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会儿,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后。
江枫没有停下输出,仍在继续!
“话题回到我刚开始问的问题上。语文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理解。”
“这个理解不单单是阅读理解,而是包含了对各种事物、乃至万事万物的理解。”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离开了课本就很可能少有用武之地。无论是你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与这份理解息息相关。”
“你可以在考试中的阅读理解中做错很多次,无非是扣分而已。可对于步入社会后的理解做错了呢?那扣的可就不只是分了。”
“所以,学习语文不单单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同样也是提高你们认识与理解的能力,让你的人生少吃苦、少走弯路。”
“我向来不喜欢什么“吃亏是福”、“苦难是财富”之类的话,这就是在放屁!吃亏了就是吃亏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单纯的吃亏受苦没有任何意义。”
“而通过学习语文,增加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能少吃亏、少吃苦、少走弯路,这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你们学习的意义所在。”
说完这一段后。
江枫继续留给学生一点消化的时间。
当然,实际上是他讲的有点累了,顺便也给自己留点接着往下构思的时间。
毕竟他能编出来这么多,已经很极限了。
还得想想接下来该怎么继续往下讲。
看到没,这就是没有提前准备的坏处!
然而。
就他这一偷懒的举动,反而让后排的那些听课老师们更加敬佩了。
一边唰唰唰的奋笔疾书做着笔记,一边感慨这个老师是真的懂学生!真的懂讲课!
假如一堂课上,嘟嘟嘟宛如加特林一般一刻不停、妙语连珠的给学生讲东西,效果反而并不好。
因为从学生听进去到认识再到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
一刻不停的讲着,只会让学生脑子里只有“听进去”,充其量到“认识”,很难有“理解”。
上一段东西刚讲完,还没等学生回味过来,讲台上的老师就立刻开始了下一段,是很多新老师都会出现的问题。
看似一节课讲了很多内容,可实际上的效率并不高!
往往会出现下面这样的情况:
老师辛辛苦苦讲了一节课一刻不停,辛苦极了。
学生在讲台下辛辛苦苦听了一节课,也辛苦极了。
双方都非常努力。
但下了课之后,学生一回味下来就会发现,明明感觉听了很多东西,但又仿佛什么都没听似的!
讲出来的内容和理解的内容不成正比。
即便是当场记得了一些,但一转眼很快就会忘。
老师会觉得是学生的问题,学生会察觉不出来哪里有问题,谁都没发现问题所在!
久而久之后,学生的进度自然而然的就跟不上了。
这甚至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实际上。
作为老师的,不但要学会给学生灌输内容,还要让学生理解你灌输的内容!
甚至重点反而在这个让学生理解上!
而台上这一个年轻的新人老师,甚至他们提前看过资料还是零零后,居然已经理解到了这种层面,属实难见!
就从这堂课来说,无论是讲课的方式还是讲课的内容,都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老师!
这就是传说中的先天教师圣体吗?
这样的老师就这样默默无闻的教书讲课,太屈才了!
(https://www.tbxsvv.cc/html/194/194407/1967337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