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晚宴,宾主尽欢。
待送走了陈凡,薛梦桐又让儿子先休息去了。
后堂只剩下自己与小舅子何陞,他笑着对何陞道:“元亨,你可以问了。”
何陞果然一肚子话顷刻全都倒了出来。
“姐夫,那陈凡年方十五,虽今日甚受洪升看重,但毕竟只是一个童生,自己学问未成,如何能教好秀儿?”
薛梦桐笑了笑道:“元亨,人这一辈子,想要找到一个投契的朋友很不容易,同样,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一个投契的老师也是很难的。”
“秀儿以前是什么样子,你我最清楚不过。”
“与其让他在进士门下浑浑噩噩度日,我倒觉得在童生塾中好生读书更让我欣慰。”
“再说了……”薛梦桐笑道,“秀儿现在缺的是学问渊博的老师吗?”
“不是,他缺的是能引他愿意静心读书的那个人。”
“只要他愿意学,即使那小童生教不了,不是还有你这个举人的舅舅,我这个进士的爹吗?”
何陞闻言苦笑摇头,世人皆是追逐名师,到了自家姐夫这,却反其道行之。
他明白,姐夫说得很有道理,但真正敢拿儿子前程这么“赌一把”的爹,毕竟还是少数。
……
“哦,陈夫子今日竟被洪升那老学究如此夸赞?”陈湘诧异地看着儿子。
“爹,那是你结拜的兄弟,我叫二叔,你不应该叫他二弟吗?”陈学礼对老爹如此称呼陈凡心中有些不悦。
陈湘闻言笑骂道:“囊球的二弟,你爹我结拜的兄弟多了去了,那都是人前的场面活!”
“爹,二叔能跟你手下那些兵痞一样吗?二叔那是有大学问的!”陈学礼听到这话对自家老爹更加不满。
“好好好,听你的,听你的。”陈湘对儿子最近的学习状态很是满意,所以说话做事十分迁就儿子。
陈学礼这时突然道:“爹。二叔在海陵办了个社学,我想去他那里读书。”
陈湘闻言顿时炸了:“不行,安定书院那,你知道老子费了多大的事儿才把你弄进去,那可是淮州府最好的书院了,不行,说什么都不行!”
“爹~~~”
“听话,儿子,你若不喜欢那个叫李翔的,爹找个时间让人割了他的舌头费了他就是,到时书院自然会重新为你们选个斋长出来。”
“……”
……
陈凡在泰州只待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跟着官船回了海陵。
他刚踏进弘毅塾大门没多久,连塾堂都还没去,县里又来人了。
李典吏笑呵呵地看着陈凡,为他引荐身边之人道:“陈夫子,这位是县学的周教谕!”
教谕是学官的一种,虽然不入流,但也管着地方教育,生员的教导、考核,社学的监督、考核,跟学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陈凡每年的朝廷拨款人家可是能说得上话的,他哪敢怠慢,连忙拱手拜见。
周教谕倒是很客气,并没有因为陈凡的年纪和“学历”便轻慢于他。
“听说陈夫子这次经会,为咱们海陵县争了好大一口气!县尊大人听说后对陈夫子很是欣赏。”周教谕笑道。
陈凡没想到经会的事情已经传到了海陵,他连忙谦逊一番,将两人让进书房。
三人分宾主坐下后,李典吏道:“陈夫子,其实周教谕这次来是有事请你帮忙。”
周教谕叹了口气道:“陈夫子,实不相瞒,去年我县生员岁考成绩,学政衙门于前日刚刚发下。”
可能受到影视、小说等作品的影响,可能后世很多人会觉得,一个读书人,考中了秀才、举人等功名后,成日里就可以放荡不羁。
要么在乡下为富不仁,要么在城中眠花宿柳。
其实真正的古代读书人,像那样儿的是少之又少。
真正的科举入仕,讲究的是“科举必由学校”。
也就是说,只要你走科举这条路,那等你考中秀才之后,除非你不准备往下走了,那么,你就一定要进学校读书的。
国家开办的国子监、州府县学相当于公立学校。
各地书院相当于私立学校。
但即使这些读书人在私立学校里读书,名义上仍要在公立学校里挂名。
那么,假如一个人考中了秀才,然后就想:“我以后不考了,考个秀才,给家里免除徭役就行!这样,我连书都可以不看了。”
这种想法可不可行?
只能说:“白日做梦。”
学校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在公立学校读书的读书人每日的学习内容跟后世的学生没什么两样。
地方学校生员除了学习经义,还要学习书法、算数、法律、公文写作……。
有教学,那就必然有考试。
考试分为几种,一种是月考和季考,用来督促检查生员的学习进度,一般由地方儒学的教官、教谕主持。
比如明代的王廷相就曾说过:“教官每月将终,会集生员,当堂考试一次。其已成材者,《四书》、经义、论、策各一篇;未成材者,《四书》、经义各一篇。初学,破、承、对句各三首。”
“每一季将终,提调官会集生员,当堂考试一次,出题与月考同。”
“凡季考之月,免其月考,考毕各较高下,书以小榜,于明伦堂张挂!”
这是公立学校的月考和季考。
这只算的是小考。
除了月考和季考,公立学校还有岁考和科考。
这两样考试可就要了混日子读书人的命了。
甚至可以说,这两样考试,决定着生员的荣辱和前程,故而十分受到读书人的忠实。
岁考和科考是提学道提督学政时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他在三年任期内要两次按临各府。
并且对各府与所辖州县在学生员进行岁考和科考。
其中考试成绩的优劣,决定了该生员能否升级或者加以惩罚。
而且,还决定了下一科该生员能否参加乡试考试。
什么叫能否升级?
州府县学里生员参加岁考后,会被提学大宗师按照考试成绩划分为六等。
一等:如果廪生有缺,可以充补。(廪生,生员中学习最好的,除了可以免除徭役,朝廷还会给予廪米,虽然不多,但节省些,也够一个读书人养活小家了。)
二等:给赏。(一般是几两到十几两银子不等,一等同样也享受这个赏赐。)
三等:如常。
四等:挞责。(州府县学有专门的竹板子,考到第四等就要当众被扒衣服,用竹板子抽后背,十几下,没有人身危险,但很失读书人的体面。)
五等:降级(原本的廪生、增广生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州府县学有三个层次的学生,一个是廪生,第二是增广生,不发廪米,但免差役。附生则是诸生之末,不限名额,附生不准参加乡试,但在科考中获得一二等,就可以参加了。青衣:秀才的生员服本是蓝色,专业名词叫澜衫,但附身考得不好降无可降,那就夺了你的澜衫,让你仍穿普通读书人穿的青衫,总之在那个时代时很丢人的事情。)
六等:黜革。(一般不会给六等,人家考个功名不容易,除非做了很恶劣的事情。比如大逆、比如考试舞弊、比如犯了什么事被地方官告到大宗师那里,要求革除该生功名、比如你数次岁考不及格,全没有学生的样子。)
陈凡心中疑惑,自己一个童生,还没经历过岁考,你因为这件事找我作甚?
就在他疑惑之时,周教谕有些尴尬道:“吾有一侄,前次岁考腆列五等,奈何这小子原本的社学业已除名,故而发社无有去处,那小子与我分说,想来你这弘毅塾发社,还请陈夫子接纳。”
(这章不是我水文,实在是很多人不了解古代真正读书人的情况,将来这些事情,主角都会遇到,所以提前科普一下,让大家对古代儒学有个基本的印象,省得很多事我写出来,大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https://www.tbxsvv.cc/html/197/197232/6127642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