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鸟类的概述
鸟的意思有很两种,一种就是指鸟类动物。鸟纲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脊椎动物亚门下的一个纲。
鸟的主要特征是: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骨多孔隙,内充气体;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卵生。
鸟是两足、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翼,有坚硬的喙。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既有很小的蜂鸟也有巨大的鸵鸟和鸸鹋(产于澳洲的一种体型大而不会飞的鸟)。
鸟类种类繁多,分布全球,生态多样,现在鸟类可分为三个总目。平胸总目,包括一类善走而不能飞的鸟,如鸵鸟。企鹅总目,包括一类善游泳和潜水而不能飞的鸟,如企鹅。突胸总目,包括两翼发达能飞的鸟,绝大多数鸟类属于这个总目。
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9,000多种,光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不乏中国特有鸟种(参见中国特有鸟种列表)。大约有120—130种鸟已绝种,与其它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
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或其它鸟。大多数鸟是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例如猫头鹰)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
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企鹅、鸵鸟、几维(一种新西兰产的无翼鸟)、以及绝种的渡渡鸟。当人类或其它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的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
在自然界,鸟是所有脊椎动物中外形最美丽,声音最悦耳,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动物。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世界屋脊,从波涛汹勇的海洋,到茂密的丛林,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烟稠密的城市,几乎都有鸟类的踪迹。鸟是一类适应在空中飞行的高等脊椎动物,是由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来的。现在已知最早的鸟是始祖鸟,1861年在德国南部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既有鸟类的特征又与爬行动物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它是鸟类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鸟的全身都生有羽毛,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翅膀,后肢形成支持体重的双脚,除极少数种类外都能飞翔。鸟的嘴叫喙,由于用喙在土壤中取食,喙一般狭长尖细,口中没有牙齿。鸟是恒温动物,体温较高,通常为42℃。鸟类的胸骨上有发达的龙骨突,骨骼中空充气,这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骨骼结构特征。
鸟类种类很多,在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现在世界上已知的鸟类9000余种,中国有1186种。这些鸟在体积、形状、颜色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非洲鸵鸟体高2.75米,最重的可达165.5千克。最小的是南美洲的蜂鸟,体长只有50毫米,体重也就同一枚硬币一样重。鸟能飞翔,但并不是所有的鸟都可以飞起来。比如鸵鸟双翅已退化,胸骨小而扁平,没有龙骨突起,不能飞翔。企鹅是特化了的海鸟,双翅变成鳍状,失去了飞翔能力。有的鸟虽然可以飞行但飞行的距离很短,如家鸡由于双翅短小,不能高飞。大多数的鸟都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算秃鹫了,飞行高度可在9000米以上。飞行最快的是苍鹰,短距离飞行最快时速可达600多千米。飞行距离最长的则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遥远的北极,行程约1.76万千米。鸟类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力强,所以鸟类的食量相当大,例如蜂鸟一天吸食的花蜜量等于体重的一倍。一些小型鸟类每天的食物量相当于体重的10%~30%。大多数鸟类是杂食的,并不太挑挑拣拣。每年春天和秋天,鸟类都成群结队,遮天蔽日地在天空中飞行,这种在不同季节要更换栖息地区,或是从营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从越冬地返回营巢地的季节性现象称为鸟类迁徙。每年大地回春,鸟类就开始进行求爱、生殖、营巢、孵卵和育雏等一连串的活动。
2、鸟类的起源
总结100多年来有关鸟类起源的争论,可分为两大派系:一是恐龙起源说,这是目前以研究恐龙的专家为首的比较热门的一派;另一派则是综合为非恐龙起源的一派:他们的观点曾长期占主导地位,近年由于中国多种带“毛”恐龙的出现,逐渐趋于被动地位,但他们多是生物学家兼古生物学家,生物学基础好思路宽阔,考虑全面,能从生物发展的本质和生物遗传学相结合,从生物进化学的观点出发,从化石记录和发生学、胚胎学的成果综合分析,往往可以提出持恐龙起源观点的人难以解释的事实。
1868年,赫胥黎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赫胥黎是英国著名的一个生物学家,也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他也是首先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的一位学者。
到了1927年,丹麦古生物学家海尔曼在他1927年发表了一本非常经典的著作《鸟类的起源》书中提出,鸟和恐龙虽然十分相似,但恐龙因为已经十分特化,所以鸟类可能不会从恐龙直接起源,而是和恐龙有一种共同的祖先,这就是槽齿类。所谓槽齿类,就是说比恐龙更加原始的一种化石类群,这个类群被认为是产生了恐龙、鸟类、鳄鱼等现代一些主要的脊椎动物大的类群,它出现的时代可能会更早一点,比侏罗纪、白垩纪还要早的三叠纪出现。这种学说从提出来以后,一直盛行了大概有半个世纪。
从1973年到1985年,恐龙起源说再次复兴。学者在研究脊椎动物化石的时候,发现有一块被鉴定成翼龙的化石具有羽毛,进而找到了另外一件始祖鸟化石。正中这种偶然的发现,是学者将鸟类和恐龙的关系连接到了一起。1986年一直到现在,恐龙起源学说不断盛行,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支持了这样的一种假说。
来自于我国的带毛的恐龙,如中华龙鸟是第一个身上保存真正的分叉羽毛的恐龙化石。该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很大的轰动,被认为是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最重要最新的证据。甚至有学者提出恐龙没有绝灭,我们所见到的现生的鸟类都是恐龙,生活在南美的蜂鸟当然就自然而然成为最小的恐龙。
进入本世纪90年代,中国鸟、华夏鸟、朝阳鸟、鄂托克鸟、波罗赤鸟、尖嘴鸟和大嘴鸟等等早白垩世鸟类化石的相继发现,标志着我国中生代鸟类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纪元,以上鸟类均出自河湖相陆相沉积地层,除鄂托克鸟产于内蒙外,其余均产于辽宁朝阳县的九佛堂组,已发现的化石总数远远超过世界其它国家同期鸟类化石之总和。
我国鸟类化石研究起步虽晚,但进展比较快,如70年代以来,除对北京猿人产地、辽宁金牛山猿人产地、四川巫山猿人产地等更新世鸟类群进行了系统研究外,还发现了山东山旺、江苏泗洪和云南录丰3个中新世鸟类群,接着又先后报道了河南、湖北、新疆等地区的始新世鸟类,特别是安徽潜山、陕西洛南古新世鸟类的研究引起了世界的关注。1984年首次报道发现于甘肃玉门早白垩世陆相沉积的甘肃鸟,结束了我国中生代鸟类空白局面,打开了中国中生代鸟类研究的先河。甘肃鸟的公布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标本虽不全,但当时为始祖鸟之后最早的保存最好的鸟类化石,而且又是首次在陆相沉积地层发现的中生代鸟类,它形态的特殊性质一直是鸟类学家探讨的课题。
90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发现的早白垩世鸟类化石,才真正填补了早白垩世鸟类研究的空白。不但发现许多保存完整的鸟类化石如华夏鸟、龙城鸟、尖嘴鸟和大嘴鸟等等,而且揭示了反鸟类是白垩纪时期的重要早期鸟类群。它们不但分布广而且数量多,尤其早白垩世非常繁盛、晚白垩世逐渐衰落,中生代结束,它们与恐龙一样完全灭绝了。我国早白垩世鸟类化石包括前面所提华夏鸟等大多数属反鸟类,数量和种类之多是任何地区都无法相比的,从而极大的丰富了我们对反鸟类起源和演化的认识,最近,我们从孔子鸟类相同层位中发现了最原始的反鸟化石,前已提到订名为始反鸟,从而表明,反鸟类可能起源于东亚,逐渐向外扩散,白垩世晚期辐射到南美。迄今为止,我国是发现今鸟亚纲化石最多和时代最早的国家。除甘肃鸟外,发现于和华夏鸟等同一产地的朝阳鸟,作为早白垩世最完整的今鸟亚纲的代表,在形态上与现生鸟类已很接近,而且与同期的华夏鸟等反鸟类构造形成鲜明对比,朝阳鸟还是惟一已知具有肋骨横突的早白垩世鸟类。这表明朝阳鸟已有比较坚固的胸廓,显然能够进行持续有力的飞行,晚侏罗世的鸟类和早白垩世的反鸟类都不具备这一特征,但是,朝阳鸟的腰带骨比较原始,特别是耻骨远端的脚状突起等鸟类祖先具有的原始特征,这说明进步与原始形态特征的镶嵌分布,在早期鸟类进化过程是普遍存在的。
今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一直是国际科学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据介绍,鸟类起源于侏罗纪,到了白垩纪,演化出了两大支系。其中,在当时种类和数量都占有优势的一支,到白垩纪末期却完全绝灭了,科学家称这一支为“反鸟类”。另外是包括所有现代鸟类的共同祖先在内的一支,被称为“今鸟类”。今鸟类出现于1.4亿年到1.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它与肩部骨骼结构相反的反鸟类是鸟类进化中两大分支,都源于“始祖鸟”。“始祖鸟”化石发现在100多年前,它们既有鸟类的特征,也有爬行动物的特征,但并不会飞行,只是从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过渡类型,因此,称之为“鸟的始祖”似乎更恰当一些。相对于反鸟类,已发现的今鸟类化石材料很少,尤其是早白垩世化石。因此,现代鸟类的直接祖先长期无法确定。
被世人公认的最早的鸟——始祖鸟是人们认识最早的鸟类,生活在距今1.5亿年的侏罗纪晚期,出土地点是德国索伦霍芬,由于保存有羽毛的印痕,所以就被称为鸟类的始祖。但形态很原始,嘴里排满牙齿,而且还长着长长的尾巴,前肢翼部不很发达,有翼爪。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始祖鸟,应该是还没有成为鸟类、长有羽毛的恐龙,刚能上树滑翔,飞行的能力还不很强。
最新发现的会爬树的恐龙——在中国辽宁西部地区发现的、生活在距今1.25亿年白垩纪早期的小型爬树恐龙——赵氏小盗龙,形态像始祖鸟,嘴里长满牙齿,身体披着羽毛,有长长尾巴,前肢还没有进化为翅膀,指爪发育,应该是鸟类的祖先类型。开始从地面爬树,但还不会飞行,只是简单的滑翔。说明鸟类的直系祖先是恐龙,而且鸟类的飞翔是从树上开始。
侏罗纪的鸟类鸟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侏罗世(距今约1.4亿年)。古鸟亚纲的始祖鸟是侏罗纪发现的唯一鸟类。从已发现的标本可以清楚地看到始祖鸟具有羽毛;后足对趾型;腕掌骨和跗跖骨愈合;骨盘结构、锁骨、喙部、下颌关节方式以及眼等许多特征与鸟类相似。始祖鸟具槽生齿,有具尾椎的长尾;脊椎双凹型;前翅掌指骨游离并具爪;脑、胸骨、肋骨及后肢等特征又与爬行类接近。所以始祖鸟被认为是爬行动物与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
白垩纪的鸟类除始祖鸟外的其它鸟类全属于新鸟亚纲,其身体结构与现在的鸟类更为接近,其中白垩纪的一些口中具槽生齿的鸟类,构成齿颌超目,包括黄昏鸟目及鱼鸟目。新鸟亚纲其余成员的口中均不具有真正的牙齿。从白垩纪开始出现,在始新世开始繁荣,共34目。近年来在白垩纪地层中又发现一些已绝灭的不具牙齿的鸟类化石,但大都比较零散。这些新颌鸟类有4个目。近鸡鸟目发现于加拿大艾伯塔省晚白垩世地层,1940年被定名为近鸡鸟,1971年又报道了第二个种,这一目与鸡形目、雁形目关系较密切。戈壁鸟目发现于蒙古戈壁省的晚白垩世地层,1974年定名为戈壁鸟,推测可能是平胸类的早期代表。1981年根据在南美晚白垩世地层采集的部分鸟化石,建立了反鸟属,并认为它在进化及分类上应处于齿颌超目与古鸟亚纲之间,建立了反鸟目。1982年在蒙古又发现一个新的早白垩世鸟化石——傍鸟,并建立新的傍鸟目,指出它有可能是最早的突胸鸟类,和鸮形目较接近。198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玉门市附近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鸟类化石。
新生代的鸟类第三纪早期的化石记录较少,始新世和渐新世突胸类有较大发展,平胸鸟只有鸵鸟目和隆鸟目开始出现,目前已发现近40个已绝灭科的化石。第四纪是鸟类极繁盛的时期。大多数现生种都来源于这个时期。平胸类分布于南半球,但是隆鸟类和鸵鸟类的代表在始新世见于中东及欧洲。现生鸵鸟属的化石曾发现于摩尔达维亚的中新统和广泛发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欧洲和非洲的上新统和更新统。现生种的化石则见于蒙古、阿拉伯和阿尔及利亚的更新统。
新颌鸟类中也有一些鸟的颌上具有骨质突起,它们是发现于始新世—上新世的骨齿鸟类,已全部绝灭。骨齿鸟亚目?的代表都具有齿状突起,但不具槽生齿。有将近10个属,分布于欧、亚、美洲和西非等地。
3.鸟的生活习性
恒温动物,心脏二心房、二心室,有二足、二翼,无耳廓,嘴变为喙,无牙齿。体被羽毛。(无翼目是仅有的翼完全退化的。)多数能飞翔。
现代鸟类无牙齿,尾骨退化,无膀胱,可减轻体重;骨腔内充气,头骨、下部脊椎和骨盆愈合,鸟体坚实而轻便,以提高飞行效率。
跗骨与胫骨和跖骨分别愈合成跗胫骨和跗跖骨,足跟离地,增加了起落时的弹性。大多数鸟类4趾。拇趾向后,有利于抓握树枝。由于趾屈肌肌腱的特殊结构,在栖息时,趾不会松脱。鸟类的取食、梳理羽毛、筑巢以及防御活动,均由嘴来完成,因而颈部较长,有多个相连的马鞍形颈骨,运动极为灵活。
代谢和恒温剧烈的飞行要求旺盛的新陈代谢。高体温(40±2℃)保证了较高的代谢率,而且在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上扩大了鸟类的活动范围。在羽毛覆盖下的静止空气形成一个良好的隔温层,飞行时的快速低温气流有助于散热,鸟类快速呼出的水气也可带走大量体热。
鸟类的呼吸功能强,空气经过气囊,到毛细支气管网中交换气体,然后由前气囊排出。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气体都是单向流动(即双重呼吸)。另外,毛细支气管中的气流与肺毛细血管中的血流方向相反,交换氧气的效率远远高于哺乳动物。鸟类为完全的双循环,但保留的是右侧体动脉。鸟类的心脏容量大,心跳快,血压高,循环迅速。
鸟类主要靠角质喙和灵活的舌部摄取食物。某些鸟(如食鱼鸟类)的食道下端膨大,成为贮藏和软化食物的嗉囊,但粉碎食物主要由发达的肌胃来完成。肌胃中常存有砂粒以助研磨。鸟类消化力强,消化迅速。由于肾管和泄殖腔的重吸水作用,鸟失水极少。海鸟眼眶上部具盐腺,分泌高渗盐水,从而保持体液的渗透压稳定。
视觉和本能鸟类的神经系统较发达。大部分鸟类为昼行性。由于视觉敏锐,并具色觉,在高空飞翔时可发现地面上的目标。鸟类眼内肌为横纹肌,反应敏捷,能同时改变角膜和水晶体的凸度(双重调节)。眼睑和瞬膜可防止气流和灰尘对眼球的伤害,巩膜骨又保证眼球不致因气压而变形。少数夜行性鸟类听觉发达,只有兀鹫嗅觉比较发达。
卵生和育雏复杂的结构要求较长的发育阶段;但飞翔却又要求体轻,这一矛盾靠多黄卵和较长的孵育时间来解决。鸟的左右坐骨和耻骨不在腹侧联合,开放式的骨盆有利于产生大型硬壳卵。
行为与生态鸟类具有很多特殊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生活。
食性鸟类的食性可分为食肉、食鱼、食虫和食植物等类型,还有很多居间类型和杂食类型。有些种类的食性因季节变化、食物多寡、栖息地特点以及其它条件而异。
繁殖鸟类性成熟期为1~5年。很多鸟类到性成熟表现为两性异型。繁殖期间绝大多数种类成对活动。有些种类多年结伴。有的种类一雄多雌。少数种类一雌多雄。成对生活的鸟类雌雄共同育雏,一雄多雌的鸟类大都由雌鸟育雏,一雌多雄的鸟类由雄鸟育雏。
鸟类在繁殖初期有发情活动,雌雄相遇时,雄鸟(少数为雌鸟)表现出特种姿态和鸣声。有些种类,特别是一雄多雌的种类,雄鸟间常发生格斗。发情末期或发情结束时开始占据巢区。
巢区与筑巢:鸟类在生殖时期,交配、作巢和喂雏等一般有一定的活动区域,这个区域就叫巢区,当占据了巢区以后,若遇同种的其它雄鸟入侵,就进行顽强的斗争,直到把弱者驱出为止。
巢区选定好以后就开始造巢。鸟类的造巢习性,与繁殖本能有关。不同的鸟,造巢的方法不一样,巢的形状、大小、构造和所用的材料也不相同。
孵卵和育雏:鸟类的产卵率和温度\食物等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产卵数、卵的形状、颜色(特别是斑点和条纹)都很不一致。
鸟的孵卵通常有雌鸟担任,雄鸟只在附近守卫,有时还携带食物给正在孵卵的雌鸟。有不少鸟类,雌雄共同孵卵,也有少数鸟类由雄鸟来孵卵。有一些鸟类把卵产在其它鸟类的巢中由其它鸟类进行孵卵。各种鸟类的孵卵期也不一致。一般来讲小型鸟类的孵卵期短,大型鸟类的孵卵期长。
鸟类哺育幼稚,常有双亲执行,给水喂食,清除巢的粪便。鸟类抚幼的许多动作都是由于条件反射。如亲鸟返巢时,幼鸟即张开口,就引起亲鸟的给食行动
鸟类的迁徙:鸟类在不同的季节中更换栖息地区,在营巢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移居,这种现象一般称为迁徙。
迁徙的类型:所有的鸟类根据其迁徙习性的不同可分为留鸟、候鸟、旅鸟和迷鸟。
留鸟:终年栖居在繁殖地区而不迁徙的鸟类。
候鸟:某些鸟类随季节的不同,气候的寒暧,而改变其栖息地。有三种类型
(1)夏候鸟:夏在我国繁殖,秋移往南方温暖地带越冬。
(2)冬候鸟:在北方繁殖,秋时南迁入我国越冬。
(3)旅鸟:在南迁北徙时,旅经我国境内,暂时栖息的种类。
迷鸟:由于狂风或气候的影响,偶然飘离至异地的鸟类。
鸟的繁殖
鸟类的繁殖比爬行动物完善而复杂。绝大多数鸟类有筑巢、孵卵和育雏的行为。鸟类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都在春季和夏初。大多数鸟类每年繁殖一窝,少数鸟类繁殖好几窝,如麻雀、家燕。
筑巢:鸟类筑巢的地点、使用的材料和巢的结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啄木鸟巢筑在树洞里;野鸭在水边;缝叶莺选择下垂植物的大形叶片如芭蕉、香蕉叶等,用纤维把叶缝起来,做成挂在树枝上的囊袋。有了鸟巢,鸟卵就不会滚散,可以集中孵化。鸟巢还可保护卵、雏鸟和亲鸟免遭敌害。帮助雏鸟和亲鸟保持恒定体温。
孵卵:通常都是雌鸟担任孵卵,也有雌鸟和雄鸟共同担任的,如家鸽、山雀、啄木鸟。孵卵的时间有长有短,个体小的鸟要13—15天,个体大的鸟要3—4周或更长一些时间,每一种鸟孵卵用的时间是一定的。如鸡要21天,家鸽用18天,家鸭用28天,鹅要31天。
育雏:野鸭、鸡、鸵鸟、家鸭等鸟的雏鸟,刚孵出来时,绒羽就已长满,眼睛已睁开,腿相当有力,能跟着亲鸟寻找食物,这样的鸟叫早成鸟。早成鸟的亲鸟整天不离开雏鸟,它带着雏鸟去各处觅食,随时注意保护雏鸟不受天敌的侵袭,夜间和雨天还用双翼覆盖着雏鸟,使它们得到温暖。
燕子、黄莺、啄木鸟等的雏鸟,刚孵出来还没有充分发育,身上只有少数绒羽,眼睛没睁开,腿和足软弱,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就要留在窝里靠亲鸟哺育,这样的鸟叫晚成鸟。晚成鸟的亲鸟非常忙碌,整天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哺育雏鸟。大多数鸟类要用昆虫来喂养雏鸟,在育雏阶段,亲鸟要消灭大量的农林害虫,这对农林生产有很大的益处。
鸟的羽毛
根据构造和功能的不同,鸟的羽毛可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
(1)正羽被覆在体外的大型羽毛,由羽轴和羽片构成。羽轴下段不具羽毛的部分叫做羽根,着生在皮肤中。羽轴上段的两侧发出许多羽支,每个羽支再向两侧发出许多羽小支,一侧的羽小支上生有小钩,一侧的羽小支上有槽,使相邻的羽小支互相钩结,形成结构紧密而具有弹性的羽片。正羽有飞翔、护体、保温等作用。
(2)绒羽羽轴短;羽支柔软,丛生在羽轴的顶端;羽小支细长,没有小钩,不形成羽片。绒羽密生在正羽的下面,有保温、护体等作用。
(3)纤羽羽轴细而长,羽支很少,生在羽轴顶端,多无羽小支。纤羽散生在眼缘、喙基部和正羽的下面,有感觉、护体等作用。
换羽
鸟类的羽毛定期更换,叫做换羽。多数鸟类的羽毛在秋季全部脱落更换,更换后的新羽叫做冬羽,待第二年春季再更换一部分或全部,更换后的羽毛叫做夏羽。冬羽和夏羽的颜色往往不一样。飞羽和尾羽的更换一般左右对称,即成对脱落成对长新羽,这样在换羽过程中可不影响飞翔。
(https://www.tbxsvv.cc/html/192/192979/2871667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