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破伤风甚至是普通的感染就能轻易要了性命的年代,即便城内的药物并不缺乏,但这伙伤兵们能活下来多少,更多的还是看天意,或者说看他们自己的求生意识。
而马谡的到来无疑给了众人莫大的鼓励,连带着众人求生的欲望也是高涨了不少。
这些可都是真正经历过血战的老兵,无论是战斗能力还是对大汉的忠心,那都是普通士兵所比不了的。他们的伤愈回归,不仅能以他们为基础组建部队,更是对整个军队都有着激励作用。
因此,哪怕能多救回来一个人,马谡在这里耽搁的时间,就不算浪费。
很快,随着马谡的慰问结束,一个个伤员也很快被马旭安排的青壮们抬入城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马谡在送别了最后一个伤员之后,也终于可以接受治疗。
看着已经空荡的殿阁,马谡终于也是坚持不住地一屁股坐在了刚刚伤员们躺着的床架上。
“将军。”
“将军。”
身边的老军医和几名士兵立即上前扶住了马谡。
在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后,马谡这才缓缓说道:“为我卸甲。”
“是。”老军医和士兵们立即答应道。
只是,几人也没想到这原本简单至极的卸甲,到了马谡的身上会这么困难。
困难最先出现在了后背,昨日的一道刀伤,本就没有经过妥善的处理,尤其是随着今日的战斗继续,背部的肌肉也在不断地用力,结痂的伤口迸裂了又凝结,凝结后又迸裂。
血与肉早已经和那破碎的布帛和铠甲融为了一体,别说脱下来了,就算是轻轻一扯,便是钻心的疼痛。
要是用蛮力去拉,非得把整块皮都揭下来不可。
一时之间,几个士兵早已经麻爪。
好在有老军医在场,处理这伤势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即便从药箱里拿出了自己的小刀。
伸手又将一条白色的布帛递到了马谡的身边。
马谡倒也不意外,拿起了布帛就往嘴里塞,那动作熟练得令人有些心疼。
没办法,去岁守街亭的时候,这事儿就发生过,不论是老军医还是马谡,都算是“经验老到”了。
“这每次大战都要重伤一回,也不是个事儿啊!”一边将布帛塞入口中,马谡一边在脑海中胡思乱想着:“下次,下次大战,绝不能干这样的脏活累活了!再干两次,人都快没了。这事儿得跟丞相好好说说,薅羊毛也不能得这一个人薅,而且,老子擅长的是运动战,歼灭战,不是他娘的.......嗷呜......的防御战。”
正想着呢,身后的老军医也是深吸了一口气,拿起在火上烤得红通通的小刀子就往那皮肉上戳。
“嗷呜......”
声声野兽般的低吼瞬间响彻在殿阁之中。
就连在千里之外的丞相也是若有所感,令旗挥动之下,无数的汉军终于开始对姑臧城发起最后的进攻......
是的,也就在永安城的汉军将士们在得到了援军的支持后,终于再度顶住了吴军的最强一击,正抓紧时间休整疗伤之时,千里之外的姑臧城,或者说凉州之战,也终于进入了尾声。
被团团围住的凉州世家已经彻底地成了瓮中之鳖,该投降的已经投降了,剩下的,就只能人道毁灭了。
也因为有投诚的存在,汉军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一面城门,算来用不了一日的时间,丞相便能彻底涤荡姑臧,将凉州最精华的东部全部重新纳入汉家版图(西部的几个郡后续慢慢收便是。)
换言之,永安城只需再坚持十余日,就能迎来丞相的援军!
到那时,攻守之势便异矣!
当然了,吴军显然并不想给汉军这样翻盘的机会,至少对于都督朱桓而言,必然是想要继续战斗到底,直到彻底打垮汉军,拿下永安城。
至于原因,倒不仅仅是因为若是不能拿下永安城,没法向吴王交代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攻城以来产生的巨大损失,已经到了朱桓也不敢轻易放弃的地步了。
是的,虽然此战实际上与汉军的交锋不过五天的时间,但就是这五天的时间便是让吴军足足损失了一万多人!
也就是说光是吴军的损失就已经超过了永安城内汉军的人数总和了。
尤其是本该前去收玉米的中军精锐也在汉军的反击中损失了足足一千二三百人。
也正是这中军精锐的巨大损失,更让朱桓不得不拿出劲头来继续战斗。
很简单的道理,若是他不能拿下永安城,吴王不处理他就算好的了,根本不可能再给他补充兵力。
这中军的精锐可几乎都算是朱桓的私兵啊,也是朱桓乃至整个朱家在东吴立足的根基所在。
这要是得不到补充,事情可就大条了,甚至直接影响家族的传承也不一定。
这是朱桓所万万不能接受的。
因此,从战场上下来的朱桓,满脑子只剩下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想办法打回去,彻底地击碎汉军,拿下永安城。
只是,身为都督的朱桓是如此想的,底下的将士们却是想法各异。
这其中当然也不乏与朱桓众志成城的,就比如朱桓一手带出来的中军精锐们,一个个都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个个都叫嚷着要再跟蜀军做过一场。
当然,这样的人到底还是少数。
更多的将士们在见识到了蜀军的悍不畏死之后,也是心有余悸。
尤其是在今日的战斗末期,蜀军将士以命换命地抱着吴军将士跃下城楼的一幕,更是深深的触动着幸存下来的吴军将士们的神经。
如此血腥激荡的场面之下,是个人心头都要咯噔一下:跟这样的军队作战,真的能赢吗?
连日的不克更是如同一团团的乌云,将所有吴军将士给笼罩其中。
一句话,大多的吴军将士,已经被蜀军给打怕了。
这还是最底层的吴军将士们的想法,至于拿到了兵力损失情况的吴军中高层,心中更是打起了鼓。
以这样的损失继续下去,还要付出多少损失才能拿下这该死的永安城?
而付出这么大的损失,拿下区区一座永安城,到底值不值得?
有这两个问题萦绕在心头,吴军中高层将领继续战斗的决心有多少,便可想而知了。
身为大军统帅的朱桓,多多少少也是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当即,在将败军稍稍安顿好后,朱桓便主持召开了来到永安城后的第三次军议。
一来,作为会议主持的都督朱桓便是明确了此次军议的主题: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重新振作精神,尽快拿下永安城。
好嘛,这是直接封死了其他将领的话路啊!
当然,从朱桓说出的议题之中也不难发现,相对于前两次的军议,经过连日的大战,朱桓对于此战已经有了不同的理解,同时也对作战的侧重点进行了全新的描述。
是的,朱桓强调的是“尽快”,而不是“最小代价”。
显然,朱桓不仅意识到了时间已经开始不站在他的一边,也更意识到,想要拿下永安城,不付出巨大代价是不可能的。
不过,朱桓相信,这点代价在立国称帝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而吴王孙权,当然也更不会计较这点损失,前提是朱桓能如期拿下永安城,迫使蜀国承认东吴的立国和称帝。
可惜,身为大军都督的朱桓,似乎忘记了,他眼中的区区代价,却是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
也因此,在朱桓宣布了这个议题之后,中军帐内也是陷入了好一阵的沉寂。
是人就有私心,在场的诸将也不是傻子,如今汉军部分援军已至,谁去都势必是一场血战。哪怕最终不得不战,众人也想要自己的部队排得稍后一些。
面对诸将的沉默,朱桓并不以为意。毕竟才打了败仗,心中有疙瘩也属正常,他相信,军令一下,他的部下们还是会嗷嗷叫着冲向那永安城。
于是,在将前段战事的情况稍作整理之后,朱桓随即开启了画饼模式。
“只要拿下了永安城,巴东之地再无坚城。”
“只要巴东在握,就不怕蜀国不坐下来和谈。”
“只要蜀国同意我王称帝,在座诸位皆是从龙之功臣也。”
“根据斥候所查,永安城的援军不过区区数千人,这已是蜀军最后的筹码了。”
“不论如何,会战兵力是九万人对一万人,优势在我!”
应该说,朱桓的动员能力还是不错的,既有对未来的畅想也有对现状的分析,按照他的分析,进攻永安城就是一个香饽饽似的任务。
只是在座的众将,哪个没有带着兵马在永安城前碰一鼻子的灰,哪个不知道这永安城就是个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朱桓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放在今日之前或许还有些用处,可如今,众人的兴致着实缺缺。
好在,朱桓到底还是有些心腹爱将的。
面对即将再度冷场的局面,几名心腹也是赶忙站起了身,佯装激动地对朱桓躬身而道:“都督,您就下令吧!”
那神情,简直恨不能立时就冲出营寨,冲上永安城头再与蜀军做过一场。
而随着这几人的起身,逐渐其他的将领们也是坐不住了,纷纷有样学样地站了起来,对着朱桓躬身行礼,道:“敬听都督号令。”
其言虽然较之自己的心腹要冷淡许多,更少了几分必胜的信心,但这对朱桓而言,也足够了。
迎着众将的目光,朱桓也是站起了身,双手下压,止住了现场的“群情激愤”。
随即,会议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第三阶段,朱桓也是图穷匕见地开始了战斗的布置。
“今日我军新败,又逢连日作战,伤亡过大,且休息半日。明日卯时三刻,全军开拔,再战永安。”环视着众将,朱桓缓缓地吐出四字:“不破永安,誓不休战。”
所有听到此言的将领们,心中都是不由得咯噔一声。
谁都明白,此言既出,对于吴军而言意味着什么,那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死不休——任何的侥幸都必须抛诸脑后,任何的彷徨只会让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
而将士们的伤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却也是最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还不待众将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呢,朱桓的几名心腹便已经带头重复起了他的话语:“不破永安,誓不休战。”
面面相觑中,众将也只能跟随着高声重复道:“不破永安,誓不休战。”
而随着这阵阵呐喊响彻在中军大帐之中,永安城的战事彻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应该说,如此破釜沉舟的动员,虽然是将自己给逼上了绝路,却也已经是朱桓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了。
当然,不得不说,只有打消了内部的侥幸,才能发挥出最大战力。而这样的动员方式,或许也是尽快攻克永安城的唯一办法。
尽管永安城内的兵马又得到了加强,但面对近九万吴军的全力进攻,永安城依旧岌岌可危。
好在的是,永安城内,马谡并没有因为援军的到来而放松警惕,虽然城防依旧难打,但却也不是一点坚持的希望都没有。
因此,决定最终胜败的,还是两个字——时间。
没有谁能抵得住时间的摧残,古今大能不行,这震古烁今的战场也同样不行。
只是,朱桓虽然意识到了时间已经不站在吴军这边,却依旧没有足够地重视起来。
无他,朱桓的命令中,虽然是要拼命,却是在明天才开始拼命。
虽然到明天的卯时三刻,不过剩下了半日的时间,但就是这半日的时间,无论是对远道而来的关兴、张苞所部而言,还是已经鏖战了三日的永安守军而言,都是极其宝贵的。
有这半日的时间,关兴、张苞的军队几乎能恢复到全盛的七八成状态,就连永安城的守军也能恢复个五六成状态。
这对于城池的攻防战而言,简直是致命的。
不过,这倒也不能全都怪罪于朱桓,毕竟让全军不死不休已经是在众将的心头狠狠一击了,若是立即便恢复进攻,底下人不炸了才怪。
更重要的是......
(https://www.tbxsvv.cc/html/200/200810/1538686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