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族长内忧外患,还又收到陈文星半威胁半指责的催促信,愤怒忧虑交加下又病倒了。
陈族长一倒,有和他辈分相近的一些族老就被推出来说话,势要把分宗进行到底。
陈族长躺在床上自顾不暇,小辈为了不让他捣乱甚至阳奉阴违起来。
连陈三家的人都被严防死守,坚决不让他们见族长。
最后在一行人的推动下,竟然真给成功分宗了。
姜梨花知道时,陈氏族内正在祠堂举办分宗仪式。
连在病床上的陈族长都被抬出来。
陈族长年纪本来就大,上次凑钱也闹过一通,病一回后身体就大不如前。
如今又病来如山倒,加上子孙怕他闹腾,照料起来也没之前尽心。
所以这几日一直都昏昏沉沉。
连陈婆子婆媳冲开阻拦扑到他跟前哭,也没能完全唤醒他。
他只能时不时微微睁眼,想要说什么,却发不出太大声音。
子孙凑过去也只假装听不懂。
眼见分宗仪式走到最后一步,陈族长眼睛一闭,又给气晕过去。
这次族老们才喊着让小辈赶紧把族长送县里看病去。
反正分宗已成,也不怕他再捣腾。
那些不愿分宗的,如今也只能泄气。
这些人依然想着押宝在陈文星身上,所以也不愿让族长倒下。
即便再怨族长一家拖后腿,还是帮忙把族长送县里,凑钱看病。
至于陈文星那二百两,是真没法子了。
除非他们也卖田卖房才能凑齐。
最后陈三家被逼着卖田卖房,勉强凑了三十两银子,族人又凑二十两,让人先给陈文星送去。
反正府试也就在这几天了,真送二百两过去估摸也用不上。
他们相信即便不走关系,以陈文星的才识,一定能考上。
到时候一定叫那些目光短浅的后悔去。
不过这么下来,这几十户人今年就难捱了,还得加倍缩衣节食。
尤其陈三家,卖地连那些没收的粮一并卖了。
现在一家子暂时租了村里的破房。
大媳妇闹了一通也回娘家去,二媳妇也寻了借口带孩子回娘家打秋风。
陈婆子依然每天狗改不了吃屎的在门口叫骂。
骂那些分宗的人,骂老天,骂姜梨花,骂陈大柱太没用,死那么早看不住婆娘,害一家人受苦。
就是狗经过都得被骂几句。
两个儿子只能上县城找活计,实际是出去躲懒。
就陈老头和两大孙子孙女在附近开地种菜,操持家务。
除了还记挂陈文星的人不甘不愿的继续接济这一家。
其余人,连普通村人都不愿意搭理他们。
办完分宗,暂立临时祠堂后,分出的陈氏族人立刻齐聚陈二爷家,讪讪询问他们能不能也种菌菇。
这次他们能这么齐心,不愿族内分裂的部分族老,也愿意咬牙冒着被祖宗怪罪的风险分宗。
便是看中蘑菇房的前景,为子孙后代着想。
毕竟陈文星考科举日子还长着,但蘑菇房只要干了就能赚到钱。
什么都没有钱到手来得实在。
陈二爷在联动他们前就大概猜到他们的想法。
所以是先去问过姜梨花和村长才联动。
姜梨花的意思是,只要不是来捣乱的,她都一视同仁。
村长意思也差不多,他作为村长,只要村人听话,他当然不会厚此薄彼。
不过陈二爷并没有提前跟他们说这些,而是等着他们自己坐不住求上门。
他清楚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别人未必珍惜。
何况这些人中必定还有对姜梨花颇有微词的人。
他不想以后双方再闹什么不愉快。
至少端起碗骂娘的事绝对不允许发生。
因此他必须帮着把关,磨磨这些人的性子。
姜梨花对这些事都不管,听完陈氏大致情况后,就继续忙自己的事。
制膏坊、肥料坊和营养液制作坊都要抓紧时间建起来。
营养液坊和肥料坊她直接建在山上。
这两种才应该最注重配方,以后要更加缜密。
制膏坊她打算建在新房后面。
她把那一片地也买下来,工程又交给刘师傅。
村人有限,有部分还在给金花婶盖房子,而且秋收在即,以后肯定抽不出时间。
所以她让刘师傅帮忙找了一批匠人。
工钱也是每日60文,不过要加20文路费,但没包餐了,只加5文餐补。
合起来就是每日85文。
不过这些人都是专业匠师,虽然现在建工坊的规模比房子大,工期却能缩短。
大概用不到一个半月就能落成。
之后再上山建那另外两座工坊。
转眼又是半月过去,又一批菌丝出炉。
这次直接给出30个名额。
只是此次参与名额竞争的人又多了大半陈氏族人,竞争再次激烈起来。
所幸村长一开始就选择让老天裁决。
一切都是公平公正的凭运气,抽不到也怪不了谁。
主要这次可能是今年最后一批名额了,气氛难免焦灼起来。
很快三十个名额被抽了出来。
抽中的人高声欢呼,喜极而泣。
没抽中的懊恼得直捶地。
好在这些人家基本都有投钱进村五个蘑菇房,所以今年蘑菇收入他们还是有份。
就是肯定比独立蘑菇房少赚许多。
陈氏那部分人就比较惨。
他们之前没参与村蘑菇房,这次抽签也只有五家中标。
没种的都失魂落魄,一脸茫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一些还求上村长,希望村长能允许他们也参与到村蘑菇房来。
村长一时也拿不住主意。
现在蘑菇房入股名额都定下来,这个时候再加入难免对之前的不公平。
毕竟人多分的钱就更少。
可看陈氏家族目前的情况,他又怕不管,这次儿又会闹出什么来。
所以最后还是给出个折中的法子。
他把之前参与的和没参与,后面又有意向参与的人都找回来。
由已参与的人投票表决。
若同意的票数多,就允许他们加进来。
村长也与参与的人分析利弊。
虽然再多些人参与,分红也会少,可同样投入的钱也会少。
道理是这样,可依然很多人不愿意别人参与进来。
不过村长提前给他们做过一番思想。
所以最后看在同村人面子上,还是有超过六成的人投了赞同票。
这件事便算结束了。
新的三十座蘑菇房建起来,最后这一批正好赶在九月初收上来,经过晾晒后。
便全数运往集市。
九月潼阳县正式开集,会一直开到十月下旬。
赶在开集的档口,村长之前就寻了所有参与菌菇种植的人家开会。
决定第三批菌菇开始,除了答应各大饭馆的,都暂时不再外卖,全制成干菇存起来,等上集市摆摊,争取往外打开销路。
村长这个计划相对还是比较冒险。
因为对外他重新定了干菇的价格。
原本一斤25文,直接翻倍,一斤干鸡枞菇50文。
从开始做生意,村长就一直在摸索出一条更好,更有利于马头村发展的菌菇路子。
这主意也是跟秋师爷闲聊时对方提醒。
潼阳县干菇价格低于鲜菇,是因为以前走不了量,只能内销。
相对于不新鲜的干菇,县民们自然更偏好新鲜的鲜菇了。
可并不是所有地方的环境都会产菌菇。
因此外界干菇的价格其实不低,尤其一些繁荣的州郡,干菇的价格还非常高。
秋师爷建议村长把目光先放在外,主要这些干菇能稳定走量,肯定能吸引游商们的兴趣。
只要他们带出去的干菇能卖上好价钱,自然会更看重和他们的合作。
并且为了保证利润,和提前抢占先机,干菇价格势必要再提高,至少必须平均下来比鲜菇高。
不然就亏了。
原本村长想提到35文,秋师爷却建议他直接提到80文一斤。
秋师爷看的要更加长远。
只要姜梨花真能解决土地问题,潼阳县早晚能恢复繁荣,甚至更上一层。
或许将来这里又会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如果马头村能先把菌菇做成潼阳县特色产业,以后绝对不愁卖。
趁着现在他们先握住定价权,自然要往上提,以后再看情况议价。
村长最后还是采取秋师爷的建议,干鸡枞菇定价80文一斤,不过今年首批集市试卖,暂定优惠价50文一斤,卖完即止。
想预定下一批,就得按照原价80文。
至于游商们会不会因为这个价格,与卖给饭馆的价格相差太大而不满,便看他们自己意愿了。
反正东西摆在那里,别无分店,爱买不买。
当然,这话是姜梨花说的。
村长自个没多少信心。
尤其在村民们都愿意相信他,听从他的情况下,压力更大。
这些天他每天都焦虑得睡不着。
终于是等到这一天,只能硬着头皮带众人一起运送菌菇上县城。
姜梨花对这次集市也很感兴趣。
本来她之前是打算开集时,把养生膏拿出来摆摊,看能不能再发展几条销路。
现在已经有了凤家这个稳定合作商,也签订商品独家。
除了之前还卖与金掌柜的姜枣膏和决明子菊花膏外,其余都不能再外卖。
她暂时也没心思开发新产品了,今年集市便也不用去摆摊。
不过她还是打算找一天去集市看看。
就在马头村热热闹闹搞创业时,千里之外的北朝上京。
年迈的北朝帝正伏案批阅奏折,时不时闷咳两声。
内侍总管亲自端着一盏药饮进来,侍立在旁,满含担忧的躬身轻劝。
“陛下,您先歇会吧,喝点回元膏。”
北朝帝笔尖都没停顿一下。
批完这份奏折,又翻开一份。
结果一看就黑了脸,直接把奏折摔到地上。
“混账!一群混账……咳咳……”
“陛下,陛下,小心身体,快宣太医!”
“不必!”
北朝帝拨开他的手,伸手抓过托盘上的琉璃罐,直接仰头闷了一口。
微凉顺滑的液体滑过喉管,清甜中带着丝丝清凉,很好的抚慰干痒的喉咙和焦灼的内心。
内侍总管忙送上温水,却被北朝帝挡开。
他紧闭嘴巴,喉结上下滚动几下后,才缓缓睁开满是红血丝的眼睛。
锐利的眸子少了几分燥怒,却依然不减威严锋锐。
“捡起来。”
内侍总管忙过去捡起地上的奏折。
北朝帝重新翻开奏折,看着其上的内容冷笑,咬牙道:“朕还没死呢,一个个就这么等不急!”
“陛下息怒,小心身体。”内侍总管忙道。
北朝帝面色沉郁,把玩着手中的琉璃瓶。
“朕自然得注意,若真就这么死了,北朝国还不得被那些逆子糟践了。”
说罢,他深吸了口气,拿起朱笔,在奏折上落下几个红字。
看到那几个字,内侍总管一凛,眼中忧虑更深。
正这时,殿外来报,惠王与司农使求见。
听到这声传报,一直稳执笔的北朝帝手一颤,在奏折上落下一笔红痕。
他却顾不上,难得面露喜色和急切,立刻喊道:“快请咳咳……”
内侍总管忙冲上一杯回元膏水,边给他喂下,边让外面的人去传报。
没一会惠王和司农使便进入殿内。
随行的还有两个各抱着花盆的侍卫。
“臣参见陛下……”
“免礼免礼,直接说事,那东西,可是成了?”
北朝帝注意力全落在侍卫抱着的花盆上,忍不住起身,跌跌撞撞绕过来。
内侍总管忙上前搀扶。
惠王也忙伸手扶住,面上喜色未消,直接给北朝帝吃了定心丸。
“成了!陛下,这四个盆里分别是皇庄里的沃土,用过营养液的沃土,从东南带回的毒土,用过营养液的毒土,陛下您看。”
惠王摆手,两名侍卫上前两步。
北朝帝几乎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着那几盆土。
土中都种有作物,就是最普通的黄豆,在毒土连苗都很难成活。
此刻四盆作物长势也明显不同。
沃土的长势与寻常这个阶段长出的苗株无异。
加了营养液的沃土黄豆明显比没加的茁壮许多,长势也快近一倍!
毒土的苗虽还活着,却也依然萎靡,半死不活状态。
和他们以往试验一样。
可经过营养液修复的毒土,黄豆苗的长势,不止没萎靡不振,竟跟沃土的差不多了。
(https://www.tbxsvv.cc/html/197/197822/1749917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