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现在所说的因外感风寒而得的热病,都属于伤寒病的范畴,其中有的人痊愈了,有的人死亡了,死亡的人会在患病六七天内死去,痊愈的人也都在十多天以后才能痊愈,这是为什么?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想听您讲解一下。
岐伯说:太阳经是六经的统领,人体所有的阳经都隶属它。太阳的经脉连于风府,和督脉、阳维相交会,因为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所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后,会发热,发热虽然严重,但通常不会死亡;假如阴阳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生疾病,就一定会死亡。
黄帝说:我想了解伤寒病的症状有哪些?
岐伯说:患伤寒病的第一天,太阳经首先发病,因太阳主一身之表,所以会出现头颈部疼痛,腰脊部肌肉僵直的症状。第二天,病邪侵犯阳明经,因阳明主管肌肉,足阳明经脉挟鼻上行,络于眼目,下行至腹部,所以会出现身体发热、眼睛疼痛、鼻孔干燥、不能安稳卧息的症状。第三天,少阳经发病,少阳主管骨,因足少阳的经脉循行于胁肋部,上络于耳,所以会出现胸肋疼痛、耳聋的症状。如果三阳经脉和络脉都发病,而病邪还未深入五脏,就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治愈。第四天,太阴经发病,因足太阴经脉敷布胃中,上络咽喉,所以会出现腹中胀满、咽喉干燥的症状。第五天,少阴经发病,因足少阴经脉贯通于肾,络于肺,连于舌根,所以会出现口干舌燥而渴的症状。第六天,病邪到达厥阴经,因足厥阴经脉循绕阴器而络于肝,所以会出现郁闷、阴囊收缩的症状。假如三阴经、三阳经和五脏六腑都发病,导致荣卫气血不能循行,五脏经脉之气不通,人就会死亡。
假如疾病不是阴阳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到第七天时,太阳之病就会衰减,头痛也会稍有好转;第八天,阳明之病会减弱,身热稍微减轻;第九天,少阳之病减弱,耳聋也会缓解,能逐渐恢复听力;第十天,太阴之病衰减,腹部胀满症状会消退,并很想吃东西;第十一天,少阴之病减轻,口不渴,舌不干,能打喷嚏;第十二天,厥阴之病衰退,阴囊松缓,少腹部的拘急也会减轻。这时大邪之气已经消退,疾病也就痊愈了。
黄帝问:如何治疗?
岐伯说:对病变所在的脏腑和经脉,分别通调,疾病就会逐渐衰退而痊愈。治疗这类病的原则是,发病不到三天,邪气仍在阳表的,可用发汗法疏散病邪;发病已满三天,邪气已经深入阴里的,用泻法泻除病邪,疾病即可痊愈。
黄帝问:热病已经痊愈,却经常会有余热滞留的情况,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之所以会出现余热遗留不退的情况,是因为发热严重时勉强进食.在病势减退但仍有邪热蕴藏在体内时,如强让病人吃东两,就会因为饮食不能消化而生热,此热与残留的余热相互迫近,两热相合,重新发热,就会出现余热不尽的情况。
黄帝说:很好。余热遗留该怎样治疗?
岐伯说:应当诊察疾病的虚实,或用补法或用泻法,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就能治愈。
黄帝说:患热病有什么禁忌吗?
岐伯说:热势稍微减轻时,如果进食肉类食物,热病会复发;如果吃得过多,会使余热遗留,这都是热病病人应当注意的。
黄帝说:表里两经同时受邪的两感症病人,发病的经脉和症状是怎样的?
岐伯说:阴阳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后,第一天,太阳和少阴两经同时发病,表现为头痛、口干、心中烦闷;第二天,阳明和太阴两经同时发病,症状是身体发热、胡言乱语、腹部胀满、不想进食;第三天,少阳和厥阴两经同时发病,症状是耳聋、阴囊收缩、四肢发冷。假如病情发展至水浆不能饮入、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的地步时,到第六天就会死亡。
黄帝说:当疾病发展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气血不行的程度时,也要在三天以后才能死亡,这是为什么?
岐伯说:阳明经是十二经之长,这个经脉多气多血,所以感受病邪后.容易使人心神迷乱。而三天过后,阳明的气血才会耗尽而死亡。
(https://www.tbxsvv.cc/html/190/190277/2206879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