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朱标,丝毫没有忠诚方面的问题,才能完全放手施为。而且,此次出征,肯定是要招降纳叛的。论起招降纳叛的效果来,三王五公谁都没朱标好使啊!
朱元璋道:“标儿你这么说,咱还真觉得,此次出征你为主帅,的确是个很不错的主意了。”
朱标道:“还有,前几天,二弟三弟四弟,一起找到了儿臣,希望能让儿臣带他们去东北战场,好好见见世面。儿臣仔细想了一下,如今随父皇打天下的老兄弟年事渐高,我大明理应着力培养下一代战将了。何止是二弟、三弟、四弟啊?我大明的其他少年英杰,也应该去战场上,好好见见世面。比如,中山郡王的儿子徐辉祖,我那大舅子常茂,我那大侄子李景隆……都可以随军。还有,沐英、平安、徐司马三位哥哥,也可以随军!儿臣以为,这么多勋贵子弟随军,没儿臣压阵,恐怕还真不行。”
“好!如此甚好!”
听朱标说完第三个理由,朱元璋连连点头,道:“还是那句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标儿你现在就想着,为我大明日后培养将才,真是说到咱的心眼里了。好,好,好,就这么办了!这次出征东北的主帅,非你莫属!”
朱元璋二十八岁那年,朱标才出生。如今朱标都二十一岁了,朱元璋自然也就四十九了。
他那些老兄弟,自然也都到了四五十岁甚至六十岁之间。依这个时代的习惯,四十以上就可以自称一声“老夫”,年纪已经相当不小了。
培养下一代战将,对大明来说,虽然还称不上迫在眉睫,但的确是目前极为紧要之事。
而且,朱元璋不是公布了《大明藩王律》吗?
朱樉、朱棡、朱棣都有意搏个亲王之位,朱元璋这个慈祥的老父亲,能不支持?现在不历练,更待何时?
那些武将的儿子们,也渴望建功立业,获得实封啊!开疆拓土,也需要下一代的名将啊!现在不培养他们,更待何时?
但是要让朱樉、朱棡、朱棣,乃至于那些勋贵子弟,都乖乖听话,徐达行吗?常遇春行吗?
朱文正?李文忠?也都不行啊!
比如朱樉、朱棡吧,他们犯了军规,谁敢惩治?就是徐辉祖、常茂这次勋贵子弟,除了他们的亲爹,谁能严厉管束?
但朱标,却可以毫无顾忌的真揍!
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朱标,就没人能压得住这个场子!
而且,从另外一方面讲,兵凶战危,谁敢言必胜?那些勋贵,对自家子弟宝贝得很。要不是大明最能打的朱标出马,大家也不放心自家子弟小小年纪上战场啊!
所以,从各个角度来说,这次出征的主帅,还真得是朱标莫属!
……
……
三日后,朱元璋正式发布诏书,公告天下:以皇太子朱标为征北大将军,以冯胜为征北左将军,邓愈为征北右将军,率大明常备军五万,屯田兵十万,出征东北,剿平纳哈出。朝中勋贵子弟,皆可报名从征。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大明武学院,一间干净整齐的房间内。
没错,就是大明武学院。
当初朱标拿出“沙盘”时,朝廷就有了建立一所武学院,培养后继军事人才的想法。
当大明建立之时,大明武学院也正式开学了。
这所武学院的院长,是朝廷的左相国邵荣,规格相当之高。大明武学院招收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类。
(https://www.tbxsvv.cc/html/198/198659/1702065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