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 第332章 大军开拔

其实让房遗直惶恐的不仅仅是他父亲的态度,还有的就是他工作的事情。

往日里面有他那个当朝左仆射的父亲作为后台,他这个勋贵二代对于自己的工作往往是敷衍了事。

可如今不一样了,不仅是换了天子,他的父亲也因为站队的问题再度赋闲。

本来他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对于工作敷衍了事尤其是他?

那些在朝廷上盘枝错节世家弟子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的敷衍了事,因为他们的职位升迁并不取决于自己工作的能力和政绩,而是取决于门户,那些大姓子弟能够做到什么职位就要看自己的父亲的职位是什么。

便是他的父亲房玄龄,也常常因为政事的进度过于拖拉而焦头烂额,但房家也不过是新贵,哪里来的威望去压住那些以崔家为首的世家呢?

虽然说科举每年都在选举新的士子,但选拔的士子数量对于帝国需要的官吏来讲太少了。

除非是有什么大事件发生,否则科举制也会被那些世家逐渐侵蚀的。

但新帝不是平世家之乱成功了吗?

那些看起来兵强马壮,便是皇帝也不能触及其霉头的“天龙人”不是沦为阶下囚了吗?

大批牵连案中的官员空出来了大批的位置,而朝廷新上任的那些新帝的潜邸臣子。

那些新血液最先处置的便是剩下的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们,尤其是以海瑞为首的御史台出手最为猛烈。

等到寻求房玄龄帮助无果的房遗直想要重新拾起本职工作,准备依靠自己的能力留在朝廷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处理工作的能力了。

摆烂太久的他,已经被收回天赋了。

想要从头熟悉,他的时间已经不够了,于是他才会将注意力投注到高阳公主的身上。

能够做一对相爱的夫妻,做大唐的驸马摆烂,也是极好的。

只是照现在看来,高阳公主的品行怕不会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妻子。

而当今陛下会因为高阳公主是自己的妹妹而赦免她的不法行为吗?

会吗?

房遗直对此陷入了深深的恐慌。

他的父亲和太上皇的情感虽然可以算得上是房家的免死金牌,但这种从乱世中走来的情感消耗一点便会少一点。

尤其是当今的皇帝并不是通过礼法从太上皇那里继承的皇位,这就让这块免死金牌实际上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牢固。

流放岭南的那种滋味,不一定会比死了轻松。

................

俗话说的好,人一上万,无边无际。

侯君集的本部精锐唐兵加上那些辎重营的府兵加起来也有两万之众,更别说数量远大于此的马匹了。

阵型散的极开的大军散在长安城外就像是乌压压的黑云一样将长安城外的氛围渲染的极度压抑。

“幼安,你这次跟着我,切记不要鲁莽行事。”侯君集一边指挥着大军的开拔,一边对着辛弃疾嘱咐道:“这是你第一次上战场,就跟在我的军帐中积累从军经验就好了。”

“你还年轻,未来有的是你领军出征的机会。”

侯君集很相信李承乾的眼光,当年东宫的将领刚刚入伍,便是领军的主将,而李承乾没有让辛弃疾单独领兵,却让辛弃疾跟着他,这说明什么?

说明李承乾很看好辛弃疾的天赋,但是觉得这个人还是需要稍加培养,所以才让辛弃疾跟着他这位卫国公的高徒。

而北定薛延陀之乱,便是最好的培养方式。

只是侯君集不知道的是,李承乾不让辛弃疾独领一军,只不过是因为辛弃疾来的时间太短了,没有赶上他领兵平定世家之乱这种积攒威望的好时候。

至于能力,这位词中之龙一生起起伏伏锻炼出来的能力可谓是通天。

“诺。”

辛弃疾毫不在意的回答道:“我这次要做的,便是带着这八百轻骑拱卫将军的主帐。”

“至于其他的事情,并不属于我负责。”

“适当的时候,我也会让你带兵去立一些功劳回来。”侯君集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将李承乾的心思猜透了。

他不仅保证了辛弃疾的安全,还给了辛弃疾立功的机会。

他的政治触觉明明这么敏锐,为什么唐俭要说他和卫国公一个模样?

这不是骂人吗?

"陛下驾到!"

这声高呼犹如平地惊雷一般,在长安城上空炸响。

正在自我感动中的侯君集猛地回过神来,目光急切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那一声声高呼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一浪接着一浪地从长安城中朝外传递开来。

伴随着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一支气势磅礴的队伍正朝这边走来。

走在最前方的正是负责开路的左右备身府下辖的千牛卫们。

这些千牛卫个个身材魁梧,他们身着统一的铠甲,头盔上的红缨随风飘扬,显得威风凛凛。

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他们系在腰间的防身御刀——千牛刀。

这些千牛刀闪烁着寒光,刀柄镶金嵌玉,刀身线条流畅,锋利无比,仿佛轻轻一挥就能斩断钢铁。

“千牛刀”的名字典出《庄子》,寓意“锐利可斩千牛”。

虽然李二有羽林百骑,李承乾有铁浮屠亲卫,但这些千牛卫们,才是李唐皇帝理论上最信任的亲卫们。

要不然秦怀道这种勋贵为何要去担任千牛卫备身,不就是因为在皇帝的身边好升官吗?

而在这拥有着极高压迫力的队伍铺垫下,大唐皇帝李承乾压轴出场了。

虽然李承乾并没有穿着他那一套皇帝服,但是所过之处,千牛卫低头的场面能够让任何人知道。

在这里掌控全局的是谁。

“陛下,您...”

侯君集又惊又喜的朝着李承乾单膝跪地。

按道常理来讲,他这种级别的武将出征,战事的规模又不大,是没资格让皇帝亲自送大军出征的。

要知道上次皇帝送大军的场面,还是太上皇送太子出征。

那次战役,可是真的决定了大唐的国运。

(https://www.tbxsvv.cc/html/197/197745/1425643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