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218章:崇祯七年

穿着老旧素净棉袍身影,似乎与席间绫罗绸缎,锦帽貂裘格格不入。

便是他足下踩着地毯,亦比之衣衫华贵。

不少官吏冷笑看着,眼底轻蔑。

赫然正是魏昶君!

彼时魏昶君抖落一身风雪,平静看向众人。

“诸位大人,某来迟一步。”

汤斌尹几人冷冷看着,目光转向钱谦益。

既是东林党发起,便看看这出戏怎么唱了。

钱谦益看着魏昶君,忽然笑了,起身伸手,将刚刚举杯,即将入席的魏昶君推入场中。

“魏大人既是来迟,自然不免罚。”

“听闻魏大人乡试之时,做的锦绣文章,吾等便不罚酒,罚诗一首,以代酒水,如何?”

这一刻,场中商人,皇室宗亲都冷眼看着。

魏昶君本就穿的寒酸,又被推到一众歌舞妓女之中,本就是羞辱。

何况钱谦益此人点名魏昶君不过是个参与乡试之人,在场之人谁不是举人功名。

这下倒要看看昔日君子会上那狂生,还要如何狂起来!

场中目光汇聚,气氛为之一肃。

魏昶君也不在意,自顾自拍打棉衣残留雪迹,点头。

戏台搭好了,那就唱!

“既诸位大人要见拙作,魏某不敢拂去诸位兴致。”

“诸君且听。”

青年负手,迈步,眼眸冰冷,吐出三字。

“朱门血。”

在场众人皆是愣住,心底浮现不安。

魏昶君掷杯击柱,碎裂声响,震的众人心中一抖!

“琉璃盏底胭脂泪,驼蹄羹凝美人髓,十二重楼笙歌沸,犹嫌玉漏滴得迟!”

手指方向,赫然是庄外饿殍所在。

不少商贾察觉到不对,神色微变。

自从君子会后,魏昶君几乎能以一人之力骂臭各官吏名声,早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坐的最近的延庆州商会副会长陈六韬目光躲闪,起身欲离席。

砰!

魏昶君迈步,脚踏卓案,阻住此人去路。

声音至此,愈发凌厉!

“君不见,晋阳盐车辙底血,三日晒作桃花盐,君不见,秦川饿骨白胜雪,碾入画屏作山岳!”

“此景美否?”

陈六韬面色铁青,当着一众官吏面,气的发抖。

看向魏昶君眼底,恨意浓烈。

钱谦益等一众官吏却愈发冷笑,满意看着这一幕。

他们今日设局邀魏昶君前来,就是为了让此人来得罪人。

现在看来,魏昶君此人当真是无知者无畏,势必要将在场之人得罪至死!

只是没人知晓,魏昶君更是满意。

他就是要得罪人,为的便是让名声快速积累,为崇祯七年引爆这个世道做准备。

届时振臂一呼,天下云涌!

陈六韬慌乱躲避,景象窘迫,一旁庆王朱帅锌神色阴沉。

“够了!”

“魏昶君,你这狂生,还不速速住口!”

“安敢妄议朝政,汝莫不是要非议陛下?”

魏昶君不理,声音愈发浩荡。

“腰间绦,原是饥儿肠,袖中帕,拓自菜人掌,诸位饮的琼浆,可是洛水混着脑髓淌?”

癫狂大笑间,一众官吏彻底变了脸色。

即便是设局的钱谦益等人,亦是看着魏昶君,眉宇间阴晴不定。

汤斌尹眼底冰冷,眉头紧皱。

实际上魏昶君所说他们当真不知道吗?

不是。

但为什么大家不说。

因为即便说了,也改变不了任何。

毕竟官吏缙绅,世家豪门,皇室宗亲圈钱圈地已是常态,不是哪一家一户罢手就能阻拦。

更何况,那些平民死得再多又如何?

谁在乎?

但昔日大家都只是暗地里看看也就罢了。

魏昶君此人怎敢一而再,再而三拿到台面上,撕破脸皮?

庆王手掌攥紧,指尖泛白,眯起眼睛,暴怒神色涌动,同样狰狞看向魏昶君。

只是众人目光汇聚之中,魏昶君却眼底悲哀。

或许他是在场之中,唯一一个将大明百姓当作人的。

从后世那样温和时代而来,亲眼见到这个世道,才知道什么叫做人间炼狱!

母亲卖儿女之肉,人腊挂在市集公开。

为活命明知是泥,也塞进嘴里。

他们也是有血有肉之人,他们也想活着!

“身为大明臣子,如此不识体统,本王看,你这官也不必做了!”

庆王怒吼。

一顶大帽子扣下来,魏昶君大笑,绕开陈六韬,迈步起身,宛若疯癫。

一双锐利眼眸直视庆王,一边伸手,褪去官袍,径直丢弃。

“莫慌,且将我这官凭换了酒,去赎城南新剥的状元肉......”

在场官吏皆是举人进士,听到一个个词,神色变换。

钱谦益眯起眼睛,神色复杂。

状元肉,不就是崇祯四年,状元陈于泰家族横行乡里,屯粮欺压百姓?

另一边,汤斌尹同样沉默。

驼蹄羹。

昔日晋书记载,日食万钱,他转头看向桌面佳肴,冷哼一声,面色难看。

今日若是放任,日后史书记载,自己等人怕是要遗臭万年!

一众商人却愈发胆寒,尤其是延庆州商会副会长陈六韬,这些年走南闯北,什么都见识过。

尤其是魏昶君先前提到菜人。

这段年岁,天灾频频,灾年下,人市往往光明正大。

人如菜肴,售卖自己,以用做他人烹饪。

是为,菜人!

而最前方,受邀而来朝中三四品官吏则是气的发抖,其中盐课官吏尤其如此。

盐如桃花,岂非是暗讽他们一路带血。

白骨画屏,更是讥弄他们狠辣无情。

“这狂徒!欺吾等至此!”

魏昶君几句吟罢,不理会一众官吏面色狰狞凶狠,仰天大笑出门,顷刻间踏雪而去!

这一日,消息再度传遍大江南北!

朝内东林党,浙党,宣党等无不为之咬牙切齿。

倒是不少百姓于街头巷尾听闻,愈发复杂。

“总算有人还记得吾等。”

“谁不愿意活着呢?”

不少百姓于风雪中发抖,泪流满面。

与此同时,徐霞客也听闻京师传来消息,看着面前万千沟壑,叹息低头。

他行走大明山水,亦见过菜人,人腊,所谓桃花盐。

只是无人例会,故也竟成常态。

一念及此,徐霞客低头,郑重拱手。

“魏昶君此人,一身傲骨,冒天下之大不韪,当得吾等一礼。”

雪愈大。

崇祯七年,悄然而至。

(https://www.tbxsvv.cc/html/196/196552/3679280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