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死战 上

?    “嘟……”

    南京下关码头,一艘江轮拉着悠长的汽笛驶入了码头在日本人封锁了北部中国海以后,1932年春的下关码头和上海滩码头一样,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治下最繁忙的港口,南来北往的货物和旅客都在这里入埠如今北部战事吃紧,整个码头反而变得愈加繁忙起来,除了一些投机倒把的商人准备去做东北军张学良的生意外,相当一部分旅客都是想要乘坐津浦线铁路,从南京前往东北投军的热血青年

    “让让,麻烦让让嘞……”

    “别挤,别挤,让孩子先过……”

    江轮靠岸,一堆苦力哈哈和黄包车司机就围了上来,当然还有一些旅馆客店的拉生意的掮客,将原本就不太大的码头,挤得水泄不通

    柴春等众人先上了码头才带好唯一的行李箱,稳健地踏上跳板,准备上岸

    “心”

    人潮拥挤,前方一个孩子因为被挤了一下,顿时挣脱身后父亲的手,眼看就要落水

    说时迟那时快,柴春的左脚猛地一伸,右脚死死地定在跳板上,动作迅稳健,险而又险地勾住了孩身上的衣服,把她拖了上来

    “谢谢恩人,谢谢,谢谢”

    柴春笑笑,示意无事,目送两父女远去,从他们的衣着和随身带的包裹来看,应该是所谓的乡下人来上海滩找事做的孩子不过五六岁的光景,却要和父亲流浪上海滩,为了遥遥无期的温饱梦想而挣扎,真是可悲可叹他不由想到了西南,在那里,不只是自己曾经免费上学,其他的孩子到了年纪也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念,相比起他们来,这个孩几乎就是一个南京政府治下乡村孩子悲苦命运的缩影,很可怜“老无所依,少无所教这一切总有一天一定会改变的”

    “真的吗?”

    柴春刚说完,旁边一个同样带着行礼箱的女孩就面带笑意地望着他少女一身典型的国民政府治下的女中学生打扮,短短的学生头,的瓜子脸,皮肤很白皙,水灵灵的,一看就是出身比较好的人家刚才她已经在岸边看到柴春利索救人的样子了,现在又听到他说话有些特别,不禁起了好奇

    柴春没有回话,这个女孩虽然有着过常人的美丽,但他却不愿意接触,反而提着箱子向前走,招来了一辆黄包车,就直奔市区了

    “你这人真没礼貌”丫头一跺脚,没想到碰了个没趣

    第二天,津浦线开往天津的火车上,柴春坐在简陋的火车厢中,对比起曾经在西南坐过的火车,连他这个穷人家的孩子都觉得有些不习惯在西南,虽然火车不豪华,但整体比自己这个车厢强太多了

    想起来之前总长说的话,柴春就满身热血

    “……我屡屡帮你,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看看给人一个机会,或者改变一个人命运后,他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多远说句心里话,只要我一个命令,你日后的路肯定会比别人顺得多但是,我不能这样做正如当年我早已家财万贯却不给你真金白银一样,这个世界,许多东西都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而且,在我这个位置上,几乎不可能给予你什么特殊照顾,我能帮你的,只是给你提供机会正如当年,我在昆明遇到你时,绝望之际,给你一个机会当你母亲受了冤屈时,我也给予了你帮助

    你是一个非常有军事才华的人,自己的路需要自己去闯,给你两个选择,去东北,或者去四川,只有这两个地方能给你施展才华的机会

    你可以把我当做总长,也可以视为我恩人,或者叫我大哥,只要你能为这个民族做出贡献,有所成就,我都会为你自豪”

    “我去东北总长教训的是,踏踏实实做人,实际行动爱国我一定会用自己的热血,捍卫这个民族,为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

    “你去,作为华夏军校这一届最优秀的毕业生,我对你充满期望至于你的母亲……无论你将来如何,就算万一为理想付出了生命,我也保证她终生衣食无忧去,男儿当自强,志在四方,乱世之中正是你们年轻人的机会无论是为了实现理想,还是为了护卫这个民族,或者想要出人头地,这都是绝好的机会”

    柴春捏紧了拳头,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这四年的军校生涯让他收获颇丰,不但成为了这一届毕业生中最优秀的步兵科学员,而且在最后的毕业实战模拟演习中,得到了蔡校长亲自颁的优秀学员第一名奖状

    不知不觉,火车已经到了天津,下了车,还没出站就听到有人在身后喊,没想到却是那个在下关码头见过一面的美貌少女

    “有什么事吗?”或许是再次的相遇,让柴春少了些冷酷

    “你这个人怎么冷冷的,也是去锦州投军的?”少女见他总是一副酷酷的不肯多说的样子,真忍不住想捉弄一下这个身着式中山装的青年,“嘻嘻,我也是去锦州的”

    “你好”对于临战之际敢于奔赴锦州的热血青年,柴春还是很尊敬的

    “你说话真简单,咯咯,我一个人去锦州挺害怕的,要不你和我一起?”

    “好”柴春点头答应了,这个少女说得有理

    “别冷冰冰的了,说不定以后我还能救你一命呢”

    柴春微微一笑,去投军总是要上战场的,这丫头不是在咒人出事吗不过也不管她,径直帮她拎起箱子,就大步流星地朝前走

    几天后,柴春带着这个好奇宝宝,终于到了锦州他也弄清楚了,这丫头叫杭惜湖,取得是西湖的谐音她居然是杭州城内一个医学世家的千金,念的丫头,听说东北战事将再起,和几个同学一合计就准备跑东北投军结果几家的大人跑到码头,把几人追了回去,唯独这个杭惜湖早一步上船,一个人胆大包天地来了东北,准备去做医护兵

    用她的话说,女人不能打仗,但却能帮助男人打仗,自己家学渊源,做个医护兵一定够格

    两人很快投了东北军因为柴春是华夏军校的优秀毕业生,自然被分配到了教官队,和其他的一些西南军志愿教员一起,整训东北军兵杭惜湖也顺利地进入了医护队,成为了锦州战地医院的一员

    此时已经是2月5日,锦州一带的战争烟云越来越浓密

    以锦州为总前锋,整条防线由三道坎组成前锋自然是锦州,这里也是大战之地宁愿是防线的中枢,联通山海关,前接锦州,整条防线被东北军以合理修筑工事,再驻以重兵,彻底遮断了辽西走廊

    日军想要南下,面对张学良重兵把守的宁锦防线,甚至连简单绕过去都不行,除非绕道内蒙,否则,就算从朝阳—热河方向绕行,也将遭到东北军的阻击重兵把守的防线,受制于辽西较为复杂的地形,自古就是关内关外的分界地带,日军也只有攻下锦州,打通整条宁锦防线,才能顺利推进到平津一带

    柴春来到教官训练队几天时间,除了担任一个东北军兵连的教官连长外,正好赶上了一次教官队的战场分析会因为西南军过来的‘志愿者’不少,再加上国内其他军校的优秀学员、教员,整个教官训练队达到了一个营的规模自然,这次战场分析会是西南‘志愿军’们私下召开的

    “……日军集结重兵于锦州外围,显然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三个师团的兵力,虽然看起来不多,但别忘了,进驻宁锦防线锦州一带的东北军也只有十万一旦这十万东北军挡不住三个师团的日军,那么,撤退将成为必然”

    分析会上,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军官正在做简单分析,柴春刚来,轮到个人言的时候,他并没有言,初来乍到,对于情况都还没完全摸清楚,他决定多听听其他人怎么说听旁边人说,他才知道那个军官叫王公亮,据说是来东北的军职最高的原西南现役军官

    “东北军虽然良莠不齐,但有没有可能集中起精锐部队,在阵地战的时候,对敌人进行大纵深穿插迂回呢?”一个教官问道

    王公亮摇摇头,举起指挥棒在身后的地图上比划着说道,“大纵深穿插迂回战术,对付这种攻坚的敌人确实有效,而且,也很容易形成一战时候那种大兵团包围大兵团的局面但是,你们别忘了,即便不考虑东北军的战斗力,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就算派出几个师去迂回,也只能被敌人的侦察机现,然后从容调动部队来阻击,最后被优势日军包围歼灭一战的大兵团包围大兵团战局不太容易出现在锦州一带”

    “这么说来,宁锦防线的头道坎已经岌岌可危了?”

    王公亮点点头,“东北军最差的是空军,而日军却集中了一大批战机,这一点上,东北军注定要吃亏,这也是我们将防空设施作为防线修筑重点的原因之一不过听说张总长这次送来了一批高射炮和志愿军炮兵,或许能稍微反击一下日军的轰炸这几个月来,锦州一带的防线可以说已经构筑的很坚固了,能否守住,只决定一样东西,那就是东北军的战斗意志”

    王公亮是教官队的副队长,负责管理西南军的志愿军官们,同时也得到了张学良的器重,作战会议都会让他参当然,这也是对西南的一种尊重

    来之前,柴春已经在军校和大家反复讨论过锦州即将到来的战事了,对于这场阵地攻防战,大家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守住防线

    想到这里,他提问道,“报告,我有问题”“呃?来的,叫什么?”“柴春,华夏军校二十一届”

    “你就是柴春?那个入学成绩第一名,毕业成绩也第一名的柴春我比你早几届,算是你学长,说,你有什么问题”王公亮这个学长比较意外,没想到这么优秀的军队苗子也来了

    柴春:“我认为锦州一带是能够防守住的日本人明显等不及了,他们害怕时间再久一些,整个锦州一带被修成近乎永久工事

    最近的天气大家也看到了,整个锦州都冰天雪地的而日本人却在这个时候起进攻,显然是以为东北军战斗力低下,能够一举突破防线

    我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不在锦州,而是在关内众所周知,日军的海军力量很强大,整个北部中国几乎是他们自己的前院如果日军在锦州的进攻受挫,那么他们一定会起登陆战,从海上包抄东北军后路,反包围二十万东北军”

    “东北军留驻在山海关一线的部队多达几个师,宁远也有大批东北军部队,后面又有国民党第18师跟进,日军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我认为他们还是会在正面强攻以优势空军和火炮力量为辅,以精锐的陆军师团攻破东北军防线”

    众人各抒己见,现在战事将起,但变数却很多主要是对东北军的抗战意志和战斗力,战局未开之前,西南军教导队的军官普遍不太看好王公亮没说话,其他教官纷纷表意见,基本都认为防线不太好守,早晚会被日军以优势兵力击破,然后南下王公亮的意思稍微保守一些,认为具体要看东北军的抵抗意志毕竟防线是死的,人是活的

    柴春:“我有一种近乎肯定的直觉,东北军在这次战斗中一定不会再不战而退,反而是死战锦州我虽然刚来几天,但东北军上下的气氛给了我一种死战到底的感觉尤其是一些军队高层,并不像以前军阀混战时期那般摇摆在西南的时候,听军校教官讲,张学良将军已经在撤换一批抗战意志不坚定的军官总的来讲,我认为这次东北军将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王公亮点点头,“是啊,全国都在看着,张学良也下了死战之决心,这个时候,谁抗战不利,谁就是民族罪人即便是张学良也要心这万民悠悠之口啊”

    “时势会造英雄的”柴春近乎肯定地说道,即便东北军会有一些怕死鬼,或者是抗战不利的人,但多的人,将会被时势硬逼着上,死战锦州,或许将成为事实

    “希望如此”王公亮又讲了一些关于即将到来的战争的事情,最后说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在早上的作战会议上,张学良将军提到了教官队和兵部队如果有教官队的教官想去前线,现在就可以到以下一线东北军连队去报到,担任连副或者排长现在不去的也行一战事不顺,也要做好带着兵直接上战场的准备”

    众多教官纷纷议论,有的人决定去任职连副,毕竟这样能早一点上战场柴春毕竟来得晚,最后安排下来,他反而留在教官队继续训练兵,因为一些教官去了一线连队,而投军抗日的兵又太多了,张学良是来者不拒,结果导致训练教官人手严重不够,他将直接担任一个兵营的总教官

    接下来的半个月,日本人都没有动进攻,而是不断地在从后方调集部队,整个锦州防线上空的日军战机也越来越多柴春抓紧每一天的时间,亲力亲为地训练起手下的一个兵营来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兵几乎都是抗日青年投军,满腔热血,在他接手前已经进行了半个月的军操、射击等训练,他需要做的就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教会他们多的东西训练效果也让他很满意,唯一的问题是,他很担心这批兵上战场后的表现

    他知道,这里不是西南,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去训练兵们各种门类的军事技能,他只是特别针对性地要求大家做到几样东西

    先是令行禁止,凡事违背这第一条的兵,一律被处于军法,当然,军法不是杀人,而是让对方被铺盖走人起先,一些人还不太服这个兵营长,但渐渐地,一些捣乱的兵哭着求着也被赶走时,兵们终于听话多了对于有志报国的这些人来讲,被撵走甚至比被打军棍还残酷

    接着,柴春进行近乎浪费的射击训练,每天,士兵们不双手软,肩膀剧痛,他都不会下令停止射击训练此时东北军可不缺子弹,他也没有任何顾忌和射击训练一样的是手榴弹投掷训练,这一点他也要求非常严格,每天士兵们上午练习巩固射击,下午就是疯狂训练扔手榴弹,除了这两样杀敌本领外,他还在兵营中挑出了一批训练拼刺,这些大多有点蛮力的兵,提着他特意卖来的一批大刀,还真比用刺刀有杀气

    最后,他还特别注意训练兵防炮、防御敌人射击总的来说,时间太短,训练也是以紧凑和高效为主他要做的是抓住任何一点剩余时间,在这些兵上战场前,多学会一点东西

    1932年2月24日,准备已久的日军,终于动了进攻空军的战机和师团炮兵是最先威的,整个锦州上空都被隆隆的炮声和战机的尖啸所笼罩,日军的重炮炮弹和航空炸弹,开始暴雨一般地落下来,砸到锦州城外的坚固防线上

    战争,终于再次开始了

(https://www.tbxsvv.cc/html/2/2178/148196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