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先开口。
“侯夫人在战事未起之时,就开始大肆低价屯粮。
难不成你提前得了消息,知道这场仗能打起来?
此事可是永安侯告诉你的?哦,也对,永安侯和叛军袁浩,可是曾经最要好的好兄弟呢。
说不定这次出兵,两人也是通过气的吧?”
这话,就有指责白云飞和袁浩,相勾结的意思了。
李淑英反问:
“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不是生意人最擅长的吗?
生意人不就是靠着,比寻常人更敏锐的感知,而赚大钱的吗?
身为一国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您在其位而不能谋其政,白白错过为朝廷赚银子的机会不说,如今竟然还有脸来怀疑我的生意头脑。
真不知道尚书大人的脸皮,究竟有多厚呢。”
户部尚书气得要吐血。
他死命地为自己的无能辩解道:
“谁不知道那时候屯粮赚大钱。
可本官身为户部尚书,又怎能只为了赚银子,而扰乱市场粮价,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和将士们,无平价粮可买?
侯夫人不要以自己满身的铜臭味,来跟本官的为朝廷安定舍弃短期利益相比。
毕竟,百姓安定,比目光短浅的赚银子,更为重要。”
“就是,就是。”
“尚书大人说的对。”
“……”
那些被李淑英怼过的官员,觉得终于找回了面子,纷纷应和着户部尚书的话。
李淑英嘴角浅笑着,却用咄咄逼人的口吻问道:
“请问尚书大人,现在百姓安定了吗?军队有粮可吃了吗?所有的储备粮仓,都调不出供应军需的粮食,这就是户部尚书大人,所谓的目光长远吗?”
一连串的提问,让户部尚书,哑口无言。
朝堂气氛,更冷了。
此时,一孩童声音,从外而至。
“古《韩非子》有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
近宋代苏洵《辨奸论》亦有云:‘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我娘以前虽为农家妇,但是做生意的眼光,却非寻常人可比。
此次屯粮,也是因为见微知著看得长远。
众位大人自己目光短浅,却来怀疑我爹娘。
那我只能用大诗人李白的两句诗,送于在座诸位大人。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铁柱!”李淑英惊喜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不慌不忙地进入了大殿。
铁柱先是给皇帝行过大礼,随后又叫了声“娘”。
然后才与亲娘,站于一处。
李淑英一下子,就有了主心骨的感觉。
刚才她单枪匹马地跟整个朝堂作对,现在她有儿子在身边,底气更是十足了。
朝堂上的官员,能坐到如今这个位置,没有一个是肚子里没墨水的。
每个人,都听懂了铁柱的嘲讽,脸色也都越来越红。
只有李钰,皱了皱眉,问身边的官员,“那臭小子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三皇子问话,那官员不敢不答。
“问以经国济世的策略,茫茫然如同坠入烟雾。什么适合时代的形势都不知道,还是回乡下去种地去吧。”
“你放肆!”李钰训斥那人。
他觉得这个官员,是在嘲笑他。
那官员擦着脸上的冷汗,解释道:“殿下恕罪,这是白襄君最后那两句诗的意思。”
李钰这才半信半疑地,暂时饶过了那个官员。
兵部尚书眼见着户部尚书落了下风,他本想不再出头,以免遭遇同样的尴尬。
可他偷偷瞧了五皇子一眼,只见五皇子不动声色地微微点了点头。
(https://www.tbxsvv.cc/html/198/198640/1707081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