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岂是人力所能抗衡?
什么样的坚固城池,能阻住如此犀利的抛石车啊!
“襄阳砲!这……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襄阳砲啊!”直到现在,崔玉深才想起了那个恐怖的可能,面色惨白一片。
襄阳砲!
传说中‘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的襄阳砲!
攻破了‘元军连续攻打六年都未曾攻下的襄阳’的襄阳砲!
连襄阳都能轻易攻克,何况小小的安州城?
事实上,崔玉深之前没想到,明军会动用襄阳砲攻打安州城,还真是情有可原。
这么说吧,高丽人全面投降大元三年后,大元才用襄阳砲破了襄阳。所以,高丽一直就遭受过襄阳砲的攻击。
那么,之后呢?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高丽人,难道就不知道,襄阳砲的具体威力?为什么崔玉深之前,就没想到明军会用襄阳砲攻安州城呢?
道理很简单,崔玉深只知道,元初襄阳砲的威力和大概技术水平。那时候,大元光制造襄阳砲,就造了一年之久。
后来,大元的襄阳砲发展到什么程度,崔玉深就完全不清楚了。
没办法,大元对高丽的戒备太深了,一直对高丽进行严格的技术封锁。
这么说吧,别说军国重器襄阳砲了,就说一个非常简单的,看似人畜无害的东西,棉花。
大元年间,中原地区广泛种植棉花,寻常百姓都能穿棉布衣裳了。但是,大元朝廷严禁棉花流入高丽。
直到元朝末年,也就是十年前,大元都被各路诸侯打得去了半条命了。才有一个叫“文益渐”的高丽人,用笔杆偷偷携带了十几粒棉花种子进入高丽。又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文益渐才通过不断试验,掌握了棉花的种植方法。至于掌握用棉花织布的技术,穿上自产的棉布衣裳?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丽人的科技,被大元锁死在了一百年前。
这一百年的科技进步,到底有多么恐怖?
一百年前,大元要破襄阳城,光架襄阳砲就需要一年的时间。
一百年后,朱元璋的大军和张士诚的大军,在平江城,都能轻松在一个月内,互相架起上千架襄阳砲对轰了。
朱标既有后世的见识,又有金蛋系统的奖励,不断推进大明科技的发展,又继续将大明的科技推进了相当于自然发展百年左右的时间。
完全可以说,现在,大明在包括襄阳砲的诸多方面的科技,领先高丽两百年以上!
崔玉深抱着以前的老黄历,死守安州城,不被明军轻松碾压,简直没有天理!
……
……
“完了!全完了啊!”
崔玉深这才明白,朱标为什么在七天前,会对他说“恐怕是千古骂名吧”,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的道理,经过这七天时间的发酵。安州城内,谁不知道,大明太子已经亲口劝降,并且允诺保证全城军民百姓的安全。是崔玉深一意孤行,拒绝了大明太子的招降。
现在,显而易见的,城破在即,崔玉深全家一个都别想活!他害死了他的全家!
而且,安州全城百夫长以上的皆被斩,百夫长以下的人被十中杀一。其余人等,全部贬为奴隶。安州全城军民百姓,遭此厄难,岂能不把账,全记在他崔玉深的头上?
还有最关键的,高丽!
本来么,只要高丽在此战后依旧存在,崔玉深就依旧是高丽的大忠臣,即便安州全城百姓怨恨,又能如何?
但是,依照明军襄阳砲展现出来的实力,可以看出来,经过大元的百年技术封锁,高丽已经完全与世界的技术脱节!
高丽人拿头守城啊!
恐怕,这次朱标,真能灭掉高丽!
没有了高丽,后人谁还会从高丽的角度叙事?他崔玉深,只能作为阻挡大明太子的跳梁小丑,作为害了安州百姓的罪魁祸首,流下千古骂名,甚至是遗臭万年!
就算是崔玉深的先祖崔椿命那伟大的功绩,也只会淹没在历史之中,默默无闻。
想不到,拒绝大明太子的招降,会遭受如此恶果!
想不到,一念之差,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不!我崔玉深没有任何错,为何会遭受如此恶报?为何会变成一只井底之蛙?难道,弱小就是原罪?难道,面对敌军,我只能屈膝投降?不甘心!我真的不甘心啊!若有来世,吾……吾……不要再生偏邦小国,当生在世上强国啊!”
崔玉深越想越是绝望,越想越是满怀悲愤,泪流满面,从城墙上一跃而下!
……
……
明军襄阳砲的发威, 安州城本来就士气低落,危若累卵。随着崔玉深的纵身一跃,城内守军更是丧失了一切斗志。
十中杀一,就十中杀一吧,未必就轮到自己。全家为奴就全家为奴吧,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再者,如果立下了功劳,大明未必不会对自己网开一面啊!
吱扭扭~~
安州城的城门,不知被谁打开了,向明军请降。
平壤的最后屏障,明军经过七天的准备后,正式攻打不过一日,就已经万全掉落!
(https://www.tbxsvv.cc/html/198/198659/1702059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