法传承了。

“倒也是!不过即使他们喂了凉汤,也不保险。珠珠,你出手怎么样?”

宜修提议让珠珠出手,这样绝对不会留下遗患。

【岚岚,你偏心,你好似对这个国家有很深的感情。】

珠珠不明白,为什么岚岚会这样偏心。

“因为,我曾经也是这个国家中一员,哪怕我曾是一朵兰花。”

宜修看向了天空,她曾经也生长这片天空之下,见识过倭人的残忍,她又怎么允许这样的种族存在。

【好吧!我就算是为你报仇吧!】

珠珠是很喜欢岚岚,岚岚的苦,便是她的苦,必须搞它。

“真乖!”

宜修夸奖了珠珠,珠珠确实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情。

*

康熙五十年,年世兰怀孕了,她心里高兴,却也不敢舞到宜修面前来。

“福晋,您说年侧福晋的孩子,要不要留?”

剪秋想到了年侧福晋进府后,十分得宠,这要是有了孩子,岂不是要飞上天?

“无事!生下就生下呗!反正府中的孩子又不多这一个。”

宜修没在意,反而终于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现在是康熙五十年,甄嬛4岁了。

“你让前朝的人准备准备对付对付甄远道。”

甄远道,也就是甄嬛的父亲,宜修肯定不会让他走上仕途,就算是有,也要弄下去。

“甄远道?”

剪秋疑惑,这甄远道是谁啊?怎么从未听过?

不过主子发了话,她便要做到。

三日后,甄远道被流放宁古塔,全家一起流放。

宜修知道后,高兴得多吃一碗饭。

“福晋您跟甄远道有仇?”

剪秋疑惑,她不记得福晋有这样的仇人。

“嗯!可能是前世的孽缘,让本福晋听到他的名字就想弄死他。”

宜修是没准备给甄嬛出场的机会,像那么优秀的人,还是去干农活比较好。

没准,她能在流放中完成自己终极梦想。

但求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在皇室寻求这个梦想肯定不行,那么只有在民间了。

然,时间过去,年世兰也怀孕六个月了。

孩子被确定为阿哥后,年世兰直接嚣张起来了。

在请安的时候,宜修看着仗肚嚣张的年世兰,眼里尽是讽刺。

然,三日后,年世兰的孩子被齐月宾的保胎药打下掉了。

年世兰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死在了自己认为是姐妹的手上。

她强撑着身体,生气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要给打掉我的孩子?”

“我没有!我送的就是保胎药。”

齐月宾重复着这句话,完全不接年世兰的话。

“颂芝,将红花喂下去,既然她不想我生,那么她也不用生了。”

年世兰转身擦掉了眼角的泪水,曾经她把齐月宾当成最好的朋友,满心欢喜地跟着她分享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可是呢?她做了什么?居然打掉了自己的孩子。

当宜修知道此事后,便跟剪秋说:“齐氏残害子嗣,直接送下去跟那孩子陪葬吧!”

看到这里,宜修忍不住感叹剧情的强大。

即使宜修和胤禛没动手,齐月宾依旧对年世兰下手了。

“是!”

剪秋点点头,她也看不惯齐月宾。

以前那位在的时候,她就抱那位的大腿。

之前,她抱上了年侧福晋的大腿,过得倒是滋润。

现在她咬起人来,也是半点都不嘴软。

“真是咬人的狗不叫啊!”

宜修讽刺地说,在剧情之中齐月宾与年世兰也极好,结果下起手来,依旧不手软。

后来与甄嬛联手,不想着对付胤禛,却想着对付年世兰,简直不可理喻。

*

胤禛得到消息后,也急冲冲地回来了,他安慰了年世兰后,他去见了齐月宾。

齐月宾躺在床上,整个身子软成了泥一样。

“王爷!”

齐月宾满目都是爱意地看着胤禛,她是王爷的第一个女人,自是对他的感情不一样。

“为什么?为什么要对世兰动手?”

胤禛看着她,眼里露出了失望之色。

他不懂,难道齐月宾不知这个孩子是他的吗?

“王爷,妾身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故意的。”

齐月宾只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完全不说其他话。

然,胤禛却不想再听他说什么,直接转身走了出去。

“格格齐氏,残害子嗣,从即日起禁足在青禾院。”

胤禛留下这话,便直接离开了,完全不顾齐月宾的体弱。

自此以后,齐月宾就病了起来,直接起不来床。

在年世兰还没出月子,便得到了齐月宾死亡的消息,她在被窝里呜呜地哭了起来。

年世兰失去了孩子,齐月宾也死了,她直接沉寂了下来。

宜修见她落寞又心死的模样,无奈地摇摇头。

年世兰一心都想着得个孩子,现在孩子有了后,又被打掉,自是很伤心。

又这样平静地度过了两年,大清的百姓基本上都会认几个字。

不仅如此,在农具等物的开发上,更加进步了。

康熙还派遣了船出海,带回了番薯,胡椒等物。

特别是番薯,土豆,玉米等物,大大地增加了百姓的粮食。

出海的船只都是由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两人主持。

(https://www.tbxsvv.cc/html/201/201773/1478256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