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在不停地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认识一个新的朋友,等于进入他的社交圈,从而认识一批人,不断地产生倍数效应。
(1)广泛参加各种团体活动
对于参加联谊会、集训、研讨会或志趣相同者的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都是许多人在一起的集体活动,即便你兴趣不浓也还是积极参加为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此类活动所创造的交际机会是非常多的。比如,有些不喝酒的人,稍微喝了一点,就把心里话全都倒了出来,从此与这些人结成了好朋友。如果你总是说“乱哄哄的有什么意思”之类的拒绝之辞,那么以后就不会有人再邀请你了。
各类社团组织、学术团体聚集着各种人才,大家志趣、爱好相投,有共同语言,可以互相切磋技艺,研究学问。定期举办的各种活动可为其成员提供充分的交往机会,所以,不要放弃你感兴趣的任何团体。
(2)好好利用与人合作的机遇
与人合作的过程也是交友的过程,为扩大社交范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为共同的事业是寻觅知心朋友的前提条件,比如,鲁迅以兄弟般的情谊同瞿秋白、冯雪峰协作,领导了革命文化运动。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当年和友情甚笃的三位女友互相帮助,最后一起考入北平协和医科大学。
不可错过与人合作的项目,还要积极寻找共同完成的事业,才可广交朋友。
(3)培养自己的好奇心
爱好、兴趣广泛的人,易于同各种人交朋友。一个人如果会打桥牌、跳舞、游泳、滑冰、打球、下棋等,爱好一多,与大家“凑趣”的机会就多,结交朋友的机会也就多了。
即使自己并不擅长某一方面,但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博得对方的欢心,因为你肯定了他的特点,引发了共鸣感。
然后就是要有好奇心,集体活动时,不管谁邀请都要去一块儿活动。自己感兴趣的要去,不感兴趣的也要去,不管男性和女性都要兴致勃勃地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感受你的魅力,让人感受快乐的气氛,自己也能感受,当大家聚到一起时,不要忘了这一点。
再有就是关心各种问题。常关心周围大多数人所关心的事,特别是关心你结交的人所感兴趣的问题。
(4)不要让性格差异成为障碍
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趣相投的人容易接近,反之,则容易疏远。但要记住,社交与选择朋友不完全是一回事,社交圈中,有朋友,但更多的不是朋友,或者只是普普通通的朋友,因此,社交过程中,不要用选择朋友甚至是知心朋友的条件来作标准,凡是志趣不符、性格不合的人一概拒之门外。
威尔·罗志斯说过:“我从来没有碰到过我不喜欢的人。”这句话用在社交圈中是很合适的。要扩大社交范围,就要学会接受他人的独特个性,即使是自己并不喜欢的个性。
在社交圈中认识的新朋友应是与你有较大差别的人才好。朋友之间在知识结构、性趣爱好、生活经历、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别,有助于双方广泛地了解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层面。新朋友的见解即使与你大相径庭、迥然不同,也是一大幸事,这可以补充、丰富你的思想。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有些人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这些人老埋怨自己没有朋友,实际就是缺少热情。这种心情他自己最清楚。无论大家做什么,需要多少时间,就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绝不与大家一起干。什么都是自己决定,自己能领会的才想做,像这样个性强的人是很难交到朋友的。
如果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致不高,你就坐在兴致高的人对面去。“自己没有可以露一手的专长,即使去了也只是凑凑热闹,真无聊!”情绪如此低下,往往会影响周围的人,会令人扫兴。因此,如果坐在性格爽朗、幽默风趣、感召力强的人对面,受其感染就不会那样无聊、寂寞了。大家不知不觉地畅所欲言,原来兴致不高的你也许会发觉自己急不可耐地想参加下一个联谊会。
参加聚会、联谊会一类的集体活动,绝对不能表现出勉勉强强的态度。“啊,毫无意思。不参加就好了!”这样的人,即使去联谊会或集训,好像是局外人一样,自己什么也不去干,还在一边一个劲地发牢骚。这样,不但周围人的情绪受影响,自己也比谁都不愉快。一旦参加活动,对什么事情都应当积极地干,要努力让大家都快乐。
如果你不会唱卡拉,回避也不是办法,当别人唱歌的时候,你要积极应和,为他们打节拍,让大家感受到你的热情。
不会喝酒的人也不要独自走开,更不要感到这种联谊会、聚会对自己是一种无聊的集体活动。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自己滴酒不沾,然后,主动地揽上专司斟酒的活儿,并监督每个人是否完成了“任务”,找点话题挑动大家“斗斗酒”,自己当公证人,活跃一下气氛。这样,自己也不会因为不会喝酒而感觉被排除在集体活动之外,还可以逃避别人的苦劝,真是一举两得。
(https://www.tbxsvv.cc/html/194/194398/6298329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