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夫人要和离,搞垮夫君我就走 > 第三百七十七章发难

胡氏收到回信后的第二天一大早,便派人请来了族中长辈,也没说分家,只说帮着处理下家事。

宋氏族中没几个有出息的,宋寅是官职最高了,大家还指望他支撑族里,自然不会怠慢胡氏。

几个长辈到了宋府后,宋昌和马氏才收到消息,马氏急忙派人去问宋昌发生了何事。

宋昌吹着胡子怒道:“我怎么知道发生了何事,你让她自己去听雨阁!”

长辈上门,二夫人理应出面请安的。

而且,他隐隐约约猜到了胡氏的意图。

二人来到听雨阁,就见胡氏正和几个长辈闲聊,气氛很是融洽。

“四叔公、六叔公,二伯好!”

宋昌上前问好,态度谦恭有礼。

四叔公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只点了点头没说话。

这个宋昌,整日只知道附庸风雅吟诗作赋,偏偏又没那天赋,活了半辈子也没点长进,白白瞎了他父亲的悉心栽培。

当初他们这一支最有出息,是全族人的指望,可他们父亲一去世,眼看着家道就落了下来。

宋寅是三品参政,是全族官职最高的,但和他们的祖父、父亲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四叔公、六叔公经历过宋府最辉煌的时候,自然看不上如今这些不思进取的后辈。

可他们也不是有才能之人,也就只能回忆着往昔,没事就骂骂这些没出息的后辈。

倒是宋二伯的态度还算和善,笑呵呵的回应了两句。

待几人寒暄完,胡氏也不啰嗦,直接便讲明了今日的来意。

“我们大老爷外放十来年,除了母亲离世守了三年孝,这许多年都不曾管过家中事务,倒是辛苦二叔这些年的操劳了。”

她说的是事实,但宋昌还是很谦虚道:“大嫂言重了,大哥不在家,我理应管好家中。”

“是,你大哥和我都十分感谢二叔的操持!”

宋昌忙摆摆手,“这都是我应该的。”

他嘴上这么说,心中却纳闷,今日不该是找他问罪的吗?怎么又客气上了。

就在此时,胡氏眼风一扫,脸色一变,立即就严厉了起来,“往下年念着二叔辛苦,无论你们如何糟践银子我们也不计较,可这些年你们闹得也太不像话了!”

“田庄铺子的收益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南山镇的庄子除了交了两百石粮食,竟没有一文钱的收益,几个铺子也是,一年下来竟只有二三百两的收益,照这样下去,不如关了铺子盘出去,每年收租金也不止三五百两的。”

南山镇的庄子和那几个收益低的铺子早被马氏换上了她的人,去年不是没有收益,而是那收益直接进了她的口袋。

此事宋昌是知道的,但他懒得理会,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的,没想到马氏竟这般大胆,做得太过了!

他自觉理亏不说话,可马氏却不能任由胡氏说,辩驳道:“去年收成不好,佃户生活困苦,我便少收了些。”

“收成不好?”胡氏问道:“三河县的收成和往年差不多,它离南山镇不过二十里路,竟差别这么多?”

马氏振振有词道:“十里不同天,更何况二十里呢,可能三河县雨水多,南山镇的雨水就很少。”

纯属胡搅蛮缠!

胡氏也不和她争辩,只对着胡嬷嬷使了个眼色,随便又道:“那铺子呢,为什么收益不好?”

马氏道:“铺子还是那些铺子,卖得东西也还是那些东西,我也不知为什么收益不好了。”

“竟然弟妹不知道,那就让掌柜和庄头说一说,正好他们现在都在。”

胡氏昨日看完信件,便让人把掌柜和庄头都叫了来,就是为了此时。

这下可吓坏了马氏,她怎么也没想到胡氏的动作这么快,竟还把庄头和掌柜的叫来了。”

随着胡嬷嬷的通报,庄头和掌柜们都进了门,一个个屏气凝神的肃立着,等着主子问话。

胡氏问道:“林二庄头,去年南山镇的收成怎么样,隔壁县镇的收成又怎么样?”

林二是马氏的陪嫁,接管南山镇的庄子已经五年了,送到府里的收益一年比一年少,但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只见他躬身闷声道:“南山镇的收成都不好,隔壁的县镇倒还可以。”

“何掌柜呢?铺子的生意怎么越来越差。”

“旁边新开了几家同样的糕点铺子,分走了一部分生意。”

“哦,是吗?”胡氏漫不经心的反问道。

林二很是肯定的应:“是!”

何掌柜也点头应是。

胡氏继续问其余的庄头和掌柜,不过众人找了什么借口,胡氏一律决定或卖或关门。

“好,既然田庄收成不好,那就卖了吧。”胡氏转头看向何掌柜,道:“铺子没生意,那就关了门吧,以后只收租金,给你们十天时间处理,十天后我派人接手。”

这是直接夺了他们的差事,至于十天后是卖是留,他们就都说不上话了。

而且他们就都没差事了,而且回府伺候哪有在外面自在,银钱领不多还要被管束着。

他们在外面逍遥惯了,自是不愿意回府,对视一眼纷纷道:“回去后立即想办法,明年定能多上缴。”

胡氏也不理,只转头对四叔公、六叔公道:“我这样一说他们就有办法了,可见平日弟妹对他们都太宽容,纵得他们得寸进尺不知好歹!”

“二弟和二弟妹还是脸面薄些,以后这些事情还是我来管吧!”

这是宋家长房的事,四叔公、六叔公、宋二伯虽然是长辈,但也不会随意开口介入。

倒是马氏着急了,伸长脖子道:“大嫂平日在云州,管起来又不方便。”

“没什么不方便的,时常派人多去看几次就行了。”

“云州距离京城远,若是有急事不都耽误了?”

“一年一二百两的收益,他们能有什么急事。”

“就算没急事,田庄的收益送到云州,也是耗时耗力的。”

“给府里送些,剩下的折变成银子送过去就行。”

马氏没提出一条问题,就被胡氏解决了,急得她无法,却又没有好的借口阻拦。

最好只得撒泼耍赖道:“大嫂看我们二房不顺眼,这般作践我们,简直不给我们二房留脸面。”

距离近的二房不管,偏要几百里外的大房来管,任谁听了都要有想法。

(https://www.tbxsvv.cc/html/188/188721/3679264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