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内,血流成河。
到处都是流淌的鲜血,破碎的尸体。
所有意图阻挡朱祐樘回京的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满身鲜血的高顺,还来不及清点战场,第一时间就回到了朱祐樘的龙轿旁。
“陛下,居庸关已破,抵抗之人均已被杀死,但仍有大量的将士逃跑。”
朱祐樘闻着从居庸关传来的血腥味,微微皱了皱眉:“那些逃跑的人,就先不管了。”
“继续出发,速度回京。”
“是,陛下!”
高顺领命之后,继续坐镇中军,下达启程的命令。
“所有人听令,启程,回京!”
刚刚经历过一场战斗的十五万大军,连身上的鲜血都未清理干净,便保持着原来的队形,护送朱祐樘一路回京。
从战斗开始到结束,仅仅只过去了两个时辰。
朱祐樘的车架缓缓启动,平稳地驶过血流漂杵的居庸关。
那些跟随朱祐樘一路回京的瓦剌人,看到这样惨烈的一幕,脸上俱是浮现惊恐之色。
他们不敢想象,这样强大的一支军队,如果出现在草原上,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恐怕横扫草原,也不过是弹指一挥的事情。
大明的强大,简直深不可测。
那些被押往京城的文官们,对这一幕,已经感到麻木了。
朱祐樘的铁血手腕,他们已经见过太多次了。
他们本身就自身难保,已经没有心情对其他人的遭遇,表示哀叹了。
大部队继续行驶在官道上,目标直指京城!
……
那些从居庸关里逃出来的叛军们,一部分跑去了别处,想隐姓埋名,躲入山野间,避杀身之祸。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跑回了京城!
京城中,自于慎夺权开始,便对整个京城实施戒严。
没有于慎的命令,京城中连匹马都不能进出。
其目的,就是为了封锁朱祐樘还在巡边的消息。
同时,于慎还大肆在京城中宣传,朱祐樘被瓦剌人俘虏的假消息。
只有这样,他才有理由推举朱祐杬上位。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多次从各地调来军队,将京城严密保护起来。
此刻,整个京城都被于慎,和那些参与兵变的边将们蒙蔽。
陷入到一种,为第二次京城保卫战做准备的氛围中。
不只是京城的官员们和百姓们,都以为朱祐樘真被瓦剌人俘虏了。
就连包括那些被调来京城的地方军和乡勇们,也都以为瓦剌人又俘虏了大明的皇帝。
不怪他们如此亲信于慎,实在是已经有过皇帝被俘虏的先例了。
这些人才会对于慎的谎言,深信不疑。
当然,于慎自己心里清楚,朱祐樘被俘虏是个假消息。
所以为了防止出现变故,这些从外地调来的军队们,在帮助于慎成功夺权之后,又被他全部调出了京城。
于慎就把他们安排在,京城附近的西山军营里面。
整个京城的城防,全部换上了曹礼从辽东带来的叛军。
于慎不敢让这些外地的军队,驻守京城的城门,是因为他不敢保证这些军队,真的都效忠于他。
万一朱祐樘回到京城之后,那些外地军队知道朱祐樘被俘为假,他于慎和边将们一起造反夺权是真的话。
难保这些外地军队不会临阵倒戈,直接打开城门放朱祐樘入京了。
于慎这个操作,和杨通当时不敢让宣府城内的士兵登上城墙一样。
造反毕竟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情,他能拉拢一些人,但不能拉拢所有人。
同样的,于慎能骗得了一时,但他骗不了一世!
他也害怕出事,所以才会如此安排。
“报!居庸关大败!守关将领罗信战死!”
居庸关的败兵们刚逃回京城,就立刻被曹礼派兵接应,将消息全面封锁。
随后立刻便将朱祐樘已经通过居庸关,正在率领十五万大军向京城赶来的消息,告诉了于慎。
“什么?!太上皇已经通过居庸关了?”
“他怎么这么快就过了居庸关?你们居庸关的守将是干什么吃的?连一天都拦不住。”
兵部衙门里,得到消息的于慎,对着居庸关的败军,大发雷霆。
自于慎夺权之后,兵部衙门就已经成为大明的权力中心了。
这一个月来的所有政令,都是从兵部衙门发出,司礼监只管盖章,内阁更是彻底沦为摆设。
于慎也走上于谦的老路,开始专权。
像于慎这种靠着兵变夺权的权臣,他的统治类似于后世的军政府,是很难做到不专权的。
毕竟权力这玩意,谁又会嫌大呢?
于慎想过居庸关防线会溃败,但他没想到会溃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居然仅仅只坚持了两个时辰,就全线溃败了!
被于慎怒斥的居庸关逃兵,心里也是极度的委屈。
这可是十五万大军压境啊!
里面甚至还有七万陷阵营大军!
他们能坚持两个时辰,已经很不错了!
于慎沉着脸,皱着眉,陷入了沉思。
整个京城中,没有谁的压力比他还大。
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后,于慎当机立断,做出决策!
“快!立刻在京城内发出风声!”
“瓦剌人俘虏太上皇,意图以太上皇为要挟,夺取京城!”
“瓦剌率领十五万大军,即将攻城!”
“让工部把赶制的拒马全部拿出来,把京城围上,绝不能让瓦剌的骑兵靠近京城城门!”
“召集所有京城周围的士兵,在京城周围严阵以待,做好战斗的准备!”
“是!大人!”
于慎下令后,立刻便有兵部的主事领命,将他的命令落实下去。
随后,于慎又看向了一边的曹礼。
“曹礼将军,京城军队是重中之重,绝不容失。”
“光是之前的赏赐,恐怕还不够,必须再制定一套严厉的惩戒措施。”
“威逼利诱,双管齐下,方可保证军队的忠诚性。”
曹礼点了点头,深以为然:“于少保说的正是,下官愿闻其详!”
情急之中,于慎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惩戒措施。
干脆就把当年于谦打京城保卫战时,制定的惩戒措施,拿出来用。
“传令下去,京城保卫军里,每支队伍里都设两名掌令官。”
“军官不顾士兵后退者,掌令官可以立斩其首!”
“士兵不顾头目自行后退者,后队斩前队!”
“士兵不勇不进致头目失陷者,斩其全队!”
“头目不勇不进致三十人失陷者,斩首!籍没其家!”
“众将率军于城外列阵,关闭九门,凡擅入城者,立斩!”
“军士但降敌者,全家斩首,籍没财产!”
“军中造谣生事,蛊惑人心,阻挠军令者,凌迟处死!籍没其家!”
“军士临阵脱逃,不听号令者,立斩!”
“曹礼将军,这军队中的掌令官,就由你的部下担任!”
曹礼听到于慎颁布的法令之后,哪怕是他,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法令,实在是太狠了!
当年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颁布这些法令后。
这些法令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曾被当做明朝治军之言的例子,被正面宣传过。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不对劲了。
这样的制度,不就是于谦在用士兵家属的生命,威胁士兵们,让他们不敢叛变吗?
这样的手法是非常恶毒,非常下作的。
动不动就要杀士兵全家,这样谁还敢在大明参军?
朱祐樘对犯谋逆罪,发动兵变,企图杀皇帝的士兵家属,判的都是黥首流放。
只有那些军官们,才判的是满门抄斩。
而那些仅仅只是怯战,或者投降的士兵,于谦都要杀人全家。
这简直是没有天理,没有王法,没有人伦的法令。
所以自从于谦用过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敢用这样暴戾的法令了。
直到今天,被朱祐樘逼到绝路上的于慎,终于再一次用出了这样下作的法令。
这和之前于慎颁布的悬赏法令一起施行,一个威逼,一个利诱,让京城的士兵们不敢叛变!
曹礼倒吸凉气的动作,刺激到了于慎那敏感的神经。
他阴鸷地瞪向曹礼,双眼眯起。
“曹将军,你对我的法令有意见?”
此时的于慎,在夺取了最高的权力之后,就再也不是之前那个无人在意的于侍郎了。
此时的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京城之内说一不二的于少保!
曹礼被于慎盯住,心中一惊,连忙领命:“没!没有意见!”
“少保大人英明,我这就去办!”
说完,曹礼立刻便离开了兵部衙门,将于慎的命令,宣布下去。
很快,瓦剌人要入侵京城的消息,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因为之前就打过一次京城保卫战,所以此时京城里人心惶惶。
不仅是百姓害怕,官员害怕,就连身为皇帝的朱祐杬,也感到害怕。
二十五万大军,包括曹礼从辽东带来的兵,都被于慎安排到了城外迎敌。
城墙之上,不留一兵一卒!
二十五万大军,在京城之外,严阵以待!
在经过一晚上的战略部署,和忐忑等待后。
在天光破晓之刻,朱祐樘的大部队,终于抵达了京城。
十五万大军,兵临京城!
(https://www.tbxsvv.cc/html/186/186037/1750889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