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我,气运太子,开创大明盛世 > 第736章

比如说,打不打麓川?真把麓川消灭了,缅甸没了太上皇,可就抖起来了。

那就不能继续进攻缅甸吗?

缅甸的气候,中原部队实在难以长期驻扎,移民更是困难。所以,缅甸即便打下来,也意义不大。

什么?派遣藩王治缅甸?藩王手下也得有足够的兵马作为基本盘,维持统治不是?如果不惜代价驻军……以大明的国力,恐怕猴年马月才能统一寰宇。那还不如留着麓川熟门熟路地控制缅甸,大明攻占其他容易控制的区域呢!

必须说明的是,在历史记载中,大明还真把麓川灭了。

大明从正统六年,到十四年历时九年之久,出动几十万大军,甚至联合缅甸人,对麓川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征讨,基本上把麓川势力消灭了个七七八八。

但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并不太好。

其一,大明在麓川之消耗了太多的实力,间接导致了一年后土木堡之变的惨败,大明由盛转衰。

其二,麓川完蛋了,缅甸抖起来了。原本的缅甸,一分为三,三个王朝互相攻打。这三个王朝,都受麓川这个太上皇的控制,基本维持着均势。麓川完蛋,权力出现真空,缅甸一统,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对大明更具威胁,完全无法控制。

当然了,大明借着这场战争,将丽江附近基本消化为华夏熟土了,也不算全无所得。只是这场大明出动几十万大军发动的这场战争,失大于得,不能算是什么划算的买卖。

要解决麓川和缅甸的问题,还得是另辟蹊径。

朱标想了一下,道:“儿臣以为,解决缅甸和麓川的关键,就在于一点,人!只有华夏子民,彻底在一个地方扎下根来,此地才能算为我华夏所有。否则,耗费大量国力地单纯驻军,只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罢了。”

“所以,标儿你还是想,对缅进行移民?”

“确实如此。如果,我大明有十几万子民,扎根缅甸,何事不可为?怎么?缅甸本地人能熟悉本地的山林,我大明子民就不行?这些大明子民适应改造过的环境,难道不适合军队大明驻扎?没那个道理!说到底,当初的江南之地,也被我华夏人视为瘴疫之地啊!是我华夏先民,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耕耘,才让江南成为鱼米之乡,变成了我华夏的根本之地。”

朱元璋道:“但是,当初我华夏,之所以能开发江南,主要是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失了北方之根基,不得不为。现在么……说实话,没到那个地步。就算咱朝廷再不讲理,也不能逼着老百姓,进行十死四五乃至于七八的移民吧?”

朱标微微一笑,道:“威逼不成,但是……利诱呢?”

“利诱?如何利诱?”

“儿臣给父皇讲个故事吧。有一个国家,经过种种手段,忽然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但是,那地界太荒凉了,国民都不愿意去开发。即便,国家规定,只要一两银子十亩地,都没人愿意去。父皇知道,那个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如何解决?”

“那个国家的朝廷,宣布那片土地上有着金矿。谁挖出了金子,只要缴纳一定的税收,就是谁的。并且,暗中派人,宣传穷小子去了这个地区非常容易就发了大财的故事。结果,国民们沸腾了,争先恐后的去那荒凉的地区淘金。少部分人的淘到了很多金子,成为富豪。绝大多数人,当然没有淘到金子。但是,没关系,那些淘金客得要吃要喝吧?有人淘金不成,就开始种田、养殖、种菜。那些淘金客需要住宿、休息娱乐,需要淘金的工具吧?有人改行做了商人,为淘金客们进行这些服务。渐渐地,那片荒凉的土地,淘金已经不是主业,但是人越聚越多,越来越是繁华。那个国家朝廷的本来目的,也就达到了。”

(https://www.tbxsvv.cc/html/198/198659/1702052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