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听章教授说过缸葬。
1953年西安半坡遗址被发现,在遗址区域内发现二百多座墓葬。
并在墓葬区内发现用瓮形陶器装着的尸骨。
经检查,瓮形陶器内装的多为幼儿和少儿的尸骨。
有少量瓮内装着成年人骸骨。
并且装有尸骨的瓮形陶器底部,都有人工钻出的小孔。
考古人员研究后认为,瓮起到保护尸体不被野兽挖出来吃掉的作用,并且只用来安葬夭折的幼儿。
而少量瓮内的成年人骸骨,均是埋葬过的骸骨被挖出后装入瓮内的,属于二次葬形式。
二次葬又叫捡骨葬,洗骨葬,拾骨葬等,是历史非常久远的葬俗。
通常是将死者下葬,等到死者皮肉完全腐烂之后,挖出骸骨迁移到别的地方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埋葬。
这种葬俗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安葬流程。
先用风化,水浸,土埋等手段,让肉身腐烂脱离骸骨。
然后收集骸骨清洗晒干,放入陶瓮,瓷坛等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
最后择吉日吉地进行安葬。
这种二次葬之所以流传下来,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棺木容易腐朽,导致尸体被蛇虫鼠蚁侵扰。
所以在肉体腐化后,用陶器瓷器装入骸骨进行安葬。
达到让逝者安息不受蛇虫鼠蚁侵扰的目的。
这种葬俗从八千年前一直流传到如今。
南方一些地区,以及客家风俗浓厚的地区,还都有二次葬的习俗。
不过随着火葬普及,二次葬逐渐成为历史。
所以瓮葬,以及把骸骨装入瓮,坛,罐,缸等容器的二次葬,都属于是缸葬的不同形式。
说完这些我听来的内容,再说说眼前的情况。
眼前,是我头一次看到缸葬。
尤其是那两口缸的个头,跟村里人家储水的大缸一样大。
嗯,就是那种孩子掉里面能淹死的大缸。
那么老大两口缸上下相叠,里面得装多少尸体?
难怪封口贴满了符咒。
贴的少了肯定镇不住啊!
我停下琢磨的功夫,陈伯也落了下来。
“石仔,怎么不继续下了?”
我冲那两口叠在一起的大缸努了努嘴:“你先看看那玩意。”
“地穴里整个缸葬,还贴了那么多符咒。”
“那位高人到底布的什么邪门风水局啊?”
陈伯歪着头往下看去。
只看了一眼,就使劲倒吸凉气:“嘶!”
他尖着嗓子惊叫道:“坐缸!”
“系坐缸!”
“啊?”我懵了一下:“不是缸葬?”
坐缸和缸葬虽然都带个缸字,但两者有很大差别。
陈伯有些诧异的看着我:“喂喂,不是吧?”
“坐缸你都唔知?”
“南华寺里的六祖慧能真身总该知道吧?”
六祖慧能我是知道。
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那位。
慧能继承五祖衣钵后,被师兄神秀派人追杀,一路逃到了南方,在佛门中属于是一代传奇人物
不过他的真身,我还真不知道。
看到我一脸茫然的样子,陈伯轻轻叹了口气。
“先下去吧。”
“到下面慢慢给你说。”
于是我俩拽着绳子滑落下去。
到了洞底,我正要走过去观察那两口叠在一起的大缸,陈伯却按住我肩膀。
“先别过去。”
“坐缸里的坐系坐化,缸系缸葬。”
“你刚才说缸葬也不难算错。”
“但缸葬只系自远古流传下来的丧葬形式。”
“而坐缸可以让尸身不腐,肉身成佛……”
坐化是指有大修行的人,以盘膝打坐的姿势逝世。
又被称为坐亡,坐逝。
因为常人死亡,大多会躺在床上经历痛苦,死相绝对谈不上安详。
而能于盘腿打坐中逝世,说明是没有经历死亡痛苦的无疾而终,这被认为是大修行者的福报。
那坐化的大修行者,又跟缸葬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得说说肉身成佛了。
僧人认为死后肉身不坏就能成就肉身佛,所以历朝历代都有高僧通过秘法成就肉身佛。
现如今很多古刹里也都保存有肉身佛。
其中以安放在南华寺灵照塔中的,六组慧能真身最为久远。
慧能坐化后,他的徒弟方辩为保存尸体下了很多功夫。
将坐化的尸体放入铺满生石灰和香料的缸中,这一步被称为坐缸。
然后将缸密封,这一步是封缸。
在生石灰的干燥和香料的防腐作用下,尸体经历三年时间脱水成为干尸。
这时候就要开缸,把干尸从缸里请出来。
之后方辩以干尸为基础,用夹纻法对干尸进行塑造。
夹纻法是很古老的塑像技法。
先以泥塑坐胎,然后在泥塑身上刷大漆,在大漆上贴麻布,等干燥后继续刷漆贴麻布,如此往复数十次。
最后把泥胎脱出,就可以得到一尊质地轻柔,形象逼真的雕像。
而这里用到的大漆,具有极强的防腐效果。
方辩利用大漆的防腐特性,在干尸上一遍遍的刷大漆,贴麻布。
用许多层大漆把干尸完全密封起来。
从而让尸身彻底不腐不烂。
自此之后,坐缸成就肉身佛的技术就流传了下来……
咕嘟!
我听完陈伯的解释,狠狠咽了口唾沫。
脑子里不断回响着“肉身成佛”四个字。
难道那位高人不仅帮赌王家布置风水,还捎带手的帮人肉身成佛?
这本事也太大了吧!
可心底又觉得不太对。
真要帮人肉身成佛的话,何至于在上面的冤死女尸身上,钉下那枚金钉?
金钉和坐大缸里的尸体,到底有什么关联?
没等我想明白呢,陈伯已经举起手电筒照向洞壁。
“先仔细看看四周。”
“那两口大缸……放到最后再说吧。”
看得出陈伯有些紧张。
好像不太愿意碰那两口大缸。
“好。”
我俩举着手电筒,对四周洞壁从上到下的仔细看了一遍。
就连洞底都没有放过。
洞壁和洞底都被夯打进去很厚一层石灰。
我用匕首在洞壁掏了掏,大约掏了十多公分才见到泥土。
看得出为了保持地下干燥环境下了血本。
但是这种干燥环境很不适合蚯蚓生存,那条蚯蚓是如何在这里长到那么大的?
“陈伯,这到处是石灰,根本不适合地龙生存。”
“除非地龙能钻进缸里……”
我话音还没落呢,就听缸里传来脆响。
哒!
哒哒!
突兀出现的一长两短三声脆响。
让我头皮都要炸开了!!!
(https://www.tbxsvv.cc/html/194/194729/1687287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