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388章 司马懿战前布置

  而与此同时,就在距离光狼城不过十数里外的魏军营地,司马懿同样也在布置着最后的战术。
  虽然派出送战书的使者还未归来,司马懿却已经笃定:汉军一定会接招。
  偌大的魏营中军帐内,气氛也是空前的凝重。一众的魏军将领也是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大案之后的司马懿,静静地等候着最后的命令。
  良久,司马懿才缓缓开口,道:“吾已料定,汉军必接战书,明日,便是破汉之时。”
  说着,司马懿鹰隼一般的目光也是扫过了在场诸人,道:“诸将听令。”
  “在。”闻令,孙礼、曹爽、王双等一众魏军将领们也是齐齐地站起了身。
  “孙礼。”司马懿随即也是开口点将道。
  “末将在。”被点名的孙礼立即答应道。
  “命汝为中路军主将,令步卒七万,以锋矢阵,攻汉军之中路。”司马懿随即也是下令道。
  “得令。”孙礼立即抱拳领命道。
  “曹爽。”安排好名义上最为要紧的中路,司马懿也是继续点将道。
  “末将在。”曹爽也是立即答应道。
  “以汝一万步卒并两万豹骑,负责右路攻势。”司马懿随即再度下令道。
  “得令。”曹爽也是朗声答应道。
  “乐琳。”司马懿随即再度点将道。
  “末将在。”乐进之子乐琳随即应声道。
  “副之。”司马懿也是干脆地下令道。
  “是。”乐琳立即抱拳领命道。
  “王双。”点点头,司马懿继续点将道。
  因为马谡的到来,除了给汉军带来了胜利之外,也给魏国带来了不少的意外。
  譬如曹真和曹仁都多撑了数年的时间,同样王双也并没有死在公元228年的冬日。
  “末将在。”已经在司马懿麾下成长成一方大将的王双当即也是朗声答应道。
  “以汝两万五千重甲步兵,并五千豹骑,负责左路攻势。”司马懿随即继续下令道。
  “得令。”王双也快速地答应道。
  “张虎,副之。”司马懿随即又为王双安排了一名副将道。
  被点到名的张辽之子张虎也是立即抱拳领命道:“是。”
  “胡遵。”司马懿随即继续点将道。
  “末将在。”出身凉州的胡遵也是立即答应道。
  “扈从后军。”司马懿继续干脆地下令道。
  “得令。”胡遵随即也是领命道。
  安排好了进攻和防守的序列,司马懿也是无视掉底下司马昭炽热的眼神,随即宣布道:“其余诸将,随本将坐镇中军,随时待命。”
  “是。”闻令,众将也是轰然应诺。
  虽然司马昭的心里有着千万个不情愿,倒也不敢在此时说出口。
  只是,一双眼睛中的渴望与不甘,是怎么藏都藏不住。
  没办法,身为虎豹骑唯二的将领,司马昭是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会被排除在进攻序列之外。而且还是在三万五千虎豹骑,已经被分去了足足两万五千人的情况下。
  急切地想要在战斗中证明自己的司马昭,怎么可能不急!
  只可惜,司马懿却似没有看到司马昭的不甘一般,宣布完最后一道命令之后,司马懿大手一挥,便是将所有人都打回了各自营地之中,根本不让司马昭有任何抱怨的机会。
  其实,父母之爱子,哪里会不为之计深远。
  司马懿这看似简单的布局之中,却是思虑深远。
  首先是,曹爽在右而王双在左的安排,可不是司马懿随意为之而是经过缜密思考的。
  要知道,长平战场虽然是一大批的平原区域,但其处上党境内,即便是所谓的平原,却也难免还有凹凸。
  整个长平战场也是如同华夏的地形一般,呈现出北面平坦而南面凹凸的地形。
  众所周知,地面越是平坦就越是有利于骑兵的进攻。而魏军是自东向西进攻,其右翼也就是北面,曹爽作为虎豹骑的主将,主要的骑兵自然要归于他的麾下。
  自然,曹爽和他的骑兵也就被安排在了右翼。
  仅仅是左右两翼的安排还不够,事实上整个进攻序列,都是司马懿的暗招。
  细细看司马懿这次的兵力布置就知道:本该最强的中路军,实际上却是三路之中最弱的。
  看似中路有着七万大军,但清一色的都只是普通的将士,战力着实有限。
  相反在右路的曹爽所部,除了一万重甲步卒之外,还有足足两万骑兵,轻易就能压制住汉军的军队。
  同样的,还有左路王双所部,以王双的武艺再加上足足两万五千重甲步兵,其战力简直堪称恐怖。
  很显然,在司马懿的打算之中,中路的大军是要与汉军形成相持的,而右路的军队,则应该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对汉军形成压制,至于左路才是真正的铁拳,负责撕开汉军防线的那支铁拳。
  若是你以为这就是结束了,那就太年轻了。
  对面的汉军不是傻子,哪怕对阵的对手不是诸葛丞相,也不可能发现不了司马懿的战术。
  要命的是,司马懿等的就是让对手发现自己的意图。或者说,只有当对面的汉军主将看明白了自己的意图之后,司马懿所设下的陷阱才真正开始。
  很简单,一旦汉军主将知道了司马懿中为虚,而两翼为实之后,势必将组织兵力对两翼进行加强。
  于是,等汉军主将将兵力充实到两翼的两个拳头之后,其胸膛——中路也就自然而然地露了出来。
  到那时,司马懿的杀招才会真正出现。
  对,正是那提都没有提到的一万虎骑——同样配备了铁甲的“重骑兵”!
  试想一下,在汉军一直忽略的中路突然杀出一支重骑兵,这对于已经无兵可援的汉军而言,该是怎样要命的消息。
  而率领这支虎骑,斩将夺旗、夺取决定性胜利的,不是旁人,正是魏军中唯二的骑兵将领之一:司马昭。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这还不是司马懿的全部谋算。
  作为以“龟”闻名的老狐狸,怎么可能忘了“未虑胜,先虑败”的兵法训诫呢!
  将司马昭和虎骑压在最后,也就意味着,万一战事不顺,或者出现了什么意外,司马懿随时可以带着司马昭和骑兵快速地脱离战场,从而保存实力——司马家的实力。
  只能说,司马懿这只老狐狸为了司马昭或者说为了司马家族真是操碎了心。
  不过,司马懿的谋算虽然深沉,但能否实现,却还要看战场的进程,更要看马谡给不给司马懿那个突袭的机会。
  不论如何,汉、魏双方都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战术布置,不管是司马懿还是马谡,都已经做好了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
  剩下的,就只能战场上见了。
  时间很快在磨砺刀锋的铿锵声中悄然流逝,在用过晚食之后,汉魏两支大军也是相继进入了睡梦之中。
  天地间终于是重归宁静。
  而在千里之外的函谷关上,丞相却是独自站立在关头,遥望着无边的夜空。
  是的,丞相才刚刚忙完。
  虽然函谷关已经算是后方,但丞相的担子却一点都不轻松。
  黄昏时候,费祎刚刚从函谷关运走一批粮秣和军械;刚刚李严又押送了一批粮秣到达关中;捎带手的,还又带来了一千多的新兵。
  而如今在函谷关中的新兵已经达到了三千之数,而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不断上升着,要不了几天,这个数字就将突破五千人。
  丞相也是安排着函谷关的老兵们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或许是因为函谷关更加靠近战场的缘故,又或许是这里的血腥气息激荡着所有新兵的心绪,总之,这边的训练效果明显要比长安好上不少。
  这也是丞相将新兵的集结地放在函谷关的原因。
  等到了五千人的模样,丞相就将把这伙新兵送往上党战场。
  可以说,丞相几乎是一力承担起了马谡的所有后勤事宜。
  没办法,交给别人,丞相不放心呐,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心腹费祎。
  这次毕竟是马谡第一次独立指挥全面战争,丞相自然是想要将马谡扶上马,再送一程。
  当然,从另一方面说,丞相也想通过对军械物资的掌控,把握前线战场的情况,从而更加及时地给前线补充物资、人员。
  国战,尤其是这样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战,前线的指挥固然重要,但后方的支援也更加重要。
  甚至在两国都已经几近明牌的情况下,后勤补给就是此战的决定性因素。
  就像曾经发生在长平古战场上的那一战,看似那是赵括用兵不慎的锅,可但凡赵国还能坚持下去,赵括又何必以攻代守。
  多一日的粮秣,大军就多一分的底气;多一千的援军,大军就多一分从容。
  打仗,终究打的是综合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丞相让马谡在前领兵而自己在后保证军需,倒也是不错的组合。
  看着月明星稀的夜空,丞相虽然身不在战场,心却已经飞到了长平战场之上。
  “算算时间,敌我两军应该都已经抵达上党了。大战,或许就在这一两日了。”默默推算着时间,丞相随即也是喃喃地说道。
  虽然冥冥之中已经感受到了大战就要来临,但此刻的丞相却是无法知晓前线的情况,更无法做出任何的指示。
  不过,丞相似乎也并没有怎么担心前线的战事,转眼间丞相却又将注意力放到了其他的地方:
  “不管后日能不能达到五千的数字,援军都必须出发了。”
  “还有肉食,也要考虑多给前线补充一些。”
  “戈矛和盾牌的数量倒还算充足,明日要传信长安,减少戈矛、盾牌的制作,增加弓箭尤其是箭矢的制作,箭矢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嫌多的。”
  ......
  是的,绕来绕去,丞相还是想着如何给马谡保证好后勤的问题。
  无他,丞相对马谡有信心,尽管,他连马谡即将采取什么战术与战法都不知道,甚至连长平战场之上,到底有多少汉军加入了最后的决战,他都不知道。
  他所知道,就是:他只要在后方把补给准备好,等待自己的就必然是胜利的结果。
  而相较于丞相的淡然与信任,同样前出坐镇的曹叡就显得没有那么轻松了。
  坐在洛阳被修葺好的皇宫之中,曹叡也是眉头紧锁,丝毫没有放松的意思。
  没办法,曹叡是真的怕此战有失啊!同时,曹叡又害怕此战胜得太厉害了。
  怕此战有失,自然不必多说,如今的上党可是聚集着魏国几乎全部的兵力了,这要是全都丢了,整个魏国也就失去了生产的根基;
  可若是战事太过顺利呢?
  却也不是曹叡所希望看到的,毕竟这一场的胜利来自于司马懿。
  虽然此刻的司马懿还算是大魏的忠臣,但隐隐的,曹叡却是已经对司马懿有些忌惮了。
  屡建奇功还不谈不占,这样的将领,对于任何一个君王而言,都是莫大的威胁。
  更别说,此刻到位大部分的兵力都被司马懿我在了手中,若是再胜了,其在军队之中的威望势必再度暴涨。——这可是曹叡所愿意看到的。
  当然司马懿也不是傻子,在开战之前,便是将自己的计划对曹叡河畔突出,更是效仿前辈王翦,不断地向曹叡要这田亩、美女、华宅。
  曹叡当然知道,司马懿的想法就是要让他安心。
  当即,曹叡也是毫不吝啬地将两倍将财货赐予,这也是身在洛阳的曹叡所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自然,司马懿也立即就明白了曹叡的意思——这是在告诉自己,我知道你的想法,你不用多想,随即还还给了司马懿一颗定心丸啊!
  于是,就在曹叡与司马懿两人默契的配合之下,君臣二人之间倒是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也就在汉、魏两国都在静静等待着最终决战的开打之际,上党战场附近却是活跃起了一股不属于汉、魏的斥候细作。
  是的,不仅仅汉、魏在关注着这场决战,东面的吴国也迫切地等待着大战的开启。
  甚至,东吴的迫切,更在汉、魏之上。
  也就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中,长平这片古战场上,呜咽的号角声终于跨越过千年,再度随着旭日冉冉升起......

(https://www.tbxsvv.cc/html/200/200810/1538673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