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390章 血战长平第一日

  隐隐发红的铆钉就要破开皮肤贯穿身体之际,一杆长矛却是突兀地出现在了跳荡兵的身旁。
  锋锐的矛头死死抵在了长盾的牛皮之上,生生地在铆钉刚刚触碰到皮肤之际止住了长盾的前进。
  只是,对面的长盾显然也并不愿就此放弃这难得的机会,埋下头,双脚齐齐发力,便是硬顶着长矛继续压迫着跳荡兵的生存空间。
  长长的矛杆在双方巨力的加持下,慢慢弯曲了起来,而那尖锐的铆钉也是终于破开了皮肤,向着纵深的肌肉刺去。
  殷红的鲜血顺着铆钉便是流淌而出,情知继续下去只有死路一条的跳荡兵,下意识地,便是朝着己方的阵线翻滚了过来。
  而在其身后的自家盾兵也是眼疾手快,当即便将手中长盾稍稍抬起了约么一尺高,堪堪让那跳荡兵滚入其中。
  随着“砰”的一声,长盾再度落下,而那跳荡兵也是终于回到了自家的阵线之中。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便算是对自己劫后余生的庆祝。
  甚至还来不及擦拭胸口的血迹,刚刚死里逃生的跳荡兵便是再度站起了身,拎着手中刀,再度投入了战斗之中。
  今日斩杀敌军、破袭敌阵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还不能撤下休息。
  可惜的是,这次幸运女神似乎并不在眷顾于他,才堪堪从己方的阵线中越出,一阵箭雨便是迎头浇下,任凭那跳荡兵如何辗转腾挪、拼命抵抗也无济于事:
  锋锐的箭矢轻易地便破开了他手臂的皮肤,带着倒刺的箭簇死死地将箭矢卡在了肌肉之中。
  剧痛之下,挥舞手中佩刀的频次明显降低了不止数成。
  密集的箭雨很快突破了佩刀的阻拦,直直地没入了胸膛。
  一根、两根......
  殷红的鲜血从一个个破洞之中喷涌而出,已经被射成了刺猬的跳荡兵终于还是无力地倒在了两军队交战的通道之中。
  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士卒倒在了血泊之中。
  姑姑流淌的鲜血终于是将这一片枯黄的土地染成了鲜红的模样......
  可是,惨烈的战斗,却还在继续着。
  从旭日初升,到夕阳西下,茫茫沙场,终究变成了一幅地狱人间的画面。
  早已干枯的草木早已被鲜血反复浸透,很快又在骄阳的炙烤下变得黝黑。
  秋日的狂风中,战旗猎猎,雷雷战鼓声中,直震得人心肺俱颤。
  无情的刀锋掠过肉体,草芥一般的生命随之消散,只留下同袍们声声呐喊与铁甲碰撞的声音、战马嘶鸣的声音共同谱写出一曲壮志未酬的悲歌,回荡在天地之间。
  天地在此刻仿佛也听懂了那阵阵生命的哀鸣。
  血雨腥风中,天地也变得昏黄混沌了起来,越聚越多的乌鸦在战场的上空不住盘旋、低吟,犹如受伤的神灵在低声的哀嚎——凄凉而阴沉。
  终于,一阵狂风吹来,漫天的尘土飞扬,稍稍吹散了战士们身上的血腥味,却吹不散他们眼中的绝望与决绝。
  号角声响起,鼓点声在催促,冲锋!
  再冲一次!
  哪怕就要倒下,也必须倒在前进的路上。
  一个伟岸的身影,如同那麦田中的麦秆,在这血雨腥风中挣扎着、哀嚎着、抗争着,然后,终究还是被痛苦地折断......
  尽管如此,他们的面容依旧紧绷,他们的眼神依旧犀利而决绝,他们手中的武器依然紧握,就仿佛下一刻,他们还能站起来,再次投入那无尽的战斗。
  不仅双方的士卒们在拼着命,就连双方的将领们也早已经投入了战斗。
  无疑,汉军之中最为亮眼的便是中路的王平和右翼的张苞。
  尽管中路的汉军兵力上只有五万人,是远少于魏军的七万的,可偏偏在王平的亲自带领下,竟然是一直压着魏军打。
  倒不是魏军的孙礼不给力,只是汉军的王平太过用力了。
  一柄大刀被王平舞得是虎虎生风,魏军几乎无一合之敌,再加上汉军步卒的战力本就比魏军稍高了一筹,中路的颓败,倒也在预料之中。
  不仅如此,王平可不是单单的一个猛将而已,他更是支撑起蜀汉后期的智将。
  因此,在稳步推进中路的同时,王平还不忘支援两翼的战斗。
  就像是一个优秀的中单,把对面的中单打爆只是基础,更重要的,却是对边路的支援
  于是,尽管其兵力尚不足魏军,王平却是率先派出兵马对两翼进行支援。
  而随着中路的支援到来,负责汉军右翼的张苞也是迅速把握机会,向当面的王双所部发起了猛攻。
  很快,王双与张苞,两名方面军的主将也是战作了一团。
  可惜,两人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不过,也就在两名主将的大战之中,马青却是带领着汉军在中路同袍们的配合下,逐渐占据了战场的上风。
  等王双与张苞大战了数百回合,纷纷失力而撤回之时间,汉军已经稳稳地压制住了当面的魏军。
  在对右翼完成支援之后,王平也是派出了援军对关兴所在的左翼进行支援。
  只可惜,尽管汉军也抓住机会试图反击,却没能如同右翼一般逐渐占据战场的主动权。
  这还真不能怪关兴,要知道,他面对的,可是足足两万的骑兵。
  在如此平原之上,骑兵打步兵几乎有着压倒性的优势,要不是关兴手里也还有五千多骑兵,此刻恐怕汉军的右翼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很显然,曹爽手下两万骑兵的优势,根本不是中路的千余援军可以轻易弥补的。
  能够做到不败,关兴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面对如此悬殊的战力和兵种克制,即便是马谡亲自上,也未必能有更好的结果。
  不过,令马谡满意的倒不是关兴死死地守住了左翼,而是在如此压力山大的情况下,关兴从始至终都没有向自己要过援军。
  当然,即便是关兴来求援,马谡也根本不会给。
  毕竟,这才是第一日的战斗而已。
  就这样,汉军占据了中路和右翼的主动权,而左翼的主动权却是被魏军牢牢地握在了手中。
  应该说,对于这样的结果,两方人马都是能够接受的。
  从马谡这边来看,自己在兵力明显较少的情况下,还能占据两路的优势,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从司马懿看来,中路的失利实属正常,也在意料之中,至于左翼(汉军右翼对应魏军左翼)的失利只是暂时也是偶然的,只要明日稍加注意,己方就能占据左右两翼的优势。
  而从今日汉军中路驰援两翼的情况来看,只要自己能够占据两翼的优势,汉军极有可能会抽调中路的兵力进行驰援的。
  这也就正中了其战前的布置,当然,前提是司马懿要能将汉军之后的预备队给尽可能地调出来。
  因此,随着太阳的渐渐下山,两军的主将也是双双心满意足地下令鸣金收兵。
  数十万大军的大战,哪怕是对攻,却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决出胜负的,更别说,汉魏两军之间,实力是如此的接近。
  因此,从战斗一开始,两军都已经做好了旷日大战的准备。
  很快,随着鸣金的声音传遍犬牙交错的战场,刚刚还在奋力厮杀的两军,也是默契地如同潮水一般退了开来。
  随即,汉魏两军也是如同两只斗狠的猛兽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地,开始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而等大军归来,一众的损失与斩获也被送到了两军主将的手中。
  汉军方面,仅仅今日一战中,便是损失了足足三千多人,其中损失最多的自然是关兴的左翼;
  魏军方面自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一战之中,损兵更是高达近四千人,至于魏军损失最多的一路,自然是中路。
  这样的战损虽然堪称严重,但也实属正常,毕竟,尽管今日只是第一日的战斗,可其激烈的程度已经趋近于白热化。
  尤其是在正午之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加上血腥气息的浇灌,两军都已经放手一搏。
  当然了,面对这样的损失,马谡和司马懿都表示可以接受。
  汉军方面自不必说,战损比几乎高达4比3,若是能够保持下去,即便不掀开底牌,汉军也将处于优势的地位。
  而魏军方面,虽然战损略略多了一些,但也不过是多了数百人而已。这对于数十万大军的对攻而言,几乎是不值一提。
  更何况,其原因也找到了,就是被中路的游走给脱落的,只要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注意到这一点,战损比势必能降低下来。
  因此,不管是马谡还是司马懿,经过这一日的战斗,不仅没有任何一方气馁,反而是双双对接下来的战斗更加有信心了。
  毕竟,他们的手中还有着必胜的底牌没有打出。
  不过,这看似都能接受的结果背后,汉军方面却还有一件秘密武器,正在缓缓地让汉军与魏军之间的战力拉开差距。
  这秘密武器不是重骑兵,而是酒精。
  是的,作为穿越者,马谡当然知道酒精消毒的作用。
  要知道,这缺医少药的三国时代,大多数的将士受伤之后,都得不到很好的救治,只因为小小的刀伤箭伤就断手断脚的不在少数,甚至,因感染而丧命的伤兵也不在少数。
  什么,金疮药?
  那是只有将军们才能用到的宝贵东西。
  士兵的命远没有一罐金疮药值钱。
  因此,虽然酒精只能做消毒之用,但对于大多数的将士们而言,那几乎跟神药也没什么区别了。
  再加上马谡一系列的要求,诸如所有的绷带和医用器具在用过之后必须经过严格的沸煮等,可以说,汉军的伤兵营比之魏军要好上数个档次不止。
  自然,汉军将士伤愈归队的数量也远在魏军之上。
  汉军本就伤得少,如今归队的还多,这一进一出之下,汉军与魏军之间的兵力差,也是在一点一点的被消弭。
  当然,伤兵归队还需要时间,短时间内,兵力短缺的汉军势必还将处于弱势之中。
  不过,这样的结果,从一开始,马谡就已经预料到了。
  而如今马谡要做的、能做的,也就只剩下等待了而已。
  在短暂地点评过今日之战,指出了几个不易察觉的小问题之后,司马懿和马谡几乎在同一时间便是双双宣布散班。
  如此剧烈的战斗之中,精力的保持,显然也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也就在汉、魏两军军营再度陷入安静之时,在通往河内的官道之上,却是有着数匹战马沿路狂奔着。
  虽然一伙人都是商贾打扮,但看那骑马的架势,再加上这一个个人手上的老茧,很明显,这些都是沙场老卒。
  这当然不是汉、魏任何一家的骑兵。
  毕竟战斗才经历过一日而已,而且战场之上,一切情况也都还在预料之中,无论是马谡还是司马懿都没什么需要上报的。
  而排除掉了汉、魏两军的骑兵,这伙“商贾”打扮的骑兵,其身份就显而易见了。
  是的,没错,他们正是来自东吴的细作。
  而他们之所以一路狂奔,正是要将汉、魏大战的消息传到吴王的案头。
  毕竟,合肥之外的山林之中,诸葛瑾可是领着数万吴军正引机待命着呢。
  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报信的东吴细作经过一日一夜的奔跑,终于也是来到了高都城。
  穿过高都城,吴国的细作便是进入了河东境内。
  与此同时,位于上党的汉、魏两军也是再度展开了新一日的殊死搏斗。
  几乎同样的阵型,也几乎同样的战斗再度在这长平古战场上展开。
  得益于昨日的战斗总结,司马懿也是果断地注重了自家结合部的防御。
  情况果然如同司马懿所想象的那般,虽然汉军中路的优势依然存在,但两翼的汉军却是只能堪堪与魏军战平而已,就这还是在中路王平所部的不断支援之下的。
  可以说,随着战斗的继续,战场主动权已经恢复到了平衡的状态。
  而司马懿当然也知道,自己是时候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了......

(https://www.tbxsvv.cc/html/200/200810/1538673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