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是今日在青峰山上鲲鹏妖师让三界中人知道了自己原形究竟有多么庞大。
长九万里的鲲鹏真身!两只巨大的肉翅展开,犹如那垂天之云。
而这时的清风山上虽然有护山大阵护持,但是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彷佛被一股澎湃的能量缩束缚住了。
“轰隆隆……”整个天空仍是不断地震动,越来越多的云朵的疯狂的朝鲲鹏妖师身边聚集夺来。而当玄都**师从玄都天上下来时却看到那云层之后的道道神雷在那里孕育着。
见这鲲鹏妖师全力一击尚未奏效就如如此威势,玄都**师知道若是自己老师未曾赐下太极图的话,恐怕竟鲲鹏妖师如此一击之后整个东胜神州与整个东胜神州之上生灵恐怕劝回化为虚无。
想到此处,玄都**师将手.中的太极图一抛,顿时出现一座金桥。而后玄都**师举步上了金桥,用手一指金桥之上却是出现了太极符印。
默声念咒,那太极印符顿时化做.黑白两仪之气。两仪之气向周围扩散开来,所过之处,虚空皆是粉碎,狂暴的地风水火蜂涌而出。
陡然,一道青光出现,播散开来,.地风水火一遇到青光纷纷平息,渐渐的一片天地将鲲鹏与整个武夷山罩在中央。做完这些之后,玄都**师便坐在太极图凝聚出的金桥之上,运转法力,按自己师父太清神人所说让清虚与鲲鹏妖师在这两仪微尘大阵之中争斗。
两仪微尘,借天地两仪之气,自成天地。形成的大阵,.威力自然无比巨大。当日诸位准圣争夺鸿蒙紫气时,老子便赐下太极符印命玄都**师布下两仪微尘大阵,让三界准圣在阵中争斗一番,以了因果。而今日人教教主太上老君又赐下先天至宝太极图,
那就是说在老子看来今日清虚与鲲鹏之战比当.日三界准圣争夺鸿蒙紫气还要猛烈,故而老子又赐下太极图命玄都**师布阵。
可能是心存估计吧。在玄都**师未来之时鲲.鹏妖师也不敢动攻击。可如今玄都**师奉老子之命下山布下两仪微尘大阵,鲲鹏妖师心中大定,准备放手施为了。
顿时随着鲲鹏.妖师整个天地气流都急剧旋转,云朵闪电都被吸收了下来,按照特殊的轨迹旋转,而在旋转中心的清虚就好像是滔天巨*之中的一夜扁舟一样不断的飘动。
而那九万里之长的鲲鹏,张开那深不可测的嘴巴,吞天吸地,无所不包容,云朵、闪电一切都被鲲鹏吸入口中,一切都化作了能量,变成了一道道能量,不断旋转着,按照特珠的轨迹涌入鲲鹏的嘴巴。
“轰!轰!轰!”紧接着青峰山方圆几十万里之内的无数生灵都看到那青峰山上直冲九霄的万丈黑光和黑光之中纵横四射的五色剑气。
“清虚胜了?”西方大雷音寺之中,相视而坐的释迦牟尼与弥勒尊王佛对视一眼,各自都掩饰不了眼中的惊讶。
“怎么可能?”惊得从莲花座上欠起身来,弥勒尊王佛喃喃自语道:“清虚竟然能接下如此一击?”
“南无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念声佛号,一是为了弥勒尊王佛冷静下来,二是也要让自己这顶下来。释迦牟尼佛真的没有想到,那鲲鹏妖师一击威力之大绝对可媲美混元圣人全力一击,可是那清虚又是怎么接下来的呢。
看了看那慢慢有些镇定下来的弥勒尊王佛,释迦牟尼沉声道:“弥勒尊王佛,与贫僧去八宝功德池拜见两位圣人可好?”
一听释迦牟尼之言,弥勒尊王佛幡然醒悟。对啊,既然自己与释迦牟尼佛想不明白,何不去向两位圣人请教。
当下二人便出了大雷音寺直往八宝功德池赶去。
“弟子拜见释迦牟尼佛、弥勒尊王佛。”刚到八宝功德池外,释迦牟尼、弥勒尊王佛便见两位圣人身边小沙弥普智在外等候。
“普智,去为贫僧二人禀报两位圣人,就说我二人有要事求见二圣。”
“两位佛祖。”小沙弥普智躬身说道:“佛母说了两位佛祖回大雷音寺吧。”
“什么!”
“佛母让两位圣人回大雷音寺并且召回尸弃佛等四位古佛。”
“这怎么可能!”听普智之言弥勒尊王佛怎么可能相信,准提佛母招回四位古佛便是说放弃去营救孔馨儿与鹏魔王了。也就是说准提佛母放弃了这次佛门大兴之机。而弥勒尊王佛有如此反应不是为了佛门大兴倒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成道之机就这样没了。
“弥勒尊王佛!”见弥勒尊王佛有些不对,释迦牟尼连忙出言制止,“此乃两位圣人道场,弥勒尊王佛不可无礼。”
“无妨。”就在这时从八宝功德池中传出了准提佛母的声音,“释迦牟尼佛、弥勒尊王佛,你二人进来吧。”
总算听见圣人召见,释迦牟尼与弥勒尊王佛进到八宝功德池中,来到那菩提树下乡两位圣人叩拜道:“弟子拜见两位圣人。”
“不必多礼。”和往常并不一样,今日向来都是闭目养神、不愿多言的阿弥陀佛看着自己的关门弟子弥勒尊王佛道:“弥勒,你之来意吾已知晓,但天命难为也无法强求。”
“天数?”听阿弥陀佛之言,弥勒尊王佛反倒更加疑惑了。“老师,那天数不是要大兴我佛门吗?”
“悟空,在那狮驼岭到底是怎么回事?”听从禺狨王移来大山之下逃出生天的沙悟净说孙悟空在狮驼岭中遇到强敌,生死不明,唐三藏本来心中焦急万分,可没想到孙悟空却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只是手中没有了那从来不离手的如意金箍棒。
“师父,快走!”此时的孙悟空也顾不得和唐三藏讲述事情原委,便招呼猪八戒、沙悟净收拾行李,赶快上路。
“八戒、悟净,赶快收拾东西上路。”见孙悟空满脸焦虑,唐三藏知道孙悟空如此惊慌定是有要事生,连忙催促猪八戒、沙悟净收拾行李上路。
当唐三藏在孙悟空护持下上了狮驼岭时才现这岭上一片狼藉,尽是倒树、乱石,彷佛一场惊世之战曾生在此处一样。
下了狮驼岭,到了狮驼国前,虽然唐三藏、猪八戒、沙悟净三人为有何察觉,但孙悟空却感觉到这狮驼国在不久之前定然有过一次大战。可现在知道有强敌不知隐藏在什么地方的孙悟空也顾不得调查此处之事,交上了欲在此地歇脚的唐三藏三人继续向前赶路。
可就在这时,眼尖的孙悟空却现那前方路口有一人站立在那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当年的老冤家二郎真君杨戬。
“悟净、八戒好生保护师父。”嘱咐了沙悟净、猪八戒,孙悟空伸手从脑后将释迦牟尼佛留给自己的救命毫毛拔了下来张口一吹变作一根铁棒。此时失了金箍棒的孙悟空只好变出兵器以防变故。
看着满脸警惕的孙悟空,杨戬哈哈一笑,“孙悟空,怎么见到我杨戬害怕了?”
“哼!”孙悟空此时还真是害怕,当然并不是害怕自己不是杨戬对手,而是害怕有人对唐三藏不利。
可是孙悟空的担心明显是多余的,那杨戬调笑完孙悟空,左手一翻一根铁棍出现在杨戬手中。
“金箍棒!”不但是孙悟空,就连那端坐白马上的唐三藏与牵马的猪八戒、挑行李的沙悟净也俱都一惊,这金箍棒怎么会在杨戬手中。
“杨戬!”孙悟空上前一步,厉声喝道:“俺老孙的金箍棒怎么会在你的手中?”
“呵呵。”听孙悟空质问,杨戬呵呵一笑,“孙悟空,你不用管这金箍棒为何会在我的手里,你只要知道是我将他还你的就够了。”说着杨戬一甩,将如意金箍棒向孙悟空甩了过来。
一把接过如意金箍棒,孙悟空将其往身后一背,“杨戬,你如此是何用意?”
听到孙悟空问话,可是杨戬却像没有听到一样,转身驾云而走。
“杨戬!”“杨戬!”……不管孙悟空怎么召唤,那杨戬就好似未听到一听驾云离去。
狮驼岭以北碧天林中静心湖旁,昨日还厮杀在一起的黄天化、邓蝉玉、鹏魔王、孔馨儿此时正坐在湖边闲聊,见杨戬从天而降,黄天化笑道:“杨戬师兄,都办好了?”
“师弟放心。”杨戬哈哈一笑,“师弟,你不知道那孙悟空见到我时可是吓坏了啊。”说着杨戬望向邓蝉玉道:“若是今日是师妹去向孙悟空还金箍棒的话,恐怕那猴子一个跟头就跑了。”杨戬说得也并无道理,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就是邓蝉玉用缚龙索将孙悟空抓住,正如杨戬说得,今日手中无了金箍棒的孙悟空若是真的见到邓蝉玉的话或许真会逃走也不一定。
岭梅将破玉,池水渐成冰。红叶俱飘落,青松色更新。淡云飞欲雪,枯草伏山平。满目寒光迥,阴阴透骨泠。
又是一个冬天,自从离了狮驼国,唐三藏师徒冲寒冒冷,宿雨餐风。
这日正在赶路时,孙悟空极目远眺现前面有一座城池,便向唐三藏禀报道:“师父,前面有座城池,你我师父今日在此歇歇脚可好?”
“好。”赶了一天路的唐三藏虽然也累了,但心中还是担忧。“悟空,那城又是什么所在?”
可是唐三藏这个问题,孙悟空真的不知道。“师父莫急,咱们到了跟前自知,若是途径之国,我等就须要倒换关文;若是府州县衙,咱们从住宿一晚经过。”
师徒二人言语未毕,便到城了门之外。唐三藏翻身下马,由猪八戒牵着白马,一行四人进了城们。
“悟空,你且去问问此处是何地界?”此时的唐三藏还不忘打探清楚。
听师父吩咐,孙悟空向四周一看,只见一个老军,在那向阳墙下,偎风而睡。
孙悟空走上前去摇他一下,叫声:“长官。”
那老军猛然惊觉,麻麻糊糊的睁开眼,看见孙悟空这般模样,连忙跪下磕头叫道:“爷爷!莫要吃我!莫要吃我!”
“这老儿把我当妖怪了?”孙悟空喝道:“你休胡惊作怪,我又不是什么恶神,你什么爷爷?”
可听了孙悟空之言,那老军磕头道:“您是雷公爷爷!”
“雷公?”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孙悟空道:“休要胡说!我乃东土去西天取经的僧人。适才到此,不知地名,才过来问你一声的。”
“原来是和尚啊!怎么长得这般丑陋?”那老军闻言心中暗暗嘀咕,可此时却放了心,打个呵欠,爬起来,伸伸腰道:“长老,此处原唤比丘国,今改作小子城。”
“小子城?这名倒是奇怪。”可是既然打探出唐三藏想要知道的事,孙悟空也不再人家城名上做过多的纠缠,“你国中有帝王否?”
“有,有!”
都问清楚了,回到唐三藏身边,“师父,此处原是叫比丘国,今改为小子城。但不知改名之意何故也。”
“哦?”听孙悟空之言,唐三藏有些疑惑道:“既是比丘,为何又改为小子?”
“想是比丘王崩了,新立王位的是个小子,故名小子城。”当然了能说出这么混的话的也就只有那猪八戒了。
这不,一听猪八戒说的,唐三藏连连摇头“决无此理,我们且进去,到街坊上再问。”
“呵呵。”这时沙悟净笑道:“不错,我等还是去城中问问的好,或许是那老军被大哥唬得胡说,咱们且入城去询问。”
当下,师徒四人牵着马,挑着担,在街市上行只见这小子国中繁华气概非凡,但只见家家门口一个鹅笼。
“悟空。”唐三藏回头向孙悟空问道:“此处人家,都将鹅笼放在门,是何道理?”
这便是让孙悟空郁闷的事,每当有什么问题时唐三藏都会询问自己。虽然很喜欢师父对自己的这种信任,可有些事情孙悟空真的不知道。
好在就在孙悟空怎样回答唐三藏的问题时,猪八戒替自己解了围。原来这猪八戒刚刚听到唐三藏所说,左右一看,看到每家每户门口排列五色彩缎遮幔。这猪八戒笑道:“师父,今日想是黄道良辰,都准备送礼。”
“胡说。”显然唐三藏对猪八戒的回答大为不满,“哪里有家家都送礼的?其间必有缘故,悟空你且上前看看。”
“又要我去。”孙悟空虽然心中暗暗嘀咕,可却并没有不满,毕竟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长,孙悟空与唐三藏之间的师徒感情也越来越好。
想到此处,孙悟空刚想去查看那家家户户门口鹅笼是怎么回事,却被唐三藏叫住道:“悟空你变化一番再去,省得你嘴脸丑陋,吓坏了人家。”
此时有些哭笑不得的孙悟空听到唐三藏吩咐,只能捻着诀,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蜜蜂,展开翅,飞近边前,钻进幔里观看,原来里面坐的那个小孩儿!再去第二家笼里看,也是个小孩儿。连看**家,都是个小孩儿,却是男孩,没有一个是女孩。
而这些孩子有的坐在笼中顽耍,有的坐在里边啼哭,有的在笼中吃果子,有的倒在其中睡觉。
看完了,孙悟空飞回唐三藏身边现了原形道:“师父,那笼里是些小孩子,大的不满七岁,小的也只有五岁,不知何故。”
唐三藏听到孙悟空所见所说,疑思不定。而这时转过街口见到一衙门,上面写着金亭馆驿。
唐三藏喜道:“徒弟们,我们且进这驿里去,一则问他地方,二则喂马匹,三则天晚投宿。”
“正是,正是。”早已腹中饥饿的猪八戒一听要进驿馆顿时大喜。
唐三藏师徒四人欣然入了驿馆,让那官人报与驿馆驿丞。驿丞连忙将唐三藏等人接入门内。
上了斋菜,驿丞问唐三藏道:“长老自何方来?”
贫僧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者,今到贵处,有关文理当照验,权借宝地一歇。”唐三藏道:“今日可得入朝面见陛下,倒换关文?”
“今晚不能,须待明日早朝才可见到陛下。”
“贫僧有一件不明之事请教,烦为贫僧指示。”
“长老请讲。”
见这驿丞答应,唐三藏开口问道:“贵国养孩儿,不知怎么照看?”
“虽然长老是出家之人,但也不会不知这个吧。”听唐三藏之问,驿丞十分疑惑,可仍然答道:“俗话说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养育孩童,乃是父精母血,怀胎十月,待时而生,生下乳哺三年,渐成体相,怎么长老连这个也不知道?”
“不是贫僧不知。”唐三藏闻言,正色道:“据大人所言与我大唐无异,可是贫僧进城时,却见街坊人家,门前各设一鹅笼,都将小儿放在那鹅笼之内。不知为何?”
“啊?”不曾想到唐三藏其实要问的是这个,那驿丞大惊,连忙道:“长老莫管它,莫问它,也莫要理它。请在此安歇一晚,明早就上路去吧。”
唐三藏闻言,一把扯住驿丞,定要问个明白。
可那驿丞却怎么也不肯说,只道:“长老谨言!”
但是今日唐三藏一不放,一定要问个详细。那驿丞无奈,只得退去其他人等,悄悄对唐三藏四人道:“适才长老所问那鹅笼之事,实在是当今国主无道!”
唐三藏道:“何为无道?”
“此国原是比丘国,近有民谣,改作小子城。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岁。其女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并与其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疲惫,饮食少进,命在须臾。国中太医院检选良方,不能疗治。只有那女子之父,也就是国丈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寿,前些年国丈曾去十洲、三岛,采将药来,俱已完备。但只是药引子利害,至今还未能求得。”
“哦?那药引子是何物?”
“哎……”听孙悟空出言询问,那驿丞长叹一声道:“那国丈说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这些鹅笼里的小儿,俱是选就的,养在里面,只等着为国王挖心治病的。”
“啊!”
“什么!”
“怎么可能!”
听着驿丞所说,唐三藏四人那肯相信,唐三藏问道:“那些孩子的父母就允许国王杀死自己骨肉?”
“那些孩童父母,哪有不惧怕王法的。只因国王下令,俱都不敢啼哭。”
“昏君!”纵使是出家之人,今日听到此事,唐三藏也不由得怒。
“长老明早到朝,只去倒换关文,不得言及此事。”那驿丞说完抽身而退。
见唐三藏这时眼含泪水,猪八戒上前劝道:“师父,你是哭什么啊?你这不是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吗?”见唐三藏怒视自己,猪八戒连忙解释道:“常言道,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那国王虽然无道可伤的是他的子民,与师父你何干?”
“八戒!”听着猪八戒胡言乱语,唐三藏滴下泪水道:“我出家人,积功累行。怎么这昏君竟然一味胡行!”
“就是。”这时沙悟净开口道:“我还从来听说过吃人心肝,可以延寿。这都是无道之事,我等不得不管!”
“不错!”孙悟空出言道:“师父且莫伤悲,等明早倒换关文,与国王讲过。如若不从,老孙倒要看他那国丈是怎么模样的一个道人。”
“大圣说得有理。长老,你且睡觉,明日让大圣同你进朝,看那国丈是好是歹。如若是人,只怕是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徒以采药为真,只需大圣化他皈正便可。但若是妖邪,只需大圣把他拿住,与那国王看看,叫他宽欲养身,定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
“好。”唐三藏闻言大喜,可转念一想却又对孙悟空道:“悟空,悟净此论甚妙!但是见了昏君,我不可寻问此事,否则那昏君不分远近,以散布谣言怪罪我等那该如何是好?”
“师父放心。”孙悟空笑道:“俺老孙自有法力,明早先将鹅笼小儿摄离此城,叫他明日无法取心。那些地方官员自然上报,那昏君必有旨意,或与国丈商量,或者另行选报。”
当即,孙悟空抖擞神威,吩咐猪八戒、沙悟净守护好唐三藏,在驿馆之中等着自己施为。若是有阴风刮动,就是自己救那些小儿出城了。
这孙悟空出得门外,双脚点地起在半空中,使出昔日须菩提祖师所传络净法界,拘得这城中城隍、土地,并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都到空中。
“大圣,今夜唤吾等前来,有何急事?”
“今日我师徒路过比丘国,那国王无道,听信妖邪谗言,要取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心肝做药引子,指望长生不老。我师父不忍,欲要救这无数小儿,故老孙特请列位,各使神通,与我把这城中各街坊人家鹅笼里的小儿,连笼都摄出城外山树林深处。照看一二日,给他们些果子食用,待俺老孙除了妖邪,你等送来还我。”
众神听令,即便各使神通,按下云头,满城中阴风滚滚,惨雾漫漫。
这时也就是三更时分,众神把城中鹅笼尽数摄去各处安藏。
“义父,这是怎么了?”就在这小子国皇宫之中,一大殿中,一女子向一老道士问道。
“无他,是那孙猴子来了。”
“孙猴子来了?”这女子眉头一皱,“可是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恩。”那老道士点了点头,“除了他,还有哪知猴子能让南极仙翁请我来此地等候?”
“义父。”这女子听老道之言,嬉笑道:“女儿曾听闻有一只猴子名淮水巫之祁,似乎义父还不是他对手吧。”
“呵呵,你这丫头。”老道笑骂一声,道:“如果是那淮水巫之祁的话,南极仙翁也不会请我来此。”
“为何?”
“因为要是那淮水巫之祁的话,来此的便会是阐教清虚真君了。”
就在这时,突然大殿之外有侍卫禀报道:“娘娘,陛下醒了正到处找你呢。”
“快去吧。”
“是,义父。”
当那女子从大殿之中走出后,这老道士一个人坐在香炉前喃喃自语道:“南极道友,吾鹿杖仙欠你的因果今日就还了吧。”
第二天天晓,唐三藏醒来,对孙悟空道:“悟空,咱们趁着这国中陛下早朝,倒换关文去吧。”
听唐三藏之言,孙悟空道:“师父,你自己去恐怕不管事,待老孙和你同去,看那国丈邪正如何。”
“好。”唐三藏点头道:“此事还需悟空与吾前去,只不过为师怕你前去却不肯行礼,恐国王见怪。”
“这……”孙悟空眼珠一转道:“那老孙就不现身,暗中跟随你,保护师父。”
唐三藏闻言大喜,吩咐八戒沙僧看守行李马匹,换上那释迦牟尼所赐锦蝠异宝佛袈裟,头顶戴金顶毗卢帽,手中拿着九环锡杖,在驿丞的带领下往皇宫走去。
而孙悟空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变做个飞虫,飞在唐三藏帽儿上,出了馆驿,直奔皇宫。
到了朝门之外,唐三藏见有黄门官,上前施礼道:“贫僧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者,今到贵地,理当倒换关文。意欲求见陛下。”
“长老稍等。”那黄门进去为唐三藏传奏,这小子国国国王喜道:“远来之僧,必有道行。快请长老进殿。”
黄门官奉了国王旨意,将唐三藏请入殿中。唐三藏在阶下朝见后,这国王请上殿赐坐。
可就在那国王正要问唐三藏取经原因,只听得当驾差官奏道:“陛下,国丈求见。”
“国丈来了。”那国王一听连忙下了龙床,躬身迎接。而这时唐三藏也不好再坐着了,也只能起身。正好向那边望着,要看看这国丈是何人物。
而这时在唐三藏毡帽上的孙悟空运起火眼金睛向来人望去,只见一老道士向大殿走来。头上戴一顶淡鹅黄九锡云锦纱巾,身上穿一领箸顶梅沉香绵丝鹤氅。腰间系一条纫蓝三股攒绒带,足下踏一对麻经葛纬云头履。手中拄一根九节枯藤盘龙拐杖,胸前挂一个描龙刺凤团花锦囊。玉面多光润,苍髯颔下飘。金睛飞火焰,长目过眉梢。行动云随步,逍遥香雾饶。
鹿杖仙来到大殿前,也不向这小子国国王行礼,昂走上大殿。
而这国王反倒欠身道:“国丈仙踪飘忽不定,不想今日驾临。”当即便请鹿杖仙在左手上坐赐坐。
可就在鹿杖仙刚坐下是,唐三藏站起身来,双手合十躬身向鹿杖仙施礼道:“国丈大人,贫僧问讯了。”
淡淡的看了一眼唐三藏,鹿杖仙端然高坐,也不向唐三藏回礼。转面向国王问道:“这僧人从何而来?”
听鹿杖仙之问,这国王连忙答道:“此乃东土唐朝差上西天取经者,今日来是为倒验关文。”
“哦?”鹿杖仙笑道:“西方之路,有何好处?”
“自古西方乃极乐之胜境,如何不好?”听鹿杖仙之言,幼时便在金光寺驳倒众僧的唐三藏仍有昔日之风采,当即便出言反驳。
这时小子国国王国王问道:“寡人闻上古有云,僧是佛家弟子,可是不知僧可不可能不死,一心向佛可能长生?”
“南无阿弥陀佛。”唐三藏闻言,念声佛号应道:“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净而千种穷。若乃坚诚知觉,须当识心:心净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清。真容无欠亦无余,生前可见;幻相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行,万行自全;若云采阴补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故而可能长生。”
可是那鹿杖仙闻唐三藏言,哈哈一笑,用手指这唐僧道:“你这和尚满口胡言!”
“南无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所言句句属实,国丈为何如此说道?”
见唐三藏今日有意与自己论道,鹿杖仙开口道:“寂灭门中,须云认性,你不知那性从何而灭!枯坐参禅,尽是些盲修瞎炼。俗语云,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熬煎,反成祸。更不知我这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携箪瓢而入山访友,采百药而临世济人。摘仙花以砌笠,折香蕙以铺锑。歌之鼓掌,舞罢眠云。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施符水,除人世之妖氛。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华精。运阴阳而丹结,按水火而胎凝。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如冥。应四时而采取药物,养九转而修炼丹成。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比你那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般遗臭壳,又不脱凡尘!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今日若是清虚等人、阐。截玄门三教弟子在此,听这鹿杖仙之言一定会大为赞同的。因为在盘古正宗眼中,佛门就是旁门左道,寂灭**也不入流。
“坏了!”当听完鹿杖仙所说,那在唐三藏毡帽上的孙悟空大惊,在暗中观察了很久,可孙悟空还是没有看出这国丈虚实。不过孙悟空知道此人绝不好对付,恐怕今日在这小子国中自己师徒又遇到硬茬了。
而论道就更别提了,若是这鹿杖仙是修行千年的老妖的话,那道行不知道会有多高。与他论道?唐三藏要是赢了才怪呢。
“好个‘惟道独称尊’,‘惟道独称尊’”。果然如孙悟空所想,听完鹿杖仙所言,满朝文武与那国王纷纷叫好。
而长唐三藏见众人都夸赞鹿杖仙,不由得有些羞愧。而这时为了给唐三藏留些面子,这小子国国国王叫来光禄寺安排素斋,接待那远来之僧出城西用斋。而唐三藏也借着这台阶,谢恩而退。
“悟空,你可探出什么?”
“不曾。”在唐三藏毡帽上的孙悟空沉声道:“凭老孙火眼金睛还没有看出那道人虚实,则可说明那人本事绝对在老孙之上。”
“啊?”唐三藏听闻孙悟空之言又是大惊,没想到自己一时心善又惹了祸事。
“悟空,那你和悟净、八戒联手能胜那道人否?”
听唐三藏之问,孙悟空轻叹一声,“师父,那道人虽然老孙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可是却知此人绝非等闲。”
果然不出孙悟空所料,这道人还真不是等闲。
却说上古洪荒巫妖决战之时,亿万巫妖大军冲杀在一起,战场之上血肉横飞,呼喝与惨叫交织,性命犹如草芥,瞬间便有无数元神消散,真灵被灭。在这无边杀气中,巫、妖二族几乎无有见谁畏惧退缩,倒下一个,随即便有数名族人冲上拼杀,以血搏血,以命换命,似乎永无止境一般。
只是这世间本来就无完全绝对之事,说是几乎,自然会有例外。
那妖族后方有个军队,这军中军师便是今日的鹿杖仙。那时的鹿杖仙并没有像今日这般是一老道士模样。那时的鹿杖仙乃是一浑身肌肉纠结的三丈大汉,身披里金生铁甲,手使一杆大枪,一对鹿眼瞪出,煞气腾腾,威风凛凛,不但是军中智者,还是一员猛将。
只见他大枪一挥,麾下十万精锐妖兵蜂拥而动,气势汹汹地冲向前去。而这鹿杖仙自己却立于原地不动,待到身边族人渐少,纵身一遁,便已消失不见。偌大一个杀场,竟是无人察觉。
就在巫妖战场之西不远处有片榆树林,方圆一里有余,这里生有一些妖族精怪,早就跑到天庭避难去了,剩下不少灵智未开的走兽飞禽,则被上面的滔天杀气吓得颤颤抖,呆在兽穴鸟巢之中不敢动弹。
而这原本寂静异常的树林,忽的降下一物,不是那天庭之上逃遁的妖族将领却又是谁?这鹿杖仙聚目四处扫视,现周遭无有异处,安下心来收了大枪,喃喃自语:“吾且先避过今番再说。”紧接着又听“哞——”的一声叫唤,变作一头高有丈余的大白鹿,不紧不慢地踱步行至一处青草地,悠闲地啃起嫩草来了。
可是鹿杖仙却不知道什么叫祸从天降。
原来在这树林之中,那西方圣人准提刚刚从天上经过。准提道人往下一看,正好看到这鹿杖仙从战场上逃出颇感有趣,知道这鹿精必然是天庭逃兵,虽然罔顾族人在上拼杀,自己却逃遁避祸,有些不忠不义,然避死延生乃是生灵本性,抛开气节不谈,这鹿精也算是个识时务的精觉妖怪。而且他身上还配有一面腾云隐光镜,乃是件极具隐藏妖气、掩饰妖体之效的先天灵宝,此时用起来,若不是碰上准提道人这等混元圣人,便是那些个妖圣大巫也休想认得出来,只会当他是头寻常野鹿罢了。
本来准提道人心系天庭战况,沿途一般是不理会这种不惹事生非的妖怪的,但今天也是这鹿杖仙撞个凑巧,准提道人见他有些意思,便有了收为坐骑的念头。
鹿杖仙真是刚出狼口,又进虎窝。
(https://www.tbxsvv.cc/html/2/2752/118414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