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例,朝廷应给他拨一座郡王府。
但在朝政被谢殊把持之时,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给他的封赏里独独缺了这座郡王府。
燕长青本不愿锋芒太露,又可以借机住在长公主府,就一直没提。
后来,便住在镇国公府。
因此直到眼下,除了长公主府,他竟是无处可住。
大婚当日,他就只能从长公主府乘车,从午门进入皇宫。
拟定议程时,宗正寺卿唯恐他心生不满,认为此举有损他大将军威名。
幸好燕长青本人没有丝毫不愿,他甚至乐在其中。
最棘手的问题解决了,剩下来就是繁琐的筹备。
生平第一次,燕长青心中没有家国大事,认真投入这场大婚的细致准备中去,心无旁骛。
哪怕时日紧急,桩桩件件,都力求完美无瑕。
为了让大婚圆满,他遵循夫妻大婚前不得见面的古礼,没有出现在秦瑶光面前一次。
他按照曲梁的医嘱服用丹药调理身体,睡前修炼曲梁给他的那套阴阳调和功法。
务求在大婚当日,就能着手调理秦瑶光体内的先天气虚之症。
而秦瑶光,这位新登基的女帝,在这七日内也忙得不可开交。
一切都是陌生的,都需要磨合。
处理政务,比她管理长公主府要困难得多。
只因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决策,背后都很可能关系到无数人的利益,乃至天下苍生。
就比如给谢家定罪一事。
经薛家崔家之案后,世家已然势弱。
随着谢家这棵大树轰然倒地,各大世家开始约束子弟,对外采取门户紧闭策略。
看起来,这是一件好事。
但其实是世家以退为进的谋略。
如今,清流虽有范世明等人崭露头角,但中下层官员才是大头,清流寒门的人远远不够,需要世家子弟来补充。
倘若世家将人抽走,整个官员结构就会出大问题。
世家,都在观望,观望朝廷对谢家的态度。
给谢家定罪,只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其中的利益平衡、得失权衡,便是所谓帝王之术了。
几经思量,秦瑶光将谢如谨请到御书房,赦免他无罪。
用的是当初谢如谨救过她的恩情,而非因为给青柏那颗丹药欠下的人情。
救过皇帝陛下的命,当然值得网开一面。
法治社会,这当然行不通。
但这是在大景,是皇帝一言九鼎的帝国。
有了这个正大光明的理由,既能彰显皇家念着旧情,又能当做放过谢家的理由。
接下来,一如秦瑶光所答应谢如谨的,谢家无辜之人一律赦免,由谢如谨带领他们还乡,三代内不得科举。
家产充公,谢殊及主要从犯,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其余犯人,根据罪行轻重量刑,从徙三千里充军流放到杖刑、鞭刑。
谢家的判决一出来,各大世家纷纷松了口气。
新帝只诛首恶,等于率先表态,她并没有要跟他们世家死磕到底的意思。
毕竟,谢家和汝阳王联手害了先帝性命,他们的手上也不干净。
最干净的,也是知情不报。
更何况,还有后来他们出钱出力,离间长公主和郡王爷感情之事?
新帝不再追究,世家立刻就有所表示。
于是乎,秦瑶光的御案上涌来一批世家所上的奏折,无非就是歌功颂德的套话,关键在于随着奏折附上的礼单,恭贺新皇登基。
(https://www.tbxsvv.cc/html/199/199888/1631938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