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这些水军,大明出动的兵力达到三十万了。
很简单道理,当初大元征安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水土不服之外,就是安南的坚壁清野战术了。安南人往深山老林里一躲,将粮食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直接埋了,元军上哪找去啊?
以元军的残暴都无法就地征粮,再加上水土不服,遍地丛林、高山、河流……安南本身的三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最终难以支撑,大败而归。
朱标就吸取了这个教训,根本就不做因粮于敌的考虑,出动十万水军攻占安南各港口,为大军提供后勤。
安南的地形,就像一条狭小的长蛇,或者说是一个英文的S。海岸线长达四千余里,东西却不过几百里,简直太适合大明海军为大军提供后勤了。
非但如此,朱标还向大明的封臣们,颁发达了私掠证——大明四百有爵位的封臣,获得了南洋岛屿。但是,受制于人力资源不足,无法大规模开发。就算抓南洋的土人为奴,劳动效率也极其低下。所以,朱标开出了四百多张私掠证,允许朝廷各爵爷,发私兵,直接去深山老林中掠那些逃入山中的安南人为奴。毕竟,安南人受华夏影响太深了。这些人再不可靠,也比南洋土人可靠不是?再劳动效率低下,也比南洋土人好用不是?简直是最优良的南洋奴隶人选。
当然了,朱标这道旨意的核心,还是为了对付安南。
“你们安南不是坚壁清野吗?朕就给你们来个掠夺奴隶,清扫山林!所有逃入深山老林的人,即可视为逆民,全部掠为奴隶!他们打毛的游击啊?都给朕去南洋为奴挖鸟粪吧!周围就是茫茫大海,想跑别想跑!”
不管怎么说吧,算上这十万海军的支持,再加上四百位爵爷的掠奴私兵们,明军参战的总兵力都能达到四十万了。
在加上那几十万仆从军已经接近百万,号称两百万!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安南是有些实力的。
一千三百多万子民!明朝初年,整个华夏北方的子民,也不过就是这个数。
三十万大军,不是临时拉的兵员,而是安南的常备军!
再加上有地利的优势,当初他们的确是凭实力,硬抗了元军两次远征。
不过,时代变了。
大明随意一击,足以将他们碾化为化为齑粉!
……
……
大明开疆七年,六月二十八。
安南境内,濂城。
“余常闻之,纪信以身代死而脱高帝,由于以背受戈而蔽昭王,豫让吞炭而复主讎,申蒯断臂而赴国难。敬德一小生也,身翼太宗而得免世充之围;杲卿一远臣也,口骂禄山而不从逆贼之计……自古忠臣义士,以身死国,何代无之,设使数子区区为儿女子之态,徒死牖下,乌能名垂竹白,与天地相为不朽哉……”
当朱樉率领明军主力,来到安南北方这个名叫濂城的坚城之下时,城上的军士们高声齐诵着这篇文章。
嗯,华夏文字,字正腔圆,慷慨激昂。
“文采还行啊!”朱樉率领军中主要大将,出营观敌,眉头微皱,道:“这篇文章,处处以我华夏先贤为榜样,朗朗上口,慷慨雄烈。看来,这濂城的城守,的确有些文采。”
太子朱雄英微微摇头,道:“二叔,这篇文章,还真不是现在的濂城的守将所做。”
“那是谁做的?”
(https://www.tbxsvv.cc/html/198/198659/1702030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