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今的天下形势是:王保保和大元朝廷的主力,都在山西、陕西,杀了个尸山血海。
元大都空虚,由大元皇帝坐镇。
河南空虚,由王保保的亲兄弟,脱因帖木儿坐镇。
山东空虚,由倾向王保保的军阀王宣、王信这对父子坐镇。
那么,显而易见地,吴国现在的北伐路线,有两个选择。
其一,三十万大军,直扑汴梁,然后一路北行,以泰山压顶之势,攻向虚弱的元大都。大都一下,元廷覆灭,中原各地大部分可传檄而定。
其二,先攻取靠近吴国的,兵力空虚的山东和河南。山东、河南一下,就可以攻占潼关,锁死关中军的出关勤王之路。然后,大军向北,攻取空虚的元大都。
常遇春擅长攻坚,喜欢猛打猛冲,建议第一条。
朱元璋用兵唯谨慎,和朱标商量了一番后,最终给北伐军定的行军路线,是第二条。
很简单的道理:大都经过百年经营,城防坚固。一旦不能快速攻克,山东、河南的军阀都会来援,王保保也未必不会捐弃前嫌,援助大元朝廷。
大军顿兵于坚城之下,粮道断绝。一着不慎,没准就能被大元朝廷翻盘。
所以,吴军最好还是稳扎稳打,先破了河南和山东,再取元大都。一切顺利,就不必说了。就是不顺利,恢复一部分土地算一部分土地,也不算徒劳无功。
那么,现在到底是先打山东,还是河南呢?
当然是山东啊!
这其中的道理更简单,柿子要捡软的捏!
攻打河南,不但山东的王宣可能支援。山西的王保保,能眼睁睁的看着亲兄弟脱因帖木儿被吴军欺负?
但是,攻打山东就不一样了,王保保鞭长莫及。脱因帖木儿的河南兵,既能向西支援亲哥哥王保保,又能向东支援王宣父子。他到底支援谁,那还用问吗?
王宣父子,孤立无援!
而且,王宣父子本身,实力就不怎么样。
王宣本姓任,入赘王家。靠着王家的财力和势力,在江淮行省担任了一个小官。后来,大元朝廷招修黄河的人才,王宣毛遂自荐。领了一笔经费,去扬州招了三万人修黄河。
工程刚完,就赶上了“芝麻李”起事。
大元朝廷一看,这三万修河的河工,都是精装的汉子。稍一训练,不就是一支精兵么?
从那以后,王宣率领这三万河工,投入王保保的义父察罕的帐下,迅速发迹起来。
如今,王宣的官爵是:司徒、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沂国公!
王宣的儿子王信,官爵是:山东行省平章政事兼知行枢密院事!
山东大部分兵力,掌握在这对父子手中!
他们没什么出色的战绩,不灭他们灭谁?
简短截说,朱标率领三十万大军,从应天出发,北伐中原。十日后,渡过淮河,到达淮安。
然后,朱标派遣使者徐唐臣到沂州,向王氏父子下达了最后通牒。
这份最后通牒只有三句话:你要战,那便战,战后全家死无葬身之地!你若降,那便降,降后为华夏英雄不失富贵,名利双收!首鼠两端,必定全家一体诛绝,勿谓本将军言之不预也!
沂州,沂国公府。
“哼,什么你要战,那便战?朱标小儿,还妄想学我大元太祖乎?实在是井底之蛙,自不量力。”
王宣今年五十七岁了,但仍旧腰背挺直,头发乌黑,声若铜钟。读了朱标的最后通牒后,满面不以为然之色。
(https://www.tbxsvv.cc/html/198/198659/1702087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