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我,气运太子,开创大明盛世 > 第799章

“海贸就别指望了。”朱标摇头,道:“不是海上贸易无法增加,而是海外的金银也不多了。实话实说,现在我大明,每年有四百万的收入,已经相当不错了。再过几年,恐怕连这个数也没有。”

这话是真的。

历史上,大明之所以能实现银本位,是因为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现在,航海大时代还没开启,美洲还没被发现呢,哪来的那么多金银啊?

现在大明一年能有四百万海贸收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是朱标在拿无数奢侈品,涸泽而渔了。

以至于现在,很多海外国家,虽然不是盛世,但因为贵金属的大量流出,出现了比大明更严重的钱荒。

众人虽然不懂这么多详细的道理。但也知道,从穷鬼身上是榨不出油的。

朱元璋微微皱眉,轻敲着御案,道:“大唐年间,布贵粮贱,布帛本身就能当钱用。后来布帛太便宜了,百姓不认,已经不能当钱用了。纸钞的弊病,前元就是前车之鉴,也不可行。只允许金银铜流入,不准流出,太一厢情愿了,更不可能。难道……我大明的钱荒,就真没什么解决的办法了吗?”

说话间,他向着朱标看来。

“钱荒”的问题,古往今来,无数智者绞尽脑汁都未曾真正解决过。或者说,“钱荒”的解决办法,一直是国家由盛转衰——物资不足,“钱荒”自然也就没有了。

如今,一向能发前人所未发,一向能够“另辟蹊径”解决难题的儿子朱标,能不能继续给他带来惊喜呢?

朱标道:“儿臣以为,要解决钱荒这个问题,首先要想明白的是,钱是什么。”

“是什么?”

“秦汉时,钱是金、铜钱和布帛。唐时,钱就是金、银、铜钱和布帛。宋时钱是金、银、铜钱、交子,布帛算不算钱就得两说。元时,钱是金、银、铜钱、纸钞,这些东西里面又以纸钞为主,其他钱币一度不准通行。到了我大明,钱又只有金、银、铜钱了。现在问题来了金、银、铜,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儿臣以为:身上衣,口中食,居之屋,才是真正的‘财’。钱本身,并不能算做是财。或者说,这些东西只有很少情况下,才能看成财。比如,铜可以做铜器。金银,可以打首饰,可以做器皿。”

朱元璋面色肃然,道:“那标儿好好说说,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朱标正色道:“钱者,财之权也!钱本身不是财,而是调动天下钱财的权力。比如一国之君吧,他的子民越多,权力也就越大。子民越少,也就权力越小。钱也是一样。财多钱少,钱调动财的权力就会增大,就会越来越贵。财少钱多,钱调动财的权力就会缩小,就会越来越便宜。”

这番道理,其实不是朱标的原创,而是出自明代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徐光启。

正所谓:“论财计,先当论何物为财。唐宋之所谓财者,缗钱耳。今世之所谓财者,银耳。是皆财之权也,非财也。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故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也。若以银钱为财,则银钱多将遂富乎?是在一家则可,通天下而论,甚未然也。银钱愈多,粟帛将愈贵,困乏将愈甚矣。”

这番话,将钱和物资之间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

在后世之人看来,可能是平平无奇。但是,在这个时代,就足以振聋发聩了。

更何况,现场都是些什么人?大明的顶尖英杰!

响鼓不用重锤!

朱标此言一出,不知多少人眼前大亮!

“好!好一个“钱者,财之权也!”户部尚书刘平仲激动地道:“微臣主持户部,也曾隐隐约约,感悟到这番道理,却没有殿下这六个字说得如此清晰!死死把握住这一条,真不知能让我户部,少走多少弯路啊!”

“我明白了!”

胡惟庸也连连点头,也道:“朝廷理财,本质理的是物,而是不是钱本身。天下钱多财少,朝廷就要想办法增物。朝廷钱少财多,朝廷就要下个办法增钱。如此,方能物价平稳,天下太平。否则,就是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天下大乱了。所以,治国理政,其实最关键的,就是维持这钱和物之间的平衡!”

常遇春都若有所思,道“难怪,古往今来,这钱到底是什么,一直变来变去的。俺听说,上古时期,都有拿贝壳当钱用的。原来,钱是金银还是贝壳,其实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让大家公认,这玩意儿是钱,可以调动物资。就像……就像……”

朱元璋接话道:“就像咱的玉玺。咱随便找人刻一个玉玺,一道旨意下,就能让大明上下无不遵从。北元皇帝虽有传国玉玺,却不能号令我大明任何一个普通百姓。金银布帛钱贝壳什么的,就相当于这这玉玺。大家都认的时候,是钱。大家不认的是,也就是只相当于他本身了。遇到荒年,大家不认,一斤金子连一斤大米都换不着。”

“所以啊……”

顿了顿,朱标缓缓向四下里看了一圈,道:“钱者,财之权也!现在,大家明白,何物最适合为钱了吧?”

“纸钞!”人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https://www.tbxsvv.cc/html/198/198659/1702045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