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他失败了,程朱奋起反击,老大率整个文官集团,将他的新学扼杀在摇篮里面,捍卫自己的太子大位!
无非,就是这么两种结局。
但是现在,自家亲爹把老二的情报,故意泄露给老大,这不是在……
“你爹我就只有你们这三个混账儿子,一个憨,一个精,一个蠢。”
朱高燧:“???”
嗯?
老大,憨?
老二,精?
那我老三蠢?
你大……可不必实话实说。
“你们都说,朕偏爱老二,不喜老大。”
“这一次,朕默许老二弘扬新学,那也不能让老大蒙在鼓里!”
“都是朕的亲生儿子,朕哪有什么偏心的道理,奈何……唉!”
奈何大明皇帝只能有一位,那张九五之尊的龙椅,也只有一张!
朱棣走出寝宫,眺望着应天方向。
既然你们要争!
既然你们要斗!
那朕就给你们这个机会,亲自给你们搭好台子,去争,去斗!
无论是太平天子,还是开疆雄主,大明都只能留下一位!
也只能,有一位!
应天,帝都。
自上次胡元澄指出了冶铁弊病,朱高煦便于他扎根于二局,致力于解决这个难题。
相比于后世,大明的冶铁工艺确实有些落后。
但这个时代最好的工匠都被朝廷征召,皇家制造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代表此刻大明冶铁工艺的最高水平。
朱高煦记得很清楚,用煤炼铁,一直都是古代的正常做法。
因为煤相比于炭而言,降低了炼铁的成本,还可以节省木炭,所以一直都是古代炼铁的主流。
但是,煤中含有磷硫等大量杂质,成了制约冶铁工艺发展的最大杀手。
用煤炼铁,完完全全就是错误的,将整个冶铁行业带入了歧途。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煤炼制焦炭,再用焦炭炼铁。
于是在朱高煦的亲自主持下,皇家制造局二局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
原本低矮的铁器作坊全都被推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炉。
这些高炉肚皮宽大,颈部逐渐收缩,从外观上看着有些像是花瓶。
为了提高这一座座高炉的使用寿命,并且解决坩埚的制作问题,朱高煦几经寻找,终于找到了完美的耐火材料——石墨!
其实如果只是建造一座可以炼铁的高炉,直接使用粘土筑造,或者用红砖砌都没很大问题。
关键朱高煦希望提高它的使用寿命,于是在高炉内衬中,使用了后世炼钢炉才用的高级耐火材料。
石墨这玩意儿用途很多,放到现在它就是绝佳的耐火材料。
朱高煦命匠人将匠先把石墨粉碎粉碎加水过筛成细泥,再像塑瓷胎那样在飞速旋转的木盘上手工成型,最后放到特制的高温窑中煅烧成型,石墨坩埚就此出炉!
古人炼钢,大多采用炒钢、百炼钢与灌钢这三种炼钢工艺,但是都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钢铁!
朱高煦窑的,是坩埚炼钢!
自从春秋时期古人发明坩埚炼钢法以来,到汉朝最为兴盛,用它炼出的钢铁制成坚固的鱼鳞甲、锋利的环首刀,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大汉王师,才有了“明犯大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宣言!
然而不知因何原因,坩埚炼钢法在南北朝时期就失传了。
反倒是印度阿三们用坩埚炼钢法炼制出了乌兹钢,以此制作的大马士革军刀锋利无比,成为欧洲那些自诩高贵的野蛮人竞相追求的珍贵武器。
(https://www.tbxsvv.cc/html/200/200208/1605991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