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赶不上变化,林玉琴也没想到,陈秀丽前脚刚从家里走,她后脚就查出怀孕。
两人原本商定好,饮片厂初始投资300万,陈秀丽和林玉琴各出资100万,剩下的100万贷款。
合作除了讲究你情我愿,还要保证基本的公平,把工作都推给陈秀丽,有失厚道,所以林玉琴想出了投资的主意。
“秀丽,原本说好的100万投资不变,只是厂子的经营我不参与,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林玉琴笑着对陈秀丽说,“你别怪我偷懒啊,只想吃现成的。”
陈秀丽只觉得心头最柔软的部分,被轻轻抓了一下,她当然不会怪林玉琴偷懒,相反这份真金白银铸成的信任让她难以招架。
“姐,100万呢,姐夫能同意吗?”
“他呀?”林玉琴喝了一口饮料,“我说一他哪里敢说二。”
其实,林玉琴没说实话,她的老公王迁阳比她自己还支持投资。他原话说的是,“你是个小富即安的人,没啥大出息,秀丽不一样,那是个干大事的。”
投资的事情确定好了以后,陈秀丽和林玉琴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林玉琴嘴上说着不参与经营,其实也不是个闲得住的性子,关键性的问题陈秀丽还是会和她打招呼,听取她的意见。
就这样,在陈大发出院后,饮片厂正式提上日程。
选址,买设备,工商,税务,哪项都是一堆事,跑了几天,陈秀丽就有些吃不消,不是她变得娇气了,而是隔行如隔山,工商税务白姐可以帮忙,但是选址和厂房建设没有明白人指点,陈秀丽两眼一抹黑。
关键时刻,林玉琴的人脉起到了作用。
早在90年代初,林玉琴刚开始做药材生意的时候,曾给一家国营饮片厂短暂供过货。在药材行里摸爬滚打小二十年,林玉琴可以拍着胸部保证,这个国营饮片厂是对药材品控要求最严苛的甲方,没有之一。
“那个姜厂长啊,火眼金睛,那时候我刚接触这行,从农村收上来一批新陈两掺的贝母,我自己没看出来,全按当年价格给的,然后加了点差价卖给他,他只扫了一眼就告诉我上当了。”
“后来呢?”陈秀丽被吊起兴致,她喜欢听故事。
“后来呀,”林玉琴想起自己当年的瓜子脸,只有一尺八的腰身,无比怀念,“后来就是这批货被退了回来,我亏钱卖给了别人,可能是看我初出茅庐,没啥心眼吧,他让我给厂子供货,我每次给他送货都提心吊胆,生怕被退回来。”
“所以你一直供货的饮片厂就是这个姜厂长开的?不对呀,你刚才说是国营的。”陈秀丽记得以前林玉琴说过,那个饮片厂是个人企业。
林玉琴推着陈秀丽出门,“当然不是,不过和姜厂长也有点关系,是他的徒弟开的。姜厂长的事我车上和你说,我约了他吃饭,能不能把他拉进来就看你的本事了。”
陈秀丽看着林玉琴,像看一只国宝,“姐,你也太靠谱了!我都找不到词夸你了。”
“那还不简单,人美心善,国家栋梁,家庭中流砥柱,什么好词你都招呼呀。”
林家和姜家隔了一个区,有半个小时的车程,足够让林玉琴和陈秀丽交代清楚姜维新其人其事。
90年代,整个东北地区都经历了一波改革的阵痛,姜维新所在的国营饮片厂,苦苦坚持了几年后,还是没有逃脱开改组合并的命运。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饮片厂上百号工人,背后就是上百个家庭。身为厂长的姜维新,想尽一切办法也安顿不了所有工人,面对工人的不理解,抱怨,愤恨,他说什么都显得苍白与可笑。因为他自己有了更好的去处,一座大型合资药厂的副厂长。
履职前夕,他曾经最看重的徒弟找上门,吞吞吐吐向他传达,如果放弃这个职位,药厂可以接受原饮片厂的所有工人。
姜维新笑了,自己求爷爷告奶奶,把脸皮放在地上摩擦都得不到的结果,有些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
这一刻,他的思绪飘得很远,他想起刚来饮片厂时,门口的木质厂牌还很新,而那天从厂里离开,工人骂他的时候,厂牌已经斑驳得看不清楚原来的模样。
家里病人续命的药钱,孩子读书的学费,冬天的煤钱,100个家庭,就有100个千难万难,与自己相比,放在天平两端,无论怎么称,都是前者更重。
“以前往厂里送货的小林,你以后能多照顾就照顾一下。”
姜维新拍着徒弟的肩膀,没再说话,一切就这样心照不宣地决定了。
“姜厂长后来去哪了?”陈秀丽有些激动,她是农村人,90年代的下岗潮对她影响不大,只是偶尔听村里人提起城里工人日子不好过,有的没钱买菜需要到菜市场捡菜叶,更严重的没钱买煤,三九天被冻死在家里。
当时只觉得是夸张,捕风捉影,现在才知都是血淋淋的事实。
“副厂长的位置他让了出来,自然有人顶上,他就听从安排,去了南方一个小作坊,今年刚退休。”
“所以,你那年打了人家一板砖,最后啥事没有就出来了,都是因为姜厂长的关系?”陈秀丽想起一桩往事。
林玉琴被说起自己曾经的丰功伟绩,有几分得意,“是啊,我和你说他这个徒弟,顶不是东西,当年给人当说客拿到了药厂的资源,要不,凭啥他能干起来饮片厂呀?你以为他为啥要我的货,还不是对自己师父内疚吗?”
陈秀丽不如林玉琴圆滑,她不喜欢的人,向来懒得打交道,“你对他有意见,还卖给他货?”
“这有什么。”林玉琴拿捏各方关系,比陈秀丽高明得多,“生意和谁做都是做,我们各取所需,合作归合作,不耽误我背后骂他白眼狼。”
陈秀丽暗忖,自己平时容易意气用事,这是生意场上的大忌,就应该像林玉琴这样,哪怕操起了砖头,见了血,只要坐上了谈判桌,还可以商量着做生意。
(https://www.tbxsvv.cc/html/198/198208/1376820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